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凉的逃逸/广西少数民族新锐作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微凉的逃逸》作者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第七届签约作家,曾获第三、第四、第五届广西青年文学奖。

梁志玲的小说对复杂的人性做了深度表现,作品中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女性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以及来自灵魂深处的宽厚、广袤和悲悯。

梁志玲以年轻而尖锐的目光,审视身边变幻莫测的世界,用独到的叙述方式,解读现实的困惑和心灵的沧桑。

内容推荐

梁志玲所著的《微凉的逃逸》由十余篇小说构成,作品围绕桂西南底层女性的生活空间、衣食住行、爱情婚姻等方面展开女性叙事。通过呈现底层女性的生活境遇,反映严峻的社会问题。她们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城市的边缘,不仅贫穷艰辛,而且要忍受城乡二元文化的冲突。梁志玲的小说对复杂的人性做了深度表现,作品中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女性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以及来自灵魂深处的宽厚、广袤和悲悯。

目录

中篇小说

 梳头的声音

 微凉的逃逸

 突然四十

 纠缠

 暗流

 自圆其说

 微尘

短篇小说

 虚设桥梁

 上帝与瓢虫

 积木房子

 晃来晃去

微型小说

 猫的心情

 头疼

后记

试读章节

梳头的声音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绿女最喜欢听梳头的声音了,大梅说。大梅是绿女的母亲。说这句话时,大梅忘不了加上一句,都是闲出来的怪毛病,丫头身养出来的小姐病,那声音是音乐呀。梳好头等着嫁人呀,谁要你?

绿女初中毕业后闲在家里,没事喜欢梳头。这个动作让她头脑冷静,甚至澄明。她的头发长及腰,散发着黑幽幽的气息,她的梳子是秀子表姐拿来的。

秀子在一家中档旅店做服务员,每天分发一些一次性用的梳子、香皂、手纸、牙膏,有的客人嫌低劣不用。秀子就回收回来,借花献佛一股脑儿全给了绿女。大梅说,秀子会当家,心眼巴着家。绿女就用这种劣质梳子梳头,用的也是低劣的洗发精。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她头发滋润地生长,那把薄弱的白色梳子一梳过她浓密的头发,就像一叶扁舟起起伏伏地行过黑色的湖泊。因为梳子的质量不好,有时梳得很涩,但也梳下来了,那是一种半推半就的梳理。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着,发出咝咝的静电声,同时撩拨头发跟梳子纠缠着,绿女喜欢这种细致的声音——咝咝,像风吹过竹林,还像——反正说不出的微妙。总之,像绿女的心情。

秀子说,绿女你有钱了就买一把牛角梳子或桃木梳子,要不多委屈你的头发。

绿女说,我妈不给钱买。大梅说,你多少岁了,快十六岁,白吃那么多的营养,光长头发不长脑,连个书也读不成,头发多的人命贱,我以后难指望你了。养猪在栏肥,养女在家老,你自个儿找活路了。绿女说,我赚钱一定养你,牛角梳子就不买了,这梳子用不断就行了。

绿女边说边把及地的牛仔裤挽了两挽,打算去洗衣服。

秀子说,咳,现在还挽裤子,像插田的农民,城里流行五分裤,七、八、九分裤,就是不时兴穿这种正好擦着脚面的规规矩矩的裤子。我有一条,送给你了。

绿女说,那不像布料不够的裤子吗?秀子说,那是流行,现在不时兴规规矩矩的东西。城里就是这样。

绿女向往城里,比任何时候都向往。上个月清明的时候,村里同族的人一起拜山,完事后分家当。一切分妥当后,留下一堆鸭毛。清明总是要杀鸭子的,会浮在水面的鸭子寄托着世俗人间普度灵魂的俗念。三个老婆子说鸭毛也要分,不能给某某独吞。于是长辈就认认真真地在那堆鸭毛里抓了一把,像排排坐,分果果一样,掂量着,在每个人面前放一把,循环下来,终于分完。三个老婆子是满意的。长辈像履行仪式一样郑重其事。

绿女心里发酸,这就是穷闹的。贫穷让他们如此狼狈,把狼狈郑重其事地放大,那真是一种病。三个老婆子让鸭毛惹得喷嚏都雷一样地响。绿女觉得自己身上都沾满了鸭毛,毛茸茸的鸭毛,掸也掸不掉。她在毛茸茸的春天里仿佛看见自己的将来,将来的自己,自己的孩子会为一堆鸭毛而自得,排队分鸭毛是自己的将来吗?

人家的孩子是排排坐,分果果。那些鲜亮的大苹果闪着华丽圣洁的光,照亮了孩子明朗的心。

终于苹果打败了轻飘飘的鸭毛。

绿女经常对自己说,我要到城里去。这样想着时,秀子表姐就来了,非常吻合绿女的心境地来了。

三天后,绿女和秀子到了小城里。绿女穿了秀子的那条七分裤,这让她很不自在,裤管在脚面上方遥遥相对,像是对峙,那一截长期捂着的小腿肚在这双方的对峙中闪着醒目的白。她不习惯这种时兴,她很局促。

秀子是替万家乐的老板娘物色小工的。老板娘说,勤快、模样周正就可以了。绿女符合这个条件。秀子把绿女推到老板娘面前就走了。

老板娘眼光一闪,说,眉目还可以,身子也结实,多大了?绿女说,还有五个月就十六岁了。老板娘说,哦,别人问就说十六了,我可不想招惹大盖帽,说我使唤童工。绿女看见老板娘的十个脚指甲红红的。

老板娘皱了一下眉头,又说,怎么操一口普通话,听得懂白话吗?绿女说懂一点儿。老板娘迟疑了一下说,行了,留下吧。绿女这才抬了头,又看见老板娘的嘴唇红紫,后来才知道是刚纹的嘴唇,正在肿胀期。

万家乐的老板娘是一个树一样的女人,坚硬笔直,就是凶一点儿。刚跑了一个小工。生意一清淡,小工上菜一慢,老板娘一口你身上那副金奶比你身子还重吗,尽拖累手脚,又一口啐去,你身上长毛的地方比你身子还重呀,尽坠着你手脚。小女孩脸皮薄,一口又一口被啃了几层皮后,逃之天天。

幸好绿女暂时不会把脸色当天看。她听不见老板娘在身后说,还不是从牛屁股后出来的,拿捏什么普通话,一出口落地的就是玉米壳壳,只配给鸡鸭叮叮。

那地方盛行白话,本地人一口土特产似的白话,像盛夏的龙眼、菠萝、荔枝、芒果,版权所有,招牌一样,仿佛“我是本地人,谁怕谁”的关系背景。不会讲白话的,要么是“捞仔”“捞妹”“捞佬”的外地人,要么是偏僻山村讲土话壮话的人。推广的普通话,是他们除土话、壮话外唯一掌握的语言。绿女显然属于后者。

这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小城,但也有一些鲜活的气息在流动。绿女喜欢。

P2-4

序言

中华文学园地,可谓浩瀚如海,蔚为大观;源远流长,血脉相连。其中,少数民族文学,便是中国文学百花园里一朵耀眼的奇葩,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以及满、蒙古、土家、畲族等散居民族。自古以来,在少数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从不乏文人雅士,传世文章。在广西的文学版图上,少数民族的作家和作品,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闪耀着璀璨的星光。早在唐朝,壮族首领韦敬办为建成大宅自撰《大宅颂》,内有四言诗、五言诗,被誉为中国壮族文人文学的开山之作。代代相传的文化血脉,使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机勃发,根深叶茂。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各民族作家同心协力,相互促进,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家诗人,陆地、韦其麟等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给中国文坛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新时期以来,壮族作家王云高的中篇小说《彩云归》获得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1年,仫佬族作家鬼子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骏马奖”评奖中,广西作家共有48人次获奖。他们既为本民族、也为广西争得了荣誉。可以说,这些作家和作品,为中国的文学百花园,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水俊秀,风物灵动;乡风朴素,人民勤劳,是生长作家的摇篮。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广西文艺事业的发展,对“文学桂军”的崛起与成长寄予厚望。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连续多年拨出专门经费,坚持实施作家签约制度,至今已历八届,近百名作家参加了签约;开展文学积累工程,出版《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共4辑,80位作家的作品得到结集出版。在这样良好的创作环境下,近几年,一批40岁左右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势头强劲,频频在国家级名刊亮相,显示了不俗的实力和潜力,受到了全国文坛的关注和尊重。在小说方阵里,梁志玲、陶丽群、周耒、黄土路、杨仕芳、潘小楼等,以年轻而尖锐的目光,审视身边变幻莫测的世界,用独到的叙述方式,解读现实的困惑和心灵的沧桑。在散文园地里,何述强、林虹等,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用心灵的触觉,寻找生活的细微之处,用文字组成一篇篇心灵的独白。在诗歌世界里,黄芳、费城等,青春驿动,激情洋溢,以冷峻的笔调,解构生活的细节,剥落陈腐,放射光亮。毫无疑问,他们用真诚的态度、丰硕的成果,表明他们将成为“文学桂军”可以相信和依赖的重要力量。

这批作者大多生活、工作在基层,尽管生活体验丰富,创作精力旺盛,但由于生活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对外交流、推介作品等方面缺乏助力,使得创作成果无法得到很好的展示。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创作的瓶颈。

2012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召开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会议决定从2013年起,启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5年计划。这表明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关注,对少数民族作家培养的重视。基于这样的大好形势,考虑到广西从未出版过少数民族作家文集,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广西少数民族新锐作家丛书》,目的就是大张旗鼓地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推介,给他们增添信心,激发创作激情,让他们走得更远、更好,为广西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储备新生力量。

入选本辑丛书的10位作者,是由各市文联精心遴选推荐,再由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团认真评审出来的。入选的作品,均是他们近10年来的创作成果,是心血的凝聚。丛书的出版,体现了如下意义:

一、展示和总结了新一代广西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最新的创作成果。信息时代,任何成果都需要快捷传递,及时宣传,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出人才,出精品,始终是我们的追求。

二、极大激励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基层的少数民族作家生活和创作条件均十分艰苦,往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劳动和代价。丛书的出版,就是他们辛苦劳动的回报。这10位作者,就是榜样。以此为榜样,可以激励后来者。

三、具有文学积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作家作品,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状态,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收集和总结,可以为后人留下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学成果。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新事物、新变化,需要更多的优秀作家和更多的优秀作品及时地发现和描绘。这就要求我们各民族青年作家,要有刻苦坚韧、探索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地把握时代的脉络,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反映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样,才能出现真正有大气魄、大作为的作家和作品。

这是时代的期待。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西文联党组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广西人民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3年10月

后记

能够有机会把自己发表过的小说结集出版还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是广西作协对自己文学创作的一次肯定吧。人选的是广西少数民族新锐作家丛书,内心未免有点儿惴惴不安,“新锐”这两个字对于我更是一种鞭策吧,只有以后写得出更好的作品,才能说明自己现在是有朝气的、有锐气的,才能不辜负现在的“新锐”二字,否则停滞不前了,这本作品集就像是收山之作,充满暮气。

这是对我的警醒。警醒自己在文学创作上不可懈怠。

这次作品集收录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头疼》作为纪念,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在《广西文学》的作品,近两千字,很短,是自由来稿,当时我还是个中专学校里的学生。我一直对能够认真看自由来稿的编辑充满敬意和感激。此后的创作有所中断,惭愧。我重新翻看作品时,百感交集,时光流逝,我对文学始终暗藏炽热的情感,它潜伏在自己的生命里,因为某种神秘的召唤,我与文学相遇。小说集中隐藏着我心灵的密码,文字以深深浅浅的印记密访幽微的心灵。

小说集里的中短篇小说都是2005年以后的作品,也获过奖、得到过转载,都过去了,很多作品我重读时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始终怀念我创作时心中激荡的对人世沧桑、对心灵幽微、对精神困境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呈现,哪怕作品是粗粝的,我的心却是鲜活的。

生活在崇左这个城市,我很多小说也就以这个城市为背景,艺术化的背景,我也幻想着成为福克纳在邮票大的地方写出大的作品,即便不可能,我也将他悬挂在前方,有模有样地给自己树一个精神导向吧,虚妄的矢志不渝总比毫无目标要积极一点儿吧。至少有梦想的日子,生活会多点儿色彩。

人生活在小城里,和周围的人、景物亲近多了,也许会模糊掉许多判断,也就含糊其词地活着,没有斩钉截铁的明了。

人的混沌也是天真,天真让人觉得自己的渺小。

然而,人的渺茫也许在于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意愿。  小城之小,在于空间上。

人之渺茫,在于精神上。

小城是逼仄的,诞生的却是很多无法解释的宽广和丰富。生活的微妙就在这里。

拓宽狭隘的地域观、有效调动自己的生活资源、超越民族的表达是我这几年脑袋里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得承认我是个写小说很吃力的人,总是在寻找精准有力的叙述方式,寻求突破,摸索的过程有时候也暗藏快乐,而安排小说人物的命运走向也暗藏着自己深深的悲悯。我关注着小人物内心的纠结、小人物生活的强韧,不由自主地写着,虽然笔力有所不逮。

我刚参加工作时,工作不是很顺,母亲很迷信,曾经为我算了一下命,所谓的仙婆说:你女儿目前的工作是暂时的,她将来的工作会在阴凉地里上班,是靠笔生活的。母亲转述给我听时,我很不以为然,随口说,靠笔生活会被饿死的,除非你做文具批发商。

现在的我算是靠笔生活吗?但是我很少拿笔了,网络时代我用上了电脑。我敲着键盘想着以前的密咒般的预言。笔是一个隐喻,笔是一个操作文字的工具,和老虎钳、电工刀之类的没啥区别,都是完成某件事情的一个工具,我写着有用或者无用的文字,和工作有关,但是不一定都是有关文学的。

但是我真心喜欢着和纯文学有关的那一部分文字。平静地喜欢。

交付出去的小说是已经分离出作者的独立的个体,我已经无法掌控它,任由别人判断。作品交付出去犹如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造化看它自己了。

这是我的渺茫,也是小说的渺茫。

我试图在渺茫中表述宽广,一切都在努力中。

借这个机会感谢在文学道路上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他们的真诚,感谢他们宽容自己的观点。很多事情感念于心。不会忘记。

感谢喜欢我作品的人,虽然那样的人不会很多,但那是懂我的人;也感谢不喜欢我作品的人,他们的阅读世界有更宽广的天空。

追求宽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梁志玲

2013年10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凉的逃逸/广西少数民族新锐作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志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86315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2013243140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