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西周、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

 第一节 “诗赋外交”:源于西周的外交话语方式

一、赋诗言志:起源于西周燕享礼的外交话语方式

二、西周“燕享礼”的赋诗、用乐礼仪模式

三、燕享礼中乐章之义的失落与词章之义的兴起:赋诗言志兴起

四、西周时期的“诗赋外交”故事

 第二节 “诗赋外交”:兴起于春秋时期的外交话语方式

一、“赋诗言志”盛行于春秋时期的各国外交活动中

二、从赋诗的目的看,“赋诗言志”是外交应对的基本功

三、从赋诗的主体来看,赋诗言志是一种职业性外交手段

 第三节 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一、用歌乐诗的方式:歌诗、诵诗、赋诗

二、信息交流模式:共时双向互动

三、诗的选取方式:“断章取义”

四、诗的选取内容:《诗经》为主

五、赋诗的原则:“歌诗必类”

 第四节 春秋“诗赋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一、以古比今,以示友好

二、借古讽今,暗示立场

三、含蓄、委婉进谏、劝告和表达意愿

四、“诗可以观”,即观赋者之志,也可“别贤不肖而观盛衰”

五、化干戈为玉帛

六、春秋“赋诗言志”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诗赋外交”的发展:中朝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第一节 唐代中朝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一、唐代中朝两国关系

二、朝鲜半岛汉字、汉文化的传入与发展

三、唐与新罗间的“诗赋外交”活动

 第二节 宋元时期中朝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一、宋与高丽之间的“诗赋外交”

二、辽、金与高丽的“诗赋外交”活动

三、元与高丽之间的“诗赋外交”

 第三节 明朝与李氏朝鲜的“诗赋外交”

一、明代中朝两国的文化、外交

二、明与李氏朝鲜的“诗赋外交”活动

 第四节 清代中朝两国的“诗赋外交”

一、清代中朝两国的文化、外交

二、清与李氏朝鲜的“诗赋外交”活动

 第五节 唐宋元明清时期中朝两国“诗赋外交”的特点与作用

一、“诗赋外交”的基础

二、对“诗赋外交”重要性的认识

三、“诗赋外交”的主体

四、交流的工具与方式、诗的创作方式

五、诗歌的主题

六、“诗赋外交”的作用

第三章 中国“诗赋外交”的发展:中日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第一节 中日“诗赋外交”溯源:最早的涉日诗歌

一、宝志的《邪马台诗》

二、江淹的涉日诗歌

 第二节 唐代中日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一、唐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外交关系

二、唐代中日两国的“诗赋外交”活动

三、唐代中日两国间“诗赋外交”的特点与作用

 第三节 宋元时期中日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一、宋代中日两国的“诗赋外交”

二、元代中日两国的“诗赋外交”

三、宋元时期中日两国间“诗赋外交”的特点与作用

 第四节 明代中日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一、明代的中日关系

二、明朝皇帝的对日“诗赋外交”活动

三、明朝文人名士的赋诗赠答

四、日本方面的赋诗赠答

五、明朝时期中日两国间“诗赋外交”的特点与作用

 第五节 清代中日两国间的“诗赋外交”

一、清代的中日关系

二、清代中日文化交流

三、清代中日两国的“诗赋外交”活动

四、清代中日两国间“诗赋外交”的特点与作用

第四章 中国“诗赋外交”的变化:百年国难与抗战诗歌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赋诗言志”

二、中法战争时期的“赋诗言志”

三、甲午战争时期的“赋诗言志”

四、“庚子事变”诗歌

五、“二十一条”国难诗歌

六、“五卅”国难诗歌

七、“九一八”国难诗歌

八、“七七”国难诗歌

九、抗日诗歌

第五章 “赋诗言志”:独特的外交话语方式及其当代公共外交作用

 第一节 “赋诗言志”:源远流长的外交话语方式

一、“赋诗言志”:起源于西周早期的外交话语方式

二、“赋诗言志”:兴起于春秋时期的外交话语方式

三、“赋诗言志”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的外交活动

四、“赋诗言志”成为百年国难与八年抗战时期反帝反侵略的声声战鼓

 第二节 “赋诗言志”:独特的外交话语方式

 第三节 “赋诗言志”: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的作用

一、“微言相感”:心灵沟通、精神共鸣的作用

二、抒怀言志:表达友好,借古讽今,暗示立场,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赋诗言志”是中国传统的诗学活动,更是独特的外交话语方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外交场合通过吟诗作赋表达立场、传递信息即“诗赋外交”的传统。这一外交话语方式源于西周,盛于春秋,相承干载,贯穿古今,其间,“赋诗”方法、诗歌内容等都发生变化,但以诗代言、赋诗明志的独特外交话语方式却始终没有消失,相反,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发挥着独特的外交艺术魅力和公共外交作用。

《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与发展》适合国际关系专业、外交实务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

《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与发展》由朴钟锦所著。

编辑推荐

“赋诗言志”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诗学活动,更是独特的外交话语方式。它源于西周,盛于春秋,相承千载,贯穿古今,因为具有委婉含蓄、言简意赅等特点,在历史上经常为政治家、外交家所运用,直到今天,“赋诗言志”依旧发挥着它独特的公共外交作用。“赋诗言志”原本起源于外交活动,但关于“赋诗言志”的研究,却多限于文学领域,朴钟锦所著的《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与发展》试图从外交的视角对“赋诗言志”的起源与发展变化、特点与作用等,做一归纳与梳理,以此证明中国“诗赋外交”的源远流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与发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朴钟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24754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3286759
中图分类号 D82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