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念搀扶着亲人走进天堂
内容
试读章节

故事发生在四川,诗仙李白的家乡一个名叫雁鸣的镇子,镇里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天云池村。

天云池村坐落在云雾缭绕、峡谷幽长、山势险峻、层峦叠嶂的龙门山里。山间涓涓不息的溪水,汇成了涪江,穿山越岭,一路欢唱着,绕过轿子顶、天池子、太白碑林之后,汹涌澎湃地汇人了长江。

天云池村的人,用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灌溉着水稻、蔬菜和枇杷,细雨蒙蒙的清晨里,鸡叫应和着江边的蛙鸣,唤醒了家家户户的炊烟。

太阳升上了树梢,金灿灿的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新芽映在了地上的树影里。叽叽喳喳的小鸟,迎着走在田间小道上的村民叫个不停。水沟旁,鲜嫩的野菜叶上挂着露珠,破土而出的笋芽上,几只蚂蚁刚刚爬过。妇女们把地头刚刚长熟的黄花、蘑菇挖出来,中午也是几道好菜。

晌午,家家户户飘出来的米饭香味,让走在山路上的人们感到饥肠辘辘。

天云池村距离镇政府十多公里,常年雨水充足,适宜种植水稻、蔬菜和枇杷,村里人均耕地2.6亩,人均林地5.8亩,全村有72户共268口人。

天云池村委会坐落在村里的后街,村里街道的布局还算整齐,两条正街,由东至西,横穿整个村子。村民们叫这两条街为前街和后街,前街隔着一排民房,就是江边,后街才是村子的中心。

后街向东延伸,弯弯曲曲的,直通到去往镇里的大路。后街向西走到头,还有条小路通往山里。

后街上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村委会的院门口,这里有一棵粗大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树下有人摆了小摊,有卖水果的,也有卖菜、卖肉的。

苑大姐家在前街,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梧桐树,树上郁郁葱葱的枝权长出了墙外,还有一口水井和一个菜园子,园子里种了几样自己爱吃的蔬菜,红红绿绿的,显得格外好看。门边上,一只大黄狗懒洋洋地歪在门口晒着太阳,老母鸡来回溜达着在地上捉虫。

苑大姐长得眉清目秀,为人厚道,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苑大姐两口子结婚已经好几年了,有一个5岁的儿子。

苑大姐的丈夫高大哥,大眼睛,个子虽不高,可黝黑的皮肤里却透着股精神劲儿,一看就是个老实青年。高大哥在邻村的养猪场里打工,已经干了一年多了。

高大哥很想发财,想得都快疯了。在养猪场干活时,每当听见猪场老板絮叨“猪价又涨了,今天送猪,又挣了不少钱”,他就受不了,心里急得慌。

今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苑大姐一家三口围着饭桌,米饭的香味飘满了一屋子,温馨极了。

5岁的儿子坐在饭桌前,小手拿着筷子往嘴里送菜。突然,儿子眨着眼睛问:“妈妈,我什么时候上学呀?”

苑大姐看见小家伙放下筷子,嘴边还沾着菜叶,一脸认真的样子,等待着她的回答。

苑大姐也将手中筷子放下,伸手替儿子擦去嘴边的菜叶,笑着对儿子说:“你才5岁,等你7岁了,妈就送你上学去。”

高大哥也冲着儿子说:“快吃饭,等你个子长高了才能去上学。快吃饭,听话。”儿子嗯了一声,小手又抓起筷子,乖乖地端起了碗,大口大口地又吃起了饭。

一家人吃完了饭,苑大姐把碗筷放进塑料盆,端着盆子到院里洗碗。

苑大姐走到院里的水井跟前,放下手里的盆,一只手麻利地拉过井口辘轳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将绳头上系着的铁桶扑通一声扔进井里。在铁桶掉进水里的一刹那,苑大姐抓着绳子的手,顺势摆动了几下,铁桶就听话地沉到水里盛满了水。而后,苑大姐摇动辘轳把,吱吱呀呀地提上来一桶水。

苑大姐提过来水桶,蹲在老梧桐树下,儿子像跟屁虫似的追着她。这时候,丈夫也凑过来,她一边洗碗,一边听丈夫唠叨。

高大哥也蹲在梧桐树下,闲扯起了养猪场的事。

高大哥酸溜溜地骂着养猪场的老板:“马三不是个好东西,他上学时就不是什么好鸟,要不是仗着他爹是村长,他肯定去要饭。”

苑大姐手里刷着碗,随意地应和着问丈夫:“马三又怎么你了,让你这么骂?”

高大哥梗着脖子,气不过地又骂了句:“马三的心太黑了,今天又送出去了三头250多斤的大肥猪。每斤按14块钱算,又卖了1万多块。”

苑大姐哄着丈夫,半开玩笑说:“你这是看着马三挣钱了眼红了吧,你这是红眼病。”

高大哥忽地站起身,不服气地又说:“谁红眼病呀!你不知道,马三愣叫我往猪饲料里掺化肥,这不,猪娃刚养了三个月,就出栏了。马三这回最少挣了6000块钱,你说他黑心不黑心。”

苑大姐也有些嫉妒了,她喃喃地说:“猪娃,三个月就能出栏,能挣多少钱呀。”

高大哥凑到苑大姐跟前,眼里闪着光,不无埋怨地说:“我就是借不到钱,要是能借到钱,我也养猪。”

高大哥咽了口吐沫后叨叨着:“你说,要是咱养二三十头小猪娃,三个月就出栏,一年出三拨,可就能卖100来头肥猪。一头猪,要能挣2000块,那咱一年可就能挣20来万块钱呀。”

苑大姐停下手里的活,自言自语着:“这一算,可不是嘛。”

P3-5

目录

第一章 平静的村庄

第二章 天崩地裂

第三章 北京援建灾区的队伍来了

第四章 走出大山

第五章 大树下的阴凉

第六章 春节了,好想家

第七章 在饭馆打工

第八章 病房里的老人

第九章 清明节扫墓

第十章 叔叔讨回了工资款

第十一章 跟着女友回家认亲

第十二章 别让姥姥等太久

第十三章 亲人的依恋,才是最真的爱

尾声 思念搀扶着亲人走进天堂

序言

无可奈何的日出和日落,毫不留情地把流逝的岁月拉扯到了奈何桥的另一头,让依然活在人间的我们,命里注定,最终还是失去了最亲的家人。

家,是我们期盼、牵挂、依恋的最平淡、最甜蜜、最幸福、最祥和、最温暖的依靠和天堂。

家,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最珍贵的牵挂和回忆。

家,是我们为之奋斗、永不疲惫的力量源泉。

家,是我们受伤之后躲避风雨最可靠、最温馨的港湾,是我们生命中永不熄灭的明灯。

因为有家,我们才会感到生活的艰辛、委屈、快乐和幸福。

人的生命,是爸爸和妈妈给的。

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妈妈怀胎十月,满怀着希望和梦想把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带到了人世间。

孩子在妈妈百般呵护的怀里,第一次痛苦地哭出了声。每当正吃奶的孩子感觉到自己离开了妈妈,就会条件反射地用哭声呼唤妈妈那百般温柔的怀抱。

饥肠辘辘的小淘气放学回家,会大喊:“妈妈,我饿了。”

妈妈笑着,一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干粮,一边大声说:“洗完手,再吃。”

终于有一天,妈妈的宝宝长大了。

从此,孩子注定将历经磨难,不得不,被思念和牵挂牵绊一生。孩子结婚后,终于发现,曾经年轻漂亮的妈妈已是满头白发,岁月的重担早已压弯了妈妈的腰。

多年以后,孩子的肩膀也扛起了全家的“柴米油盐”。这时候,孩子才真正了悟妈妈的伟大。

孩子出生了,爸爸、妈妈才终于懂得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好人的一生是那么平常。但,平常人生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最普通的妈妈,每天用最简单的行动反复实践着“好人有好报”这一古老的传说。

最平凡的奶奶,用“问心无愧”的坦荡,让“以德报怨”成为了最真的现实。

当今的社会,已没人知道,究竟好人还剩下多少。但就连坏人也不得不承认,好人天天干着好事。好人不怕走夜路,好人晚上睡觉香。好人的帮助,就像是第一缕赶走寒冬的温柔的春风。

不论,我们在人世间能够生活多久,一生中,谁都不会忘记妈妈那温暖的怀抱和亲吻我们时亲切的笑脸。

不论,我们是否相信,天国里依然有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冥冥之中,我们故去的亲人们早已化作守护天使,日日夜夜保佑着我们,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避开诱惑、陷阱和危险,保佑着我们平安、喜乐、幸福、安康和成功。

信不信由你,每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甚至下意识地笑出声来的时候,那就是天国里的亲人们保佑我们的时刻。

天命,注定会让我们和家人共同承受人生最终的生离死别,奶奶、母亲、孩子……不论谁先行一步去往天国,梦中的思念和不知不觉的牵挂,会让活在人间的幸存者内疚、落泪、悔恨和感激不尽。

天堂,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谁都没有去过,可思念和牵挂却让我们终生无法摆脱。

思念,究竟是什么,为何无法摆脱?

答案,就在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当中。

就让无边的思念搀扶着我们的亲人,走过奈何桥,走进天堂,安享天伦吧。

内容推荐

《思念搀扶着亲人走进天堂》由邢晓芒著,讲述了四川某地农村“雁鸣”镇,主人公小文一家,在2008年“5·12”大地震前、后所发生的故事。小说中,诠释了主人公小文进城打工的艰辛,渴望在城里买房,把妈妈和姥姥等亲人接到城里,希望能过上无忧无虑,安稳的生活。小说中的主人公小文虽然在都市里努力打拼,但还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他还是选择带着媳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思念搀扶着亲人走进天堂》不仅描写了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叙述了农村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努力想向读者,诠释一个真理:“亲人的依恋、才是人间最真的爱”。

编辑推荐

《思念搀扶着亲人走进天堂》由邢晓芒著,内容介绍:天命,注定会让我们和家人共同承受人生最终的生离死别,奶奶、母亲、孩子……不论谁先行一步去往天国,梦中的思念和不知不觉的牵挂,会让活在人间的幸存者内疚、落泪、悔恨和感激不尽。

天堂,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谁都没有去过,可思念和牵挂却让我们终生无法摆脱。

思念,究竟是什么,为何无法摆脱?

答案,就在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当中。

就让无边的思念搀扶着我们的亲人,走过奈何桥,走进天堂,安享天伦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念搀扶着亲人走进天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晓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33662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2013257445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