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
内容
编辑推荐

《余音》;《十字微光》;《隔空之城》;《原宥》;《上海一九四三》;《暮城千阳》;《零时变更》;《我无法靠近的雪地尽头》;《夜间行走的人》;《换魂》;《孤独行者》;《穿越缝隙的白马》;《马路舞蹈》;《忽而今夏》……《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作者水格)是一些九零后小作者的短篇小说作品集,收录了十几个九零后作者记录自身成长和经历的小说作品。

内容推荐

《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作者水格)是一些九零后小作者的短篇小说作品集,收录了十几个九零后作者记录自身成长和经历的小说作品,《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反映了当代校园生活和初入社会的体会。

目录

十字微光

特邀评点:水格

余音

十字微光

隔空之城

原宥

零时变更

特邀评点:马中才

上海一九四三

暮城千阳

零时变更

孤独行者

特邀评点:蒋雅楠

我无法靠近的雪地尽头

夜间行走的人

换魂

孤独行者

忽而今夏

特邀评点:省登宇

穿越缝隙的白马

马路舞蹈

忽而今夏

无念之日

特邀评点:马小淘

少年事

无念之日

天亮了

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

特别专区

冰桔茶

食人花

我是小蜜蜂

小蜜蜂直播间

试读章节

再回神时,那人已经不见踪影。

天刚放亮,山中人烟稀少,来去了无声息的少年不免显得有些神秘。究竟是谁?——该不会是遇到妖精了吧?

真是,瞎想些什么呢。因自己天马行空的诡妙揣测而失笑,邱叶原拍拍脸颊恢复正常的面部表情,推开古朴雅致的旅馆大门。

“大伯,我回来了。”

时值盛夏,耐不住城中的烦躁沉闷,邱叶原借口社会实践跑到大伯家开的山中旅馆帮忙。勤劳能干的邱叶原很快赢得了旅馆上下人们的一致好感。当然,也难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小原,早上的客人……”秃顶发福的中年男子搓着手,敦厚的面容上满是内疚。

“没事啦。”虽然莫名其妙被人泼了一身茶水,但跑到山口大喊大叫一通以后,心情竟奇迹般地变得清爽愉悦。

也许真像那少年所讲的,对山所说的话,山和植物们都能听到吧。邱叶原动手倒了一杯茶安抚仍坐立不安的大伯,一边问道:“今天的午餐材料需要我来准备吗?”

大伯翻翻记事簿,“不用,今天是轮到——”被外厅的嬉闹叫嚷打断。

“老板!拜托给我们五间双人房,谢谢!”

年轻又活泼的声调,拖着长长的俏皮尾音。听上去与自己年龄相仿。夹杂着同伴的打闹,让宁静清幽的小旅合顿时喧嚣生动起来。邱叶原照常走出内室去接待,却见一堆满头大汗笑容热情洋溢的男孩子中,有一张面容分外沉静平和。

与印象相重叠。

“妖……”脱口而出,但很快意识到不妥,于是刹了车,只朝对方笑笑,“是你啊。”

本来淡而无味的一声招呼,却激起了同伴们的极大兴趣。一片起哄声中,有好事者大力勾住远远站在后方的少年脖颈,“咦咦,阿奈你竟然和她认识的呀,快介绍快介绍!”

尢心之舂似乎给别人带来麻烦了。

回想起那时少年由不明所以到讶异再到无奈的表情变化,邱叶原意义不明地叹了口气,从楼梯口站起身。狭小的天窗投射下明亮的光斑,天空缩聚为巴掌大小的一块,仿佛张开手掌就能够覆盖住。毫无杂质的湛蓝色,渗入浅金色的日光。

眼前蓦地一暗。少年抱着一摞书走下楼来,天窗为他的肩膀所遮挡。背着光,五官因此而模糊,仅可辨认清俊的轮廓。

似乎没料到她坐在这里,定定地望了一会儿,吐出两个字:“林奈。”

反应过来对方在作自我介绍,大脑却好似抢先一步般,对应上历史书中的条文:“《自然系统》?”她指的是现代植物学分类创始人、《自然系统》的作者。

毫不意外邱叶原会有这样的反应,甚至似乎已经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形,林奈轻轻叹了口气,说:“的确它是我现在学植物专业的历史根源。”

女生歪了歪头,随即微微笑起来,伸出手去,“邱叶原。”见少年稍稍,她顿了顿,补充道:“土丘的丘加耳朵旁。不是秋天的秋。”

这一次,知道了彼此的名字。

林奈同行十人,都是来自临市的学生,利用暑期来山中做植物观察。‘‘市中心的大夏天会让人心情不好”,林奈的说法与她的观感还真是不谋而合。

不知是否该说林奈的性格过分沉静稳重,与他打照面的时候多半都见他被咋呼闹腾的同伴拽着手臂或勾着脖子,满脸无奈,但没有不耐。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在餐桌前坐下,拆了筷子敲打碗碟:

“饿死啦饿死啦快开饭~”

午间,旅合中的客人渐渐多起来。蝉鸣聒噪,日头也变得猛烈。饭厅内人声鼎沸,邱叶原搁下一碗热汤,倒抽着气直摸耳垂。她朝林奈一桌抱歉地比了个手势,“再等一下,马上就来了。”

林奈自然没有加入敲碗敲碟的哄闹行列。满室喧嚣中,少年兀自翻阅着一本英文原版书,察觉到女生的目光,抬起头,注意到她额上的汗珠。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林奈抽走邻座同伴手中的筷子,“别吵了。”

然后,在女生诧异的视线中拉开椅子起身,“我来帮忙吧。”

最开始还显得笨拙迟钝,但不多时林奈就对这项工作得心应手了。少年清俊修长的身影往返于餐桌之间,丝毫不折秀雅沉静的气质,反倒让乱成一锅粥的饭厅也变得舒敞宜人起来。邱叶原守着炉上小火慢炖的鸡汤,望着不言不语任劳任怨的林奈,不自觉走神了。

瓷质的餐具耐不住热,少年走进厨房放下空盘,女生注意到他白玉般洁净的手掌已经微微发红。

林奈却好似并不在意,朝厨师点了点头,端起刚起锅的一碗拉面。

想也不想地出声喊住他。

对方回过头来。  “呐,”快手快脚地抓起一块凉毛巾递去。厨房内温度很高,巧妙地掩饰了她涨红的脸颊,“裹着碗边就不会烫了。”

林奈看了看毛巾,再看了看她,弯了弯眼接过,“谢谢。”

如果说清晨在山顶被无故打扰内心还隐隐有丝不悦的话——当然,也只是气头上稍纵即逝的不悦而已——那么现在,邱叶原也只有附和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大伯的观点了:

“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呐。”

午饭时间已过去,坚持留守餐桌起哄看热闹的同伴们也悉数意兴阑珊地回房了。林奈耐心地擦着桌子,额发下滑遮住眼睫。偶尔有顽固的污渍难以拭去,那轮廓清秀的嘴唇会微微抿一下。很孩子气的细节,让邱叶原忍不住笑出声。

虽然看起来孤高又不好亲近的样子,但其实就像大伯说的那样,是个善良又温柔的人吧。P7-9

序言

我极力回想1990年发生了什么——那年年底,我调换了工作,那时三环似乎还没有开通,我骑着自行车每天从安贞桥到团结湖上班,路两边是高大的树,稀稀落落地分布着燕莎、亮马河大厦、昆仑饭店,现在的中旅大厦还烂着尾。那时这个城市清简安稳,似乎就这样了,似乎萧条也是好的,无欲无梦也是好的。

还能想起什么呢?想不起来了。

当然,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很多人在那一年出生。这是大事吗?对那些孩子和父母来说当然是大事,但终究这也是岁岁年年家常事,历史学家不会留意。然而,纯粹因为一个数字问题,在那一年出生似乎又有点不同寻常,1990年是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年,在那一年的一月一日零时以后出生的孩子因此在十几年后将被称为“90后”。

“90后”又如何呢?

我知道,我应该在这里大谈“90后”的特殊意义,这对我毫无困难,这种意义的配制方法是先对90年代以至新世纪作出一套总体的概括和论述,无尽时间被切出来的这十九年在这套论述中将与过去判然不同,具有全新的历史文化意义;然后,当然,在这十九年中出生和成长的人们从历史和文化中获取了全新的特性,与“80后”不同,与“70后”不同,更与“60后”不同,我们宣布:新人类、新新人类出现了!

——这件事,我们在90年代以来已经反复做过,以至于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来一遍,这等于是对自己的滑稽模仿。

所以,如果我们实在忍不住要把一个人群仅仅凭着他们都出生在那十年而命名为“90后”的话,那么,我拒绝演绎而期待归纳,我要看看一个个的人——他在做什么,他怎样自我表述和自我想象,他究竟认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而这种不同如何构成意义。

对此,坦率地说,我所知甚少,我甚至都不认识几个“90后”。当然正因为所知甚少,我对这套“90后”书系有特殊的兴趣。

面对“90后”,我能提供的或许只是我作为“60后”的一点经验。

经验一是:几零后这件事与我无关。我从来没想过我是个“60后”,后来人家告诉我我属于--一个名叫“60后”的群体时我还以为那是个什么帮会;我看着我那些“60后”兄弟姐妹们,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我和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以及我们为什么仅仅因为生于1964年或1968年就一定得被算成一伙;再后来,我被人家教育得有点儿相信我们的确有点儿相似,但这并没有使我欢欣鼓舞,反而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有点儿无趣——想想吧,你的周围都是注定和你相似的人,或者也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你注定要和别人相似;而且我也看不出来这种相似对我有什么意义:我还是得独自面对我自己的生活和问题。

现在我已经45岁,偶尔也开始想想人生的终极意义什么的。当然,我知道,没有目的,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活着、现在活着,而且不是被装进一个上帝的档案袋里,袋子上只写了一个“60后”或其他什么庞大名目,我希望我以自己的名字活着,我猜测这就是终极意义,虽然能否达到我也非常怀疑。

此外,还有经验二:具体到写作这件事,几零后据说是有效的,大概从“70后”开始,它就特别有效,几乎是芝麻开门的咒语。

但还有经验三:芝麻开门后,里边的宝贝不是无穷无尽的,很快会被人抢空的。

说了扫兴的话,再说喜兴的话,那就是经验四:青春具有无可争议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对于正当青春的个人还是对于一种文化和文学。因此,青春应该尽情绽放。

这当然是尽人皆知的事,本来不用我当经验说。那么,下一条就未必尽人皆知了:所有人——已逝的人、活着的人和将来的人都曾有、正有和将有青春,对于一个人来说,青春不可复制,对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来说,青春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似乎又是扫兴,但是记住这一点或许最终有助于我们判断这部“90后”书系:这里是否包含着某种真正的新的探索?在青春激情涌动中,他们能否提出对世界、对自我的新的看法、新的想象和作出新的表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水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390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116448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