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房龙地理(超值全彩白金版经典典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编著的这本《图解房龙地理》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通过诙谐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识于无形,生动地演绎了各国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也将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三百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更多的视觉体验和想象空间。

书中科学简明的体例、精美珍贵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容推荐

《房龙地理》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它被视为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不只是一本“曾经畅销”的书,也不只是一本“几度畅销”的书,而是一本“永远畅销”、“永不过时”的书。

在这本书里,房龙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不仅简要地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视角独特地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他始终站在人类生存的高度来写作,既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也没有引用深奥的理论,而是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升至首位,论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他延续了一贯诙谐幽默的行文风格,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之际不仅领略把握了人类厚重历史的发展,且能在掩卷之际获得不少启发。

为了更好地阐述世界地理,《图解房龙地理》精选了数百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地解读了房龙的这部经典之作,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获得视觉上的享受。无论是地理学家或地理爱好者,敬畏地球或蔑视地球者,还是敬畏生命者或蔑视生命者都能从《图解房龙地理》中获得不少启发。

目录

第一章 世界/001

第二章 地理/008

第三章 行星/011

第四章 地图/034

第五章 四季/051

第六章 大陆与岛屿/054

第七章 欧洲/062

第八章 希腊/066

第九章 意大利/080

第十章 西班牙/102

第十一章 法国/114

第十二章 比利时/131

第十三章 卢森堡/136

第十四章 瑞士/138

第十五章 德国/146

第十六章 奥地利/157

第十七章 丹麦/162

第十八章 冰岛/166

第十九章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69

第二十章 荷兰/179

第二十一章 英国/186

第二十二章 俄罗斯/206

第二十三章 波兰/222

第二十四章 捷克斯洛伐克/226

第二十五章 南斯拉夫/230

第二十六章 保加利亚/234

第二十七章 罗马尼亚/238

第二十八章 匈牙利/242

第二十九章 芬兰/245

第三十章 亚洲的发现/248

第三十一章 亚洲的意义/253

第三十二章 中亚/256

第三十三章 西亚/261

第三十四章 阿拉伯/275

第三十五章 印度/278

第三十六章 亚洲南部的大半岛/290

第三十七章 中国/295

第三十八章 朝鲜和蒙古/309

第三十九章 日本/313

第四十章 菲律宾/325

第四十一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329

第四十二章 澳大利亚/334

第四十三章 新西兰/343

第四十四章 太平洋群岛/346

第四十五章 非洲/349

第四十六章 美洲/388

第四十七章 新世界/421

试读章节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荒唐,但并没有错。假如地球上每个人都是约6英尺高,1.5英尺宽,1英尺厚(实际上,人类普遍的身材要小些),那么,全人类(据最近可靠的统计,人类的后裔约20亿人)就可以被装在一只约半英里见方的箱子里。正如我在之前所说,虽然这种说法听上去很荒唐可笑,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去计算,那时你就知道它是千真万确的了。

假如我们把这只箱子运到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那边,轻轻平放在石壁上面——这些石壁原本是用来保护游客安全的。因为如果没有了它,那些沉醉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与奇美景观之中的游客们便有摔断骨头的危险——然后再叫短小的诺特尔(这是一只非常机灵的小狗,而且很听话),用软绵绵的棕色鼻子向那只硕大无比的怪箱轻轻一推,紧接着就听到一阵爆裂的声响,乱石、树枝跟着这个怪箱子一齐向下滚落,低微而模糊的撞击声与河水的溅洒声紧随其后,怪箱子的边缘已经撞击在科罗拉多河的岸边,摔得粉碎了。

然后就是死一般的寂静,这件事情很快就在永恒之中被遗忘了!葬在这个怪箱里的人类很快就全部消失了!而峡谷依旧和从前一样继续跟大自然搏斗着!地球也继续沿着它一直以来运行的轨道,在广阔的宇宙中继续运行。

那些或远或近的星球上的天文学家,并不会注意到我们的地球上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百年之后,低矮的荒丘上长满了野草,指示着这里是人类的葬身之地。

此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些读者一定非常不喜欢这个故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种族化作渺小的尘埃,一定会觉得非常难过,这一点我原本也是知道的。

可是这里却有着问题的另一面——从另一面来看,虽然我们只是宇宙中渺小的存在,我们脆弱的身体依然存在再次遭遇灾难的可能,但是我们依然有着值得骄傲的地方。

我们只是一群脆弱而且防御能力不高的哺乳动物。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四周就生活着无数种生物,它们都具有着我们望尘莫及的、为了生存而奋斗的力量。这些生物当中有的身长100英尺,身体的重量和火车头相当;还有一些其他生物长着和锯齿一样锋利的牙齿;有些四处横行的动物披着坚硬的盔甲,就像中世纪的骑士一样;还有些生物体积非常小,但是它们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如果地球上没有与它们为敌的生物与之抗衡,那么,用不了一年地球就变成它们独占的世界了。而我们人类,只能在最优良的环境中生存,只能在高山、深海之间那几块陆地上寻找可以居住的地方,那些跟我们一起分享这个世界的生物,它们不会畏惧山太高、海太深,它们天生就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任何自然环境下生存。

著名动物学家告诉我们:有几种昆虫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在石油中(我们是绝对不会把石油当作食物的)。有几种昆虫能在温度发生激烈变化的情况下存活下来,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的变化,可能我们几分钟内便会全部死亡。我们还发现那些经常在书箱里钻来钻去的、仿佛很爱学习的棕色小甲虫,有时遭受某种意外失去了三四条腿,但依旧能够继续过着忙碌的生活,而我们人类呢,如果脚趾上扎了一根小刺,就会觉得痛苦万分。这种对比会使我们非常惊讶,而且足以使我们了解我们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要和一些什么样的生物进行竞争。

我想当时那些厚皮长鼻的猛犸象一定在旁边冷眼旁观着,当人类第一次挣扎着尝试不再借助于树枝或拐杖、用两条后腿走路时,也许它们看到这种情形的时候还会觉得人类真是一种非常可笑的生物。

在古代,那些凭借着巨大力量和机智曾经统治着两亿平方英里的陆地与海洋(暂时不提高深莫测的太空)的生物,它们现在怎样了呢?

现在,它们之中的大多数都已经灭绝了,除了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还留着它们的名字和一些化石被标记为陈列品A或陈列品B之外,我们再也看不见它们了。就算是那些一直生存到现在的动物,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也不得不顺从我们,或是把皮毛、蛋、奶和肉贡献给我们,或是背着那些我们不能负荷的重物。还有一些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逃离到偏僻的地方去延续它们的种族了。那些偏僻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因此我们也不会去赶走它们,把它们的领土据为己有。

总而言之,在20万年中间(这些时间如果与永恒相比,就像沧海一粟),人类已经成为统治着所有陆地的毫无争议的统治者,到了最近,就连海洋与太空也囊括到人类的版图之中了。而这些丰功伟业都是由几亿人共同完成的,他们虽然远远没有他们的敌人厉害,然而他们却懂得利用智慧去征服其他生物。

也许我的话说得有些过分了,实际上,拥有理性天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仅限于少数人,因此这些少数人便成为其他人的领导者。至于其他人,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愚蠢,但也只好跟在领导者的后面。在进行的历程中间,无论他们是多么地憎恶现实,无论他们付出怎样的努力,成千上万的人中能成为真正的先锋只有那些少数人。

P1-3

序言

《房龙地理》一书1932年初版于美国,此书一出,立即轰动美国,仅在出版的几个月内,就在美国国内售出近14万册,第二年,就出现了德文、西班牙文、匈牙利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瑞典文以及中文等14国文字的译文。

这本出自房龙之手的地理书,是一本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概念的著述。它完全无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他所关注的是人在地理中的活动踪迹。在他的这本书中,人类活动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我们知道,房龙是科班出身的历史学者,所以,他对纯地理的索然无味的写法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在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中,人类在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上的种种活动,并以历史的视角来透视人和与之共生的环境的关系。

房龙称,他是应朋友要求写这本书的。这个朋友要求他“把所有山脉、城市和海洋标注在您的地图里,而只要给我们讲讲住在那些地方的人,讲讲他们为什么住在那里,他们从哪里来,他们在做什么——一种适于地理的趣味人类故事”。这本独特的地理书就是依此要求而写。并于1932年呈现在读者面前,与房龙的其他著作一样受到热捧。

1932年距今已经有80多年,从今天来看,世事沧桑,一切都有了巨大的变迁。尤其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许多的中小国家取得独立,一些地区的行政归属有了很大的变更,所以书中的一些内容与现在的格局有极大的差别。这是我们在阅读本书时必须加以注意的。对有些世界历史大事的提法,房龙也与我们现在通常的提法不同,比如,书中所说的世界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此书出版之后。

作为一部上了年纪的著作,作为一个已经过去了的人物,房龙和他的著作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尽管房龙本人也在批判种族主义,他疾呼:“我们不再可以如我们的父辈般肆意劫掠和偷窃,因为如果你真想知道的话——我们的良知不会让我们这样做——就算我们生下来未携带着精神指南针——因为人类良知的积累最终达到一定程度,开始发出其第一道光亮了,从而诚实和普遍庄严既为公民的私事,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国际性事务了。”但他仍时不时流露出了他的白人至上观。  当他在书中提到中国时,他所包括的地理区域是不完整的,这是我们完全不能同意的。西藏在书中被称作中亚高地,独立于中国,而中国东北(当时称满洲)也被置于中国之外。他对日本所谓为争取“生存空间”而进行的侵略,竟抱有同情的态度。这些(包括还有其他很多对第三世界人民的污辱性言词)都是不可取的,中国读者应该保持自己的警觉。

尽管在房龙的这本书中有各种历史误会甚至硬伤,我们还是认为,它自有它的存在价值。因为,在这本书中,房龙坚持了自己惯有的行文风格,时时用他的生花妙笔,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于其中,使人在轻松的地理之旅中大致了解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为了更好地阐述世界地理,我们还精选了数百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地解读了房龙的这部经典之作,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获得视觉上的享受。无论是地理学家或地理爱好者,敬畏地球或蔑视地球者,还是敬畏生命者或蔑视生命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不少启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房龙地理(超值全彩白金版经典典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文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0245
开本 16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1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64
CIP核字 2013209627
中图分类号 C912.8-49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8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