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仙鬼怪(精)/事物掌故丛谈
内容
编辑推荐

杨荫深所著的《神仙鬼怪》系《事物掌故丛谈》之一。《事物掌故丛谈》是中国民俗和文学史专家杨荫深先生代表作。全套书分为“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九大类,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最初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丛谈”的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们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时,又经过了怎样的变化成为现今的形态。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种追溯是以考证典籍的记载为基础撰写而成的。自称有“历史癖”的杨荫深先生遍览群书,通过精心梳理、严谨考证,将各类事物与掌故一一对应,令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全套书杂以趣闻传说、轶事传奇,内容丰富充实、妙趣横生,是一部关于民俗文化、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神仙鬼怪》介绍各路神仙狐妖的传说掌故。

内容推荐

神仙鬼怪之说,大多倡自道教之徒。其说或本诸古代传说,或袭自西来佛经,加以虚饰,及种种附会之谈。杨荫深所著的《神仙鬼怪(精)》主要描述民间对各路神仙狐妖的传说掌故,不仅包括玉皇、城隍神、财神、观世音、八仙等为百姓所熟知和敬奉的神仙,而且还有一些被神化或者妖魔化的动物形象,如白蛇、狐妖等。这些历来就是普通民众感兴趣的话题,经过历朝历代的涂抹,越发显得神秘莫测。《神仙鬼怪(精)》中还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观世音是男是女、八仙是否真有其人等进行了考证和阐释。

目录

一 玉皇

二 三官

三 泰山神

四 城隍神

五 文昌

六 关帝

七 灶神

八 门神

九 财神

一〇 土地

一一 天妃

一二 观世音

一三 西王母

一四 八仙

一五 张仙

一六 阎罗

一七 钟馗

一八 五通

一九 白蛇

二〇 狐妖

附录

试读章节

狐妖

百兽之中,中国人对于狐似乎特别具有兴味,而且也看得神秘一些,居然会说它百岁之后化为美女,千岁之后化为淫妇。又说它本是古代的淫妇,名叫阿紫,后乃化而为狐。(均见明黄省曾《兽经》所引,前说谓本之郭氏《玄中记》,郭氏相传即为郭璞。后说本之《名山记》,作者不详。)

因为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自来文士作笔记或小说,总是爱提到它,古的如《搜神记》、《广异记》等等,近的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谈狐的故事,真是屡见不鲜。而长篇小说《封神传》,虽以殷周盛衰的故事,而其实不过写狐精妲己的一生,所以小说的开头,便是写殷纣进香女娲宫,因题诗渎神,神遂命三妖惑纣以助周。三妖之中,自然以狐精最有魄力,其余不过作为附翼而已。又如《平妖传》一书,此妖也是一个狐精,结果大乱天下,费了官军许多的力才得平定。

其实狐的动物决不能活到百岁或至千岁。据动物学家告诉我们,它的寿数至多不过十三四年而已,所以说它百岁千岁,根本是迷信之谈。然而迷信动物本来什么都可以的,为什么对狐格外有兴味呢?

如果我们拿中国所谓几部古籍来看,像五经诸子之类,可说对狐只是作狐的解释。当时所以要一再提到它,不过贪它一张皮,那是可以做裘的,是一种名贵的服装。如《诗·七月》:“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墨子·亲士》:“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其实这不但当时如此,现在也何独不然,|狐裘|还是属于上选的皮货。其次则无非说它性极狡猾,疑而不决,于是借之以喻邪人,如《诗·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此狐旧说乃比齐襄公居高位而行邪行。又如《易·未济》:“小狐汔济,濡其尾,旡攸利。”是说狐老者多疑,小者未能慎,故济水濡尾,而仍不能济。是此种解释,皆极正当,绝无有迷惑之言。即使志怪之书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也不过是“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天子猎于渗泽,于是得白狐玄貉焉,以祭于河宗。”(《穆天子传》)均没有变化人形之说。

到了汉代,诸书所载,亦大抵如此,可以不再一一引证。只有《西京杂记》载:“广川王去疾发栾书冢,棺柩明器,朽烂无余,有一白狐,见人惊走,左右击之不能,伤其左足。”这本也极平常的事,兽类大多爱居古冢之中,以为巢穴。但后却说:“其夕王梦—丈夫,须眉尽白,来谓王日,何故伤吾左脚?乃以杖叩王左足。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死不差。”这当然是附会之谈,然而此狐还毕竟不会变作美女。只是化一老人,而且事在梦中,也与后来所说不同。还有《西京杂记》是否为汉刘歆所撰,现在也大有疑问,有许多都主张这是晋时|葛洪|所伪托的,那么汉代也还没有狐妖之说。

说到葛洪,我就怀疑狐妖之说,就是他所瞎造的。史称他:“尤好神仙导养之术。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可知他之好道,原是学有渊源。今人亦谓自东汉张陵创道教以后,至魏伯阳从而和之,道教的学理基础始立,至洪更著《抱朴子》一书,认神仙鬼怪为必有物,于是道教的真相更为明显。试看他的《对俗篇》云:“狐狸豺狼皆寿八百岁,满五百岁则善变为人形。”他虽说此文根据于《老君玉策记》,然《老君玉策记》不正是道家的书吗?

葛洪之后有郭璞,这也是晋代与葛洪齐名的谈神仙鬼怪专家。郭氏《玄中记》是否为他所作,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晋书》他的列传也曾有过一则狐的故事,那是可信他也相信狐会成妖。

P141-144

序言

神仙鬼怪之说,大多倡自道教之徒,所以愚惑人民,以信其教。其说或本诸古代传说,或袭自西来佛经,加以虚饰,及种种附会之谈,于是除人间以外,俨若别有所谓神仙与鬼怪诸世界者,其荒诞无稽,原无置辨价值。惟今人仍有奉之惟敬的,抑若实有其物,真有其事;而对于这些神仙鬼怪的由来,却未暇深究,以致明被欺瞒,还是深信无疑。本书虽云掌故,除考究其由来以外,亦隐示以人们对此四物,实不足信。不过因篇幅有限,不能尽述,故所载仅为日常所习见习闻者的二十种。举一反三,是在读者。当今之世,虽科学已见昌明,然迷信之举,仍不能废,则此书之作,当亦并非完全是浪费无意义的事罢!

杨荫深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仙鬼怪(精)/事物掌故丛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荫深
译者
编者
绘者 赵澄襄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41321
开本 32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4063968
中图分类号 B933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