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是一场自由的冒险,是一段惬意的旅程,但许多人总是被固有的限制约束住手脚,无法挪动自由前行的脚步,自然无法在幸福的田园快乐漫步。在他们眼中,有些规定就是金科玉律,不能触碰和违反,一旦违反,自己就会受到谴责。但是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很多规定都是人为的限制,是对心的束缚。他曾经在《一个素食者的自白》中谈到,他是个随性素食者,不是“主义素食者”。“主义素食者”为了某些所谓的责任和戒律而强制吃或者不吃什么。随性素食者则吃肉可,吃菜也可,他们不会强硬地限制自己和强迫自己。林语堂先生自诩做一个素食者是好的,但别做一个极端的素食者。理性的戒酒者有时也会喝上几杯。问题随时都有,关键是要灵活处理,不要自我限制。
随性素食主义者和“主义素食主义者”反映的是限制与灵活应对的问题。无论怎样的事,都不能让心受到限制,一旦挣脱不了心灵的缰绳,生活就会遇到麻烦。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动物。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
在大象成长的过程中,人类聪明地利用一条铁链限制了它,虽然那样的铁链根本系不住有力的大象。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是否也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铁链在系住我们?而我们也就自然将这些链条当成习惯,视为理所当然。于是,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杀,认为自己无法成功致富。我们告诉自己,难以成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无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无法成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后,我们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所有的限制都源于内心,所有的难以突破都是自认为无法突破。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素食主义者,当我们做每件事前都在想着主义里的教条思维,那么每做一件事都会被限制在“主义”里,我们会变得拘谨、不敢创新和尝试,这样的状态下,做事和生活就很少有快乐与成功的感觉。所以,我们要摆脱自我设限,要敢于突破心的穹隆。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跳蚤放在桌子上,然后一拍桌子,跳蚤条件反射地跳起来,跳得很高。然后,科学家在跳蚤的上方放一块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再跳就撞到了玻璃。跳蚤发现有障碍,就开始调整自己的高度。然后科学家再把玻璃罩往下压,然后再拍桌子。跳蚤再跳上去,再撞上去,再调整高度。就这样,科学家不断地调整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就不断地撞上去,不断地调整高度。直到玻璃罩与桌子高度几乎相平,这时,科学家把玻璃罩拿开,再拍桌子,跳蚤已经不会跳了,变成了“爬蚤”。
跳蚤之所以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能力,而是由于它为自己设了一个限,认为自己永远也跳不出去。尽管后来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但玻璃罩已经“罩”在它的潜意识里,罩在它的心上,变得根深蒂固。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固定的心态扼杀了,它认为自己永远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设限”。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无论是遭遇挫折还是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你是否会在遭遇打击后变得“乖”了起来?是否会屈从于“主义”,还是做出另外的选择?一个人只有善于打破“主义”的限制,率先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大胆思考,大胆做事,人生才能有所突破,才会更加快乐。随性而为,才能找到最适合生命的给养。P16-19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
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三毛
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林清玄
窗口正对着老榆树,倦了便望望它,春绿冬白,永远永远。
——柴静
幸福是一天里不经意的微笑,是眼里随处欣赏的风景,是内心深处的小满足……是我们可以称之为微幸福的组合。它们就像你清晨一一扣住的纽扣,扣起的、保护的、温暖的,是你自己的生活。
——谢东
曾以微电影《老男孩》创造点播率奇迹的草根组合“筷子兄弟”,在2011年又推出了短片《赢家》,再次获得广泛好评。由导演肖央亲自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微幸福》,精准地唱出了这个匆忙、竞争、甚至有点浮躁的时代里,我们内心的纠结与留恋。肖央说:“以前年轻人的榜样多是张海迪这样的励志人物,而现在主要是马云、李开复这样的财富榜样,我不是否认财富榜样的作用,而是说大家应该多思考挣钱以外的东西。《老男孩》注重的是追求梦想的心永不灭,而《赢家》关注的是眼前的幸福。”
的确,我们都渴望幸福,希冀快乐和满足,可有多少人因为“出发太久,而忘了当初为何出发”,渐渐迷失在这条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呢?就像《微幸福》的歌词里写的那样:“那些简单平凡的欢喜,一幕幕泛黄在那片笑声、那些照片的夕阳里。那个成长中改变的自己,那些无奈悲伤的问题,还在一个个忙碌的日子,醒来的深夜继续……”
抑或你曾有过这种感觉:每天自己都在不停地接受信息,但一年下来发现其实没有真正读过几本书,我们似乎一直在“阅”,而“读”的过程渐渐变少。不仅书籍,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是如此“走马观花”地匆匆浏览,却不曾想到,自己错过的,正是一直以来最渴求的东西——幸福。
幸福不是荣华富贵,不是锦衣玉食,不是前呼后拥,不是平步青云,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宏大的词汇。真正的幸福,往往是那些触手可及的、细微的事物:一次放肆的大笑,一首动听的歌曲,一片落叶飞舞的轨迹,一条小鱼跃出水面的时机,或者仅仅是静静待在母亲身旁的短暂时光……这些才是这个大时代里,专属于我们的:微幸福。
无所不在的微幸福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微角落,需要我们用一颗细微的、敏感的心,去将它们一一拾取,细细品尝。就像那只可爱的漫画小狗“刀刀”的作者、漫画家慕容引刀所说的:“有一天下午的四五点钟,我正在曹杨路的某一条小马路上,抬头,看到梧桐叶,在金色的阳光中,大片大片地飘落下来,这一刹那,我感觉自己好幸福!想到很多人就要开始赶着下班高峰,或是拥堵在马路上,或是拥挤在公交地铁里,而不用上下班的我,竟然能在这个时刻看着飘飞的梧桐叶,不是已经很幸福了吗?”
其实,即使是要挤地铁上下班的我们,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惬意和幸福。
当你发现工作太忙碌、生活太严肃时,不妨缓缓脚步,去做一件简单的、快乐的事,让自己摘下虚伪的面具,对那些琐事做个鬼脸,把单纯的笑意留给自己。不用在意那些潜在的危机,有时,你对这个世界简单,这个世界也会对你简单。
当你发现生活节奏太快,小脑袋里不知装载了多少个不必要的程序,不妨翻翻心灵低碳手册,学学灵魂瘦身术,删除纠结,清空烦恼,以最闲适的心境,迈出最优雅的步伐。或者跟乐活一族学学绿化生活的小窍门,让自己的生活和美丽的山水一样,青翠欲滴。
当你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和家人、朋友有些疏远,对同事也常常冷言冷语,不妨修炼一下“感恩力”,感谢这个世界给你的温暖,然后打开心扉,让那些温暖再次进入你的生命,再以满满的爱心,去善待别人。学会在雨天为人撑伞,学会为了“丑小鸭”的微笑,稍稍侧身让路……总之,学会善待众生和自己。当你发现成功遥不可及,工作了无益趣,不妨尝试一下“微励志”,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快乐一点点,不把工作当成糊口的差事,也不把白天的时光统统当成工作的牢笼,你随时都可以选择放松和修炼,也随时都可以收获快乐和进步。
当你陷入低谷,对一切丧失希望和动力,不妨就地落座,看看低处的风景,或者顺手抓一把沙子,别让跌倒毫无意义。等你起身时,相信你会感激黑暗和泥泞,因为它们帮你坚定了要去的方向,更积蓄了继续行路的经验。
当你发现时光匆匆,有些幸福错过了就一去不回,不妨提醒自己:不管昨天的夕阳带走了哪些美丽的晚霞,今天的太阳,依然会为你带来最美的云彩。最遗憾的人生,不是错过,而是一错再错。其实,今天,就是你所拥有的、最温柔的礼物。安心地打开它,你会发现满满的幸福。当你……
不管你遭遇怎样的风景和境遇,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之花盛开。”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幸福故事,看看那些人的生活,交错着怎样的烦恼和纠结,流淌着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只要不辜负这最美的时光,我们终会站在幸福的枝头,微笑。
谢东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的作者谢东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细微的幸福和美好。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乃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你对世界简单,世界就对你简单。让《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带你走进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幸福故事,看看那些人的生活。交织着怎样的烦恼和纠结,流淌着怎样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都渴望幸福,希冀快乐和满足,可有多少人因为“出发太久,而忘了当初为何出发”,渐渐迷失在这条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呢?无所不在的微幸福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微角落,需要我们用一颗细微的、敏感的心,去将它们一一拾取,细细品尝。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的作者谢东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