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伏地龙/天众龙众
内容
编辑推荐

《伏地龙》是宝树继《时间之墟》后的古风玄幻作品。“天众龙众”系列是最世文化继“骑誓”系列之后重点策划的奇幻书系,由最世实力作者张瑞、陈奕潞、自由鸟、宝树联袂打造。《天众龙众·伏地龙》结合印度神话和佛教说法,出神入化地重构了八部众之一“摩睺罗伽”的故事,将八部众的渊源巧妙地一一展现开来。该部作品,作者不仅研究了不少资料,还曾亲自前往敦煌等地采集素材找寻灵感。全文构架清晰,设定大胆有趣,将佛性、人性与兽性的冲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担任该系列收官之笔的宝树此次首度涉足古风玄幻,用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将该题材驾驭得恰到好处。与《天众龙众·伏地龙》同期上市的《天众龙众·金翅鸟》更是另一番精彩!

内容推荐

《伏地龙》由宝树所著,《伏地龙》的内容简介:

佛陀在统御西天数千年后入灭,世界进入末法时代,八部众纷争又起。未来佛弥勒在人间则时隐时现,留下无数传说。

五代时,吴越僧人宁空发愿效仿玄奘大师去西天取经,在长安时夜入废宫,偶然协助仙人妙天降服巨蟒,妙天赠以珍贵的舍利子。宁空西行一路遇险,屡次被妙天所救,却发现她其实是天女妙颜,渐生情愫。他们进入据说是弥勒统治的金山国,发现了乾达婆的恶行,妙颜被乾达婆所掳,宁空却被伏地龙哈斯奴救走。

宁空为救妙颜,意外服下舍利子,拥有了惊人的法力。不久,宁空在金山国民间知道了乾达婆以神道设教,利用伏地龙吸收信仰之力的秘密。宁空与他的伏地龙同伴从地下暗河潜入敦煌的龙窟之中,适逢夜叉众和乾达婆之间开战。宁空趁乱救出妙颜。他为了止息战事,往见所谓弥勒,发现他有着诡异的真实身份和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宁空和妙颜身上的秘密和谎言一个个被揭开,不仅他们面临生死大难,而整个世界的命运也依赖于他们和弥勒的最后对决之中。

目录

长安第一

西行第二

精惑第三

末法第四

战阵第五

驯龙第六

胡贾第七

化身第八

医众第九

信力第十

龙窟第十一

重聚第十二

成佛第十三

后记

罪业第十四

身世第十五

真相第十六

幻化第十七

灵池第十八

彻悟第十九

聚散第二十

试读章节

长安西北角的弘福寺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但如今没有人还记得它曾经兴盛的日子。大唐亡时,一半的院落都毁于兵火,后面的天王殿在地震中也垮塌了多年,一直没有修复,就连门口太宗皇帝亲自题写的匾额也摇摇欲坠。饶是如此,每天门外还躺着几个乞丐,哀求经过的人施舍他们。虽然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香火稀落,寺里的僧人们也自顾不暇,但偶尔也有几个新贵的军阀来进香,赈济灾民几份粥饭,以洗去自己满手的鲜血。况且门外的几棵松柏树大根深,还可以遮风挡雨。

大周广顺元年,枢密副使郭威弑杀后汉隐帝而自立,汉亡周兴,又经历了一番不大不小的动荡。不过对弘福寺门口的乞丐来说,还比不上冬天的一场大雪。雪中冻死了许多乞丐,日子越发不好过了。二月的一天,雪后余生的一个瘸腿老丐看到一个背着竹箱的青年僧人站在门口的松树下,呆呆地抬头仰望伸展的枝权,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他眉目有几分清秀,但是衣衫褴褛,身上满是泥垢,穿的草鞋也磨破了,脚上都是水泡,看上去和乞丐差别也不大。老丐对他并不感兴趣,看了两眼,就把目光移了开去。

忽然鼻子中闻到一阵香气,定睛一看,却是那个青年和尚从箱子里拿出两个烧饼,递给眼前一个小乞儿。乞儿大喜,抓过去就狼吞虎咽,生怕被人抢走了。老丐见有东西吃,也发一声喊,和群丐一拥而上,抓着那和尚不放,口中叫喊着乞讨的词儿。

“别急,大家都有……”和尚狼狈地说,背上的竹箱却已经被夺下,十来双手疯狂抢夺着里面的东西。和尚急着叫:“别别,小心我的度牒!”却哪里有人理他?

 那和尚越发慌张,逃到弘福寺门口,拼命拍打起门来。过了许久,方有一个小沙弥推开寺门,皱眉道:“外头何事喧哗?”

此时,乞丐们已经把和尚的干粮和铜钱一扫而空,四散开去,和尚狼狈地连滚带爬,到了小沙弥面前:“小师父,这里便是弘福寺吗?”

小沙弥瞥了他一眼,仿佛才认出他也是个僧人。“没看到上面写着吗?”他懒懒道。

“贫僧释宁空。”和尚道,“自杭州龙泉院来,来拜见普法大师。”

杭州?小沙弥有些好奇起来,又看了他一眼,这和尚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脸型瘦削,眼神纯净清澈,但有一种他捉摸不透的气象,嘴里不由得客气了几分:“普法老师父去年已经圆寂了,现在本寺住持是我师父福海。师兄自江南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宁空的脸上都是虔敬:“贫僧途经长安,是特来拜谒三藏法师的故居的。”

三藏法师,便是大唐第一名僧玄奘。少时在洛阳出家,后来游学长安,在弘福寺中住了数年,访遍长安名僧,犹感不足,i蓥发愿赴西天取经。于贞观元年离开长安,历经十九载,贞观十九年方携大批经卷以归。所携回之佛舍利、佛像、大小乘经律论等数百部,也均置于弘福寺。他更在寺中开办译场,译出大乘经典无数,并撰《大唐西域记》,三藏法师名动天下,弘福寺也盛极一时。

嗣后数百年中,玄奘之名愈加远播,他西行取经的故事也历代传诵,衍生出无数不经之说。不知有多少僧伽文士前来弘福寺游历怀古,追寻三藏法师的遗泽。弘福寺中的僧人们本来也见得多了,不过此时天下大乱已久,还有人不远千里而来,却是极少见了。

弘福寺的新任住持福海打开书函,拿出杭州龙泉院住持智藏的来信,漫不经心地看了两眼。又打量着眼前的僧人,心中纳罕。谁都知道方今天下战乱,四方饥馑,唯有东南一隅在吴越钱氏治下安宁富庶,乃是人间天堂。若让他选,能去杭州小庙里当个挂单和尚都比在这名都大寺当住持的好,谁料还有僧人千里迢迢从那人间乐土跑到这鬼地方,真是个天生的呆子。

福海看那宁空的穷酸样子,大概身上无甚油水可刮,说不定还要向自己筹借一些,也懒得和他多打交道,只是淡淡地说:“原来师弟是智藏大师高足,得了唯识宗的正传,学问想必是极好的,远来辛苦了。本当开素席款待,不过小寺现在也紧巴巴的……唉……”

宁空忙道:“不妨事,只是……我剩下的一点干粮都被门口的乞丐抢走了,今夜有一碗稀粥,一处床榻栖身就好。”

福海心中一宽,道:“这个好说。虽然小寺不景气,不过老衲和长安几所大寺的住持首座还算相熟,师弟你想去何处挂单,说一声便是。”这是防他赖着不走,一直白吃白住,先打着赶人的主意。

宁空道:“方丈不必劳烦,小僧只是想看看三藏法师昔日的旧居,明日便走。”  福海略微宽心,随口道:“师兄远来不易,至少也多盘桓旬日。”

宁空道:“不了,西天路远,还是趁早上路为好。”

P8-10

后记

在“天龙八部”中,摩喉罗伽(Mahoraga,本书中称为伏地龙)可说是最卑微的一支。他们的原型不过是印度常见的大蟒蛇,被当成佛寺的看护,没有龙的高贵,更没有金翅鸟的英伟。虽然也算是乐神之一,但往往难脱丑怪可怖的蛇相,远不如人形的乾达婆、紧那罗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佛经中说它们“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足见其形象甚是不佳。

但话说回来,摩喉罗伽的恶名与阿修罗、罗刹等魔煞又有不同。仔细看来,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受戒律,贪吃酒肉,经常嗔怒,不愿布施,自甘堕落……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说白了,这正是许多常人的生活写照,比起其他许多部众而言,它们倒是最接近人类的生活状态了。所以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便有识者指出,犯了色戒、荤戒、杀戒的和尚虚竹正是对应于摩喉罗伽。

本书标题中的伏地龙,字面上是指书中出现的摩喉罗伽族,其实指的也是男主人公宁空所代表的人类。他们永远背负着过去的痛苦,在肉体的软弱和心灵的追求间挣扎着,无法得到完全的幸福,却仍然不放弃希望。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教以来,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臻于鼎盛,传播到中亚和东南亚各国,甚至征服了中国和日本。然而后来在印度本土和中亚却逐渐衰落,至西元一千年左右几乎完全绝灭,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所以诸如玄奘取经的盛举,唐朝之后便不复见。

在佛教的思想中,也曾预料到自己未来的消亡,称之为“末法时代”。本书即是设想在末法时代八部神魔的某种生存状态。虽然提到了玄奘取经的故事,但并没有采用《西游记》的神话体系,反而略近于五代时流行的《取经诗话》。

佛教中的弥勒为未来佛,因此信奉弥勒便隐有变革之意。南北朝时弥勒信仰萌生.至唐宋以后在民间大兴,成为民间宗教的主流之一。元末弥勒教与明教结合,引发红巾起义,甚至开创了新朝。是以弥勒信仰也可说是末法时代的一个象征。

弥勒的形象本来与释迦等佛并无大异,但今天人们熟悉的、笑呵呵的大肚形象却来自于五代的布袋和尚契此,这或许也是某种末世情结反映。本书中没有提到这位高僧,但执乐天所吟的佛偈实际上却出自他的口中。  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河西走廊,特别是敦煌。敦煌自南北朝到唐朝的佛教文化臻于极盛。安史之乱后与中原分隔,长期被吐蕃据有。晚唐时,汉人张议潮推翻吐蕃统治,建立归义军政权,中心即在敦煌城,佛教也颇昌盛。唐没后一度独立,称西汉金山国,后来辗转于许多政权间,宋时被西夏攻灭。以后的敦煌也随佛教的衰落而衰败,到明时没于沙土。其繁荣时代,只可以凭借剩下来的上千个洞窟,以及藏经洞中的经卷想象了。当然,本书并非历史小说,虽然借鉴了一些资料,但多处为脱离历史的自由发挥,即便对于神话、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也有大幅的杜撰和改写,请勿信以为实。

本书与《天众龙众.金翅鸟》一书并非同一世界观,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但因为前书主要写了天众、龙众、迦楼罗和阿修罗四众,故这部书着重写伏地龙、夜叉、乾达婆和紧那罗。其中乾达婆作为声音和香气之神,变幻莫测,可以说是最为“精神化”的,与最为“物质化”的摩喉罗伽相映成趣,所以也刻画最多。书中尝试架构一个很宏大的世界观,但因篇幅有限,成书仓促,只能勾勒出冰山一角,缺陷很多,希望未来能有机会重新造访这个有其独特魅力的神魔世界。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家的责任编辑小风同学等待这本书成稿的无限耐心。

故事已经结束,但它还将再次开始。

宝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伏地龙/天众龙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宝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1512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201402506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