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长的记忆/清馨民国风
内容
编辑推荐

收入“清馨民国风”丛书的数百篇民国时期的文字,堪称历史影像,也可以说是情景回放。它们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国学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们经历、思考与感悟的原味展示。梁启超、胡适等著的《清馨民国风(成长的记忆)》为其中之一,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民国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内容推荐

“清馨民国风”丛书汇集散见于数百种民国时期出版物刊载的民国学人原创作品,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分不同主题编辑成册,分辑推出。《清馨民国风(成长的记忆)》所选作品具有叙事性和思想性;作者约200人,涵盖了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历史、传媒、政治、实业等诸多领域。

《清馨民国风(成长的记忆)》收选梁启超、胡适等20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求学、治学以及职业生涯等方面的原创作品,是一本难得的民国学人追忆自己青少年时代经历的文选合辑。从这些文字中,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求学等诸方面的成长经历,感受他们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的心路历程,更能从中看到他们的人生感悟和经验智慧。

目录

三十自述 / 梁启超

我所受旧教育的回忆 / 蔡元培

九年的家乡教育 / 胡适

在上海 / 胡适

自序传 / 顾颉刚

我的自学小史 / 梁漱溟

我幼时求学的经过 / 陈衡哲

中学校时代 / 夏丏尊

中学时代的回忆 / 黄庐隐

南开中学的一年 / 赵景深

我的中学生生活 / 谢冰莹

大学生活的一断片 / 谢冰莹

过去随谈 / 叶圣陶

学校生活断片 / 穆木天

我的青年时代 / 陆费逵

自传 / 柳亚子

珍奇的杂忆及其他 / 尢墨君

一个“知识界的乞丐”的自白 / 徐懋庸

我的研究动机和研究经历 / 章乃器

我曾经想做一个体育家 / 金仲华

记者生涯 / 胡仲持

预备兵的技术班 / 沈从文

学画回忆 / 丰子恺

记幼年的艺术生活 / 钱君匋

幼年时代的音乐生活 / 缪天瑞

试读章节

三十自述

梁启超

“风云人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此余今年正月二十六日在日本东海道汽车中所作《三十初度口占十首》之一也。人海奔走,年光蹉跎,所志所事,百未一就,揽镜据鞍,能无悲惭?擎一既结集其文,复欲为作小传,余谢之日:“若某之行谊经历,曾何足有记载之一值。若必不获己者,则人之知我,何如我之自知?吾死友谭浏阳曾作《三十自述》,吾毋宁效颦焉。”作《三十自述》。

余乡人也。于赤县神州,有当秦汉之交,屹然独立群雄之表,数十年用其地与其人,称蛮夷大长,留英雄之名誉于历史上之一省;于其省也,有当宋元之交,我黄帝之孙与北狄异种血战不胜,君臣殉国,自沈崖山,留悲愤之记念于历史上之一县,是即余之故乡也。乡名熊子,距崖山七里强,当西江入南海交汇之冲。其江口列岛七,而熊子宅其中央。余实中国极南之一岛民也。先世自宋末由福州徙南雄,明末由南雄行徙新会,定居焉,数百年栖于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顾闻父老口碑所述,吾大王父①最富于阴德,力耕所获,一粟一帛,辄以分惠诸族党之无告者。王父讳维清,字镜泉,为郡生员,例选广文,不就。王母氏黎。父名宝瑛,字莲涧,夙教授于乡里。母氏赵。

余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生一月而王母黎卒,逮事王父者十九年。王父及见之孙八人,而爱余尤甚。三岁仲弟启勋生,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诗经》,夜则就睡王父榻,日与言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举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津津道之。六岁后,就父读,受中国略史,五经卒业。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日治帖括,虽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辄埋头钻研。顾颇喜词章,王父、父母时授以唐人诗,嗜之过于八股。家贫无书可读,唯有《史记》一,《纲鉴易知录》一,王父、父日以课之,故至今《史记》之文,能成诵者八九。父执有爱其慧者,赠以《汉书》一,姚氏《古文辞类纂》一,则大喜,读之卒业焉。父慈而严,督课之外,使之劳作,言语举动稍不谨,辄呵斥不少假借,常训之日:“汝自视乃如常儿乎?”至今诵此语不敢忘。十三岁始知有段、王训沽之学,大好之,渐有弃帖括之志。十五岁,母赵恭人见背,以四弟之产难也。余方游学省会,而时无轮舶,奔丧归乡,已不获亲含殓,终天之恨,莫此为甚。时肄业于省会之学海堂,堂为嘉庆问前总督阮元所立,以训诂词章课粤人者也。至是乃决舍帖括以从事于此,不知天地问于训诂、词章之外,更有所谓学也。己丑,年十七,举于乡,主考为李尚书端菜,王镇江仁堪。年十八计偕入京师,父以其稚也,挈与偕行,李公以其妹许字焉。下第归,道上海,从坊问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且见上海制造局译出西书若干种,心好之,以无力不能购也。

其年秋,始交陈通甫。通甫时亦肄业学海堂,以高才生闻。既而通甫相语曰:“吾闻南海康先生上书请变法,不达,新从京师归,吾往谒焉。其学乃为吾与子所未梦及,吾与子今得师矣。”于是乃因通甫修弟子礼,事南海先生。时余以少年科第,且于时流所推重之训诂词章学,颇有所知,辄沾沾自喜。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竞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问日请业南海之门。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P1-3

序言

这本书中的几十篇文字,都曾刊载于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其中一些篇目,近二三十年中曾经从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或多或少为今人所知;但更多的篇目,似乎一直以繁体字竖排的形式,掩隐在岁月的尘埃中,直到我们发现或找到它们,再把它们转换为简体字,以现在这套“清馨民国风”丛书为载体,呈献给当今的读者。

收入这套“清馨民国风”丛书的数百篇民国时期的文字,堪称历史影像,也可以说是情景回放。它们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国学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们经历、思考与感悟的原味展示——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娓娓道来。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民国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策划、编选这样一套以民国原始素材为主体内容的丛书,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而今本套丛书即将分批陆续付梓,我们欣喜地发现,她已经有型、有范儿、有味道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本书收选的作品,有一部分仍处于版权保护期。由于原作品出版年代久远,且难以查找作者及其亲属的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我们未能事先一一征得权利人同意。敬请这些作者亲属见书后及时与我社联系,以便我社寄奉稿酬、寄赠样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长的记忆/清馨民国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21259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3158195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