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国人的幸福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胡腾、秦小虎、樊鹏等著的这本《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中国人的幸福记忆》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的纵线,跨越60年,邀请一百多位嘉宾分别从童年、青春、偶像、结婚、邻居、节日六个主题出发,讲述各个不同的时代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幸福往事。这些是名人们的幸福回忆,也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故事,其中的关键词有布拉吉、看小人书、抄书、滚铁环、跳皮筋、白衬衣蓝裤子、霹雳舞、小虎队、抄歌词等等。包括马未都、周立波、张悦然、鞠萍、郎朗、贾樟柯、田亮、陆毅、洪晃等都敞开心扉,讲述他们的童年,他们的青春,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以及他们对幸福的看法。这些名人们的回忆里既有幸福也有辛酸,他们在聚光灯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得以批露。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忆,并引起共鸣。

内容推荐

过去60年,有多少简单的美好我们从未忘却?

有多少幸福可以让我们慢慢地同忆、细细地咀嚼?

笔者们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为纵线,跨越60年,邀请一百多位嘉宾分别从童年、青春、偶像、结婚、邻居、节日六个主题出发,讲述各个不同的时代,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幸福往事。

这些是名人们的幸福回忆,也是属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故事。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中国人的幸福记忆》改编自纪录片《幸福中国》。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中国人的幸福记忆》由胡腾、秦小虎、樊鹏等所著。

目录

第一章 童年能不能永远不长大

1950年代

马未都:幸福需要饥饿感

陈中:自由是幸福的基石

1960年代

张蔷:玩疯了的童年

老狼:冰棍和爆米花里的幸福感觉

鞠萍:永远的童心

1970年代

田亮:看动画片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陆毅:家庭是幸福的温床

1980年代

张悦然:孤独可以是一座鹊桥

郎朗:尊重孩子的童年幸福

吕燕:幸福就是每天可以开心地笑

刘岩:无法停止对美的追求

春树:理想主义者终将获得最彻底的幸福03#

郑琨:岁月神偷也偷不走的童年回忆

1990年代

林妙可:童年,希望很快乐、很轻松

幸福背景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此京天安门》、《一分钱》

幸福背景板·零食:爆米花、冰棍、大白兔奶糖、动物饼干

幸福背景板·动画片:《大闹天官轨《米老鼠和唐老鸭>>、《黑猫警长》

幸福背景板·游戏:玩具枪,滚铁环,跳皮筋、布娃娃、提迷藏、过家家、抓昆虫

第二章 青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1930年代

项苏云:用青春编织幸福的衣裳

1940年代

桂兴华:日记本里的青春秘密

1950年代

陈村:读书便是无上的享受

陈中:革命年代的少侠记忆

朱大可:阳光灿烂的日子

巩汉林:喇叭裤和麦克镜的快乐

董浩:蓬松头发后面的秘密

1960年代

老狼:青春不会老去

张蔷:八十年代的时尚先锋

洪晃:幸福如火花跳动

1970年代

贾樟柯:勇敢地走过去,幸福就在那里

黄豆豆:让青春的“霹雳”尽情挥洒

陆毅:幸福是一种能力

1980年代

郎朗:少年的音乐梦

张悦然:一起听情歌的幸福时光

春树:幸福与痛苦是硬币的两面

聿福背景板·服装:布拉吉、绿军装、白衬衣蓝裤子、喇叭裤

幸福背景扳·时髦:蛤蜊油、华姿洗发水、自行丰,蛤蟆镜,爆炸头、富城

幸福背景板·文艺:读“禁书”、朦胧诗

聿福背景扳·娱乐:霹雳舞、录音机、抄歌词、流行歌曲

第三章 偶像谁是你心中的不老童话

1940年代

王玲:理想教育激励了我的一生

1950年代

朱大可:小学生的英雄情结

马尚龙:女排不应该变老

1960年代

老狼:幸福是内心的感受

周立波:为听邓丽君写检查

王奇:听懂邓丽君的那一天

刘清池:高仓健决定了我的职业

张蔷:我如何成为偶像

1970年代

田亮:我的偶像崇拜史

1980年代

园园:小虎队是一个神话

陈庆聪:我和周杰伦擦身而过

幸福背景板·英雄模范:刘胡兰、卓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赖宁、中国女排、张海迪

幸福背景扳·明星偶像:邓丽君,小虎队、四大天王,周杰伦

幸福背景扳·荧幕主甬:杨子荣、许文强、杜丘、《加里森敢死队》

第四章 结婚天长地久有没有

1930年代

钱逸华:谁说革命的爱情不浪漫

1940年代

李真惠:深夜街头的自行车婚车队

姜善明:工人阶级的务实婚姻

1950年代

马尚龙:爱在八十年代

夏继明:“三转一响”幸福出发

关栋天:简单爱

宗成滨:从手绢到玫瑰花

巩汉林:幸福在你的手上

1960年代

张蔷:让明天好好继续

丁武:音乐派对婚礼

周立波:婚礼的意义是一瓶正广和汽水

1970年代

陆毅:醉里吴音相媚好

黄豆豆:有爱人的地方就有幸福

郝云:我结了

田亮:不一样的婚礼

1980年代

格子左左:我要的是平常人的幸福

幸福背景扳·择偶:组织安排、嫁军官、看成分、有学历

幸福背景扳·成家:打家具、四大件

幸福背景板·恋爱:相亲、邂逅、写情书、送信物,看电影,情人墙

幸福背景板·立约:婚纱照、结婚证

幸福背景扳·婚礼:贺礼、婚礼、喜宴

第五章 邻居隔壁的伙伴哪几去了

1920年代

黄永玉:难忘的邻居们

1930年代

苏叔阳:邻居给我的力量

1950年代

马未都:清晨的公共厕所

张继刚:大院里的晚饭时光

陈中:偷看电影的故事

陈村:从弄堂到网上“菜园”

1960年代

洪晃:北京四合院和美国楼房的邻居

1970年代

陆毅:弄堂里的百家饭

贾樟柯:大杂院的幸福感觉

1980年代

朱华明:虚拟网络社区的幸福生活

园园:和谐社区共享幸福

幸福背景板·建筑群落:四合院、此京胡同、大院、筒子楼、上海弄堂

幸福背景扳·家长里短:百家饭,电视机

幸福背景扳·社区生活:露天电影

第六章 过年谁家过年不团圆

1930年代

舒乙:我父亲老舍如何过年

苏叔阳:过年里的“中国心”

1950年代

马未都:只谈文化不谈钱

李远国:两分硬币的压岁钱

张继刚:独特而美丽的过年

1960年代

老狼:简单的感动最幸福

1980年代

园园:过年逛庙会

张悦然:雪地里的红鞭炮纸

幸福背景板·忙年:腊八节、送灶神、扫尘

聿福背景板·团年:办年货、午夜饭、压岁钱,放鞭炮、春节联欢晚会

幸福背景板·贺年:拜年、逛庙会、闹元宵

试读章节

自由的童年最开心

我三岁的时候跟家人去了河南的“五七干校”,从1969年到1972年,共三年。那段时光感觉特别好,也不用跟父母说,伙伴叫两声就走出去玩,也没什么事。因为孩子一多,家长就管不过来了,也不会特别重视你。你该干吗就干吗去,到点就回来,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也都找得着。比如说5点回来,那就一定会回来,也用不着到处找。那时候的孩子好像更多地接近自然,可以疯玩疯跑。

当然,小孩之间有时也闹些不愉快。在“干校”的时候,有次跟小伙伴生气,一气之下我还把人家的鞋子踢到河沟里去了。还有一件印象很深的事就是上山采桑葚。我们那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帽子也是妈妈织的。有时候玩疯了,帽子玩丢了,回来就会挨打。不过这种事情小孩子忘得最快了,小朋友一来招呼,又高兴地跑出去玩了。

回北京后我们住的是筒子楼。朝南的房间我爸妈住,我跟哥哥住另一边。后来生活慢慢变好,搬了好几次家,就变成了单元房。住筒子楼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一块儿玩游戏。一住进单元房,好像就不怎么出来了。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房间里头,找人玩,你还得敲人家的门。所以,至今我都很怀念童年的时候在院子里一呼百应,走走来来的时光,觉得特别开心。

我小的时候玩具市场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我们最常玩的玩具是橡皮筋。另外,住在筒子楼里时,小伙伴吃完饭以后,一定要在楼下玩闯三关的游戏,还有拽包、羊拐等。我觉得相比今天来说,当时的幸福感表现在,家长不是那么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因为那时候家里可能都是两三个孩子,大人照顾不过来,他就不能老盯着你,说你学习怎么怎么样。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

幸福的感觉不一定是物质的

也许是在“干校”那段时间疯玩疯跑惯了,在学校里,我也十分喜欢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印象深刻的有那种象征性的长跑,今年跑到“延安”,明年跑到“井冈山”。然后都会有一个纪念性的像章,我就觉得这是特别高兴的事情。每年的劳动节、国庆节我都会代表学校在颐和园跳舞,迎接各国来宾。一说来了什么团,我们就开始跳“美丽的花朵散出芳香……”什么的,一跳就跳一天,都是自己带饭。那时候我爸爸、妈妈会五点钟起来给我烙饼。我打小就爱吃这种农家烙饼,把咸菜或者酱豆腐夹中间。那一天下来感觉非常美好。

说到吃的,我们小时候的零食没法和现在的比,种类很少,家长能买得起的更少。我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吃的一种点心叫江米条,很硬,咬起来“嘎吱”响,泡在水里倒是能软。我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喂我吃过这个,拿水泡了以后变成糊糊喝。当年的孩子没有现在那么多营养品,那时候江米条就是很奢侈的儿童食品了。还有就是爆米花。崩爆米花特别便宜,用那么一小碗米,能崩一大盆回来。你喜欢甜一点的,可以往里面放点儿糖。那时候大多是放糖精,老板放得还特别少,算计着呢!崩那么一锅,才搁一两粒糖精进去,但是它甜味很浓。我们都觉得很奇怪,这甜味怎么能散到每一粒米上,觉得很有趣。

总的来说,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比现在的小孩子艰苦得多,条件也差得多,但是更自由,也更容易满足,感觉生活的幸福感更强一些。

用蚊帐做舞台

小时候可能爱好文艺吧,学校里那些文艺活动我都会参加。比如说那时候学校举行京剧汇演,我就演《智取威虎山》的小常宝,管一个男同学叫爹。那时候服装都自己弄,就是一件羊皮袄、一条纱巾。《智取威虎山》的电影看了很多遍,都数不清次数了,台词、唱腔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也没有别的可以看,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动画片,所以反反复复地看样板戏,也就自然迷上了。以至于今天还能够信手拈来,唱上几句。最熟的是《沙家浜》的唱段,我挺在行的,也算童子功吧。小时候打基础是很重要的,它也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愿意培养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的原因,其实出发点都很好。小时候记忆力、学习技能以及兴趣对今后的成长影响很大。小时候的学习可以改变你的性格,塑造全面的才能。

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跳舞。在河南的“干校”时,那时候有蚊帐,蚊帐旁边有两个钩把它分开。我想象力也丰富,就觉得它特别像个舞台。我小的时候,经常把蚊帐搭成舞台给邻居们唱歌、跳舞。

后来我这个舞蹈的梦想,被海政歌舞团的一个教练给毙了。当时,我去看他们排练,然后看他们更衣室里每个小洞里都放了一双芭蕾鞋。当时我确实动了一个不太好的心思,我想偷双回家,后来想他们是不是有数,就没偷。喜欢芭蕾舞是因为看《红色娘子军》,觉得电影里的人物脚尖一立是那么好看,就想拿双芭蕾舞鞋回家自己穿穿看,是怎么立起来的。后来我的婶婶跟他们教练说,我们家有个侄女,你们看看怎么样。人家毫不留情地跟我说,脚不直而且太硬。我当时很难受,我的跳舞梦想实现不了了,后来才去唱歌。P12-15

书评(媒体评论)

小时候的冰棍,我记得只要三分钱。粉红色的叫红果冰棍,现在想想它实际是用色素和糖精兑水做出来的。

——老狼(生于1960年代,音乐人)

那时候商店里的玩具很少,我们小时候都会做玩具,用自行车链条做枪,把很多冰糕棍儿用橡皮筋捆在一起,然后用这个打东西。

——陆毅《生于1970年代,演员》

中国由南到北,小孩儿都喜欢玩弄这么一个铁圈。现在回头想,这有什么可玩的?可当时一走能走好几站路,大伙儿都兴致勃勃的,看谁倒了没。

——郭德纲(生于1970年代,相声演员)

那时候,我们一帮同学弄来个小的三洋录音机,静静地围着听邓丽君的歌,像偷听敌台一样。之后还为了这写检查,那会儿写检查的一般套路是,先写自己不是人,然后写自己为什么不是人,最后写以后准备怎么做人。

——周立波(生于1970年代,相声演员)

我小时候一直认为雷锋是一个特魁梧的人。因为在宣传画上我看到雷锋拿着枪在那儿站岗,后面有一棵松树……

——马未部(生于1950年代,收藏家)

大家开始跳霹雳舞,所有人都戴着半截手套。你跳得怎么样没关系,关键是你的装备要齐。裤管一定要卷起两节,要把里面的白袜子露出来,像触电一样,发神经病似的跳舞。

——黄豆豆(1970年代,舞蹈演员)

男生全部留那种富城头。每个人进教室之前先做一个动作,不管有风没风,故意用嘴吹一下前面的头发,好像显得很自然。

——园园(生于1980年代,电台主持人)

我还崇拜过王进喜。当时我有一个表哥是大庆石油勘探队的。有一次,他到我们家来,我特崇拜他,就因为他是王进喜的同事。他走到哪里我都跟着他,连上厕所、洗澡我都跟着。

——朱大可(生于1950年代,学者)

我小时候天天睡觉之前都要祈祷将来会嫁给小虎队里面的吴奇隆,真是逗死了。

——万宝宝(生于1970年代,设计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国人的幸福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樊鹏//佟晟嘉//苏奇//郄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0182
开本 32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