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浪地球/星云科幻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流浪地球》由董仁威主编,刘慈欣、韩松、王晋康等科幻作家奉献中国科幻星云奖奠基作品;

云集十年华语科幻文学发展历程中最耀眼的科幻作家;

独家发表刘慈欣、韩松、王晋康评传,披露不寻常人生的众多秘闻;

科幻界最高荣誉“中国科幻银河奖”优秀作品集锦,科幻迷不容错过的华美盛宴。

内容推荐

《流浪地球》由董仁威主编,收录了获得首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当代优秀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等人的优秀中短篇小说14篇,另附作者评传3篇。  《流浪地球》适合青少年读者和一般科幻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流浪地球/刘慈欣

刘慈欣评传/董仁威

宇宙墓碑/韩松

韩松评传/董仁威

生命之歌/王晋康

王晋康评传/董仁威

鼠标垫/吴岩

西天/程婧波

永不消失的电波/拉拉

盘古/何夕

递归之人/陈楸帆罗亦男

苍天在上/飞氘

扶桑之伤/长铗

卡门/夏笳

超脑/北星

深谷/水弓

创造新天地/李伍薰

后记

试读章节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对于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太阳、星星和月亮那么自然。我们把那以前人类的历史都叫做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我在小学上学时,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带我们班的30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全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个行星的这种静止状态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从我3岁到6岁的3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这次旅行中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在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属的高山,在我们面前赫然耸立,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比,西边的太行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叹它如珠峰一样高。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座发动机的高度是11000米。比珠峰还要高2000多米,人们管它们叫“上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受着它通过大地传来的震动。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山”。登“山”比登“峰”花的时间长,因为“峰”是靠巨型电梯上下的,上“山”则要坐汽车沿盘“山”公路走。我们的汽车混在不见首尾的长车队中,沿着光滑的钢铁公路向上爬行。我们的左边是青色的金属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车队是由50吨的巨型自卸卡车组成,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了5000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地球发动机反射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氧气面罩。随着我们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在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却服中的微型压缩机也大功率地忙碌起来。在6000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何把岩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对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

我们的汽车终于登上了顶峰,喷口就在我们头顶上。由于光柱的直径太大,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是一堵发着蓝光的等离子体巨墙,这巨墙向上伸延到无限高处。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憔悴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打了一个寒战,接着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小星老师。她想了好大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

死亡。

她默默地看了我几秒钟,突然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我从她的肩上极目望去,迷蒙的大地上,耸立着一片金属的巨峰,从我们周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巨峰吐出的光柱,如一片倾斜的宇宙森林,刺破我们的摇摇欲坠的天空。

我们很快到达了海边,看到城市摩天大楼的尖顶伸出海面,退潮时白花花的海水从大楼无数的窗子中流出,形成一道道瀑布……刹车时代刚刚结束,其对地球的影响已触目惊心: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给这大洪水推波助澜,波及到南半球。爷爷在30年前亲眼目睹了百米高的巨浪吞没上海的情景,他现在讲这事的时候眼还直勾勾的。事实上,我们的星球还没启程就已面目全非了,谁知道在以后漫长的外太空流浪中,还有多少苦难在等着我们呢?

P2-3

序言

2009年夏天,董仁威教授到北京参加全国科普会议期间找到我,并与我一起在便宜坊饭店吃饭。席间他谈到,他已组建的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希望搞个科幻分会,想趁中华崛起的当口,把世界各地的华人科幻作家、翻译、编辑、电影人、爱好者都集合起来,为民族的复兴做更大贡献。

我对他的这种想法非常赞赏,并对他的努力表示钦佩。董老师当时就说,这个协会该由你来担当首届会长。我百般推辞,但最终还是应承下这个工作。毕竟生活在北京,许多事情联系起来方便,另外我在北师大专门教授科幻课程,也出国参加过一些活动,跟世界各地的华人科幻作家也还是有一些联系,对国内的情况也比较熟悉。

事情确定之后,我们随后成立了一个由《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和《科幻世界》编辑部主任杨枫、科幻作家程婧波、董老师的儿子董晶和我组成的工作组,立刻开始了筹备。董老师不但亲临指导,还负责解决协会的归属等法律事宜。姚海军同董老师还提议要搞一次中国版的星云奖评奖活动,他们的建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组建,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幻作家的支持,刘慈欣、韩松、王晋康、星河、王晓达、刘兴诗、郑军等都参与了相关工作。2010年夏天,第一届星云奖评奖结束并在成都发奖,全国各地的科幻作家、科幻迷踊跃参与。在董老师、姚海军和程婧波等的努力下,发奖大会成功举办。第一次颁发的星云奖,不但有中国内地作家、电影人、编辑、爱好群体获奖,更有来自中国台湾、香港的作家获奖。从后来国内各地的报纸看,这个新生的奖项,引起了港台和内地许多重视,推进了华语科幻创作和出版的繁荣。

为了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活动更健康地开展下去,这两年来,协会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稳定地发展各地的会员。目前,在世界各个地区,已经都有热爱科幻、参与科幻活动的华人人会。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协会在各地华人界的知晓度,也为未来组织各地华人参加科幻活动奠定了基础。在内地,协会还组织了图书编辑出版和协助著名作家到各地开展培养科幻作者的工作。北京作家韩松就成功地到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举行了讲座,获得了好评。

为了呼应正在出现的科幻复兴,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组织者们通过研究认为,除了将继续颁发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并力图逐渐将这个奖励完善、专业化和推向世界以外,还要继续编辑和推进华语作家的科幻创作走向更广泛的市场。

《流浪地球》这本书,就是专门为2011年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编辑发行的一本科幻作品集。选集收录了当前最活跃的会员的一些经典作品。读者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过去10年华语科幻出现的一些新的面貌。如果条件具备,未来的每一年,将出版一本获奖文集。本选集可以算是未来的获奖文集的奠基作品,相信读者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获奖作品对中国的科幻事业又作出了怎样的革新。

感谢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所有会员的努力。

希望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继续在中华崛起的道路上发展、壮大。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

2011年10月4日

后记

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辉煌以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陷入低谷。但是,科学的昌盛必然会带来科幻文学的繁荣,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科幻文学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随着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曾奄奄一息的科幻文学之火在世纪之交又重现燃烧起来,不但出现了以“四大天王”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为代表的新生代科幻大家,以江波、长铗、程婧波、夏笳、拉拉、迟卉、飞氘、陈楸帆、墨熊等为代表的后新生代科幻作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然而,这一批科幻作家与其他文学作家、科普作家是有区别的,他们孤悬于文学界与科普界之外,比较难以形成科幻作家群体的力量。我是一个痴迷于科普、科幻创作,从事了30多年科普、科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杂家,有心为科幻作家穿针引线,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更好促进我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于是,我同《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幻理论家吴岩商量,决定组建世界华人科幻协会。通过与世界华人科普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松鹰商议,他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并支持我们在世界华人科普协会建立一个科幻分会。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建立后,于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由于这次活动几乎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科幻圈”内进行的,所以影响力还不够大。如何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更好地推向社会,引起大家对科幻文学的关注,从而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正在我们为此犯愁的时候,一个“知音”找到了我们。他就是四川期刊集团总经理助理石以。他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同看书网(www.qukanshu.com)总经理高辉商量,决定同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一起为发展中国的科幻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于是,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他们的支持下开始筹备起来。

在四川期刊集团和看书网的支持下,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审和颁奖工作不但有了看书网提供的资金保证,又长出了一只我们缺乏的“营运”翅膀,从此,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审工作终于从圈内走出来,面向社会,弓l起了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

这时,我们又遇到了另一个“知音”。在我的老友张文敬教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分社社长姚予疆,他同样对发展中国的科幻文学事业充满了激情。我们建立了科幻文学出版的战略伙伴关系,决定出版“星云科幻系”的第一部科幻作品,也就是读者手中的这本中国科幻星云奖奠基作品选——《流浪地球》,并用最快的速度赶在颁奖大会召开之际推出。这种实干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所以,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姚予疆分社社长和编辑张兆晋,感谢使中国科幻星云奖得以持续进行下去、越办越好的四川期刊集团总经理助理石以、看书网总经理高辉,感谢为本书作序的吴岩教授,为本书顺利出版联系作者的《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以及在短时间内为我们寄来书稿及授权书的科幻作家们!

董仁威

2011年10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浪地球/星云科幻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慈欣//韩松//王晋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266699
开本 16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