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诗》编写的宗旨是为了促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的普及,促进古典建筑诗词的欣赏,提高人们对建筑和诗词的审美情趣,弘扬中国建筑与诗词文化。编写的内容和选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古代建筑的图形资料,或者建筑物的照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形象的观赏,有助于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和理解;二是要有诗词相配,特别是有著名诗人的诗词相配,作者曲汝铎在选编时,主要选择唐宋诗词的名篇;三是配有建筑物的相关说明,便于读者掌握有关的建筑知识。
图书 | 建筑与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建筑与诗》编写的宗旨是为了促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的普及,促进古典建筑诗词的欣赏,提高人们对建筑和诗词的审美情趣,弘扬中国建筑与诗词文化。编写的内容和选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古代建筑的图形资料,或者建筑物的照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形象的观赏,有助于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和理解;二是要有诗词相配,特别是有著名诗人的诗词相配,作者曲汝铎在选编时,主要选择唐宋诗词的名篇;三是配有建筑物的相关说明,便于读者掌握有关的建筑知识。 内容推荐 曲汝铎编著的这本《建筑与诗》介绍了古代建筑的亭台楼阁、寺祠庙塔、城关陵、宫堂桥等十四种主要建筑类型。书中介绍的170座建筑,每座建筑有简要的说明,配上与之相关的诗词,并加以注释。少量的著名建筑则配有更多的相关诗词,以满足读者深度体验。为了让读者对古代建筑有更深入和形象的了解,书中的每座建筑都配有该建筑的钢笔画,画面简洁生动,别具一格,有利于读者更好地感受古代建筑和古典诗词共同创造的艺术韵味,体会它们所表现出来美好意境。 该书将建筑与诗词、与绘画融为一体,融汇贯通,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建筑与文化,建筑与诗词、建筑与文学紧密结合的经典作品,这样的作品鲜有问世,也是作者、编者和出版社的有益尝试和探索。这种跨界的图书,则填补了出版界的空白,满足了读者对建筑文化的渴望和需求。 《建筑与诗》可供古建筑爱好者、古典诗词爱好者、旅游爱好者以及热爱建筑与文化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目录 亭 陶然亭(北京) 醉眠亭(上海) 赏心亭(江苏) 钟山见江亭(江苏) 新亭(江苏) 放鹤亭(江苏) 快哉亭(江苏) 沧浪亭(江苏) 冷泉亭(浙江) 北固亭(江苏) 钱塘江樟亭(浙江) 兰亭(浙江) 丰乐亭(安徽) 南浦亭(江西) 松风亭(广东) 骆氏亭(陕西) 醉翁亭(安徽) 爱晚亭(湖南) 台 黄金台(北京) 铜雀台(河北) 丛台(河北) 雨花台(江苏) 凤凰台(江苏) 姑苏台(江苏) 严陵钓台(浙江) 越州越王台(浙江) 教弩台(安徽) 歌风台(江苏) 拟岘台(江西) 八境台(江西) 郁孤台(江西) 超然台(山东) …… 楼 阁 寺 祠 庙 塔 城 关 陵 宫 堂 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与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曲汝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665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8 |
CIP核字 | 2014055757 |
中图分类号 | TU-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