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曹征路文集(中短篇小说卷1)
内容
编辑推荐

曹征路是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将对于生活的观察融入笔端,他的作品勇于反映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语言风格平实,富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被称为“底层文学”。《曹征路文集(中短篇小说卷1)》收录了他的10篇中短篇小说,包括《李固之死》、《难得爱一回》和《躁动年华》等。

内容推荐

《曹征路文集》一套7卷。该文集收入深圳著名作家曹征路创作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两卷,中短篇小说三卷,随笔文论卷和报告文学电影剧本卷。《曹征路文集(中短篇小说卷1)》是其中的中短篇小说第1卷,由《蝉蜕》、《我的第二个父亲》和《死角》等10篇中短篇小说构成。

《曹征路文集(中短篇小说卷1)》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出版。

曹征路的文学意义在于,他是当代中国的“小林多喜二”。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曹征路在以“现场”的方式表现社会生活激变的同时,更以极端化的姿态或典型化的方法,发现了变革中存在、延续、放大乃至激化的问题。

目录

蝉蜕

我的第二个父亲

死角

李固之死

难得爱一回

躁动年华

多味拉力合成画

军列

老人乐园

只要你还在走

试读章节

“你?……”他哼了一声。

林春笑起来,这回很自信。他掏出自己的组织介绍信,递过去:“先自我介绍。把您所有的证件也都拿出来,我见识见识。”这种不容置疑的口气把对方征服了。他犹豫着踩到座位上,取下一只漂亮的黑色手提箱。

车站检票口外站着一位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肯定地对他喊:“您来了?林春同志。”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林春佩服地答应着挤过去:“你真是好眼力!认识我?”

小伙子自负地一笑,伸手接过行李:“刘建国,组织部办公室秘书。”

他们路过售票房,林春跳起来在屋檐下摘一根冰溜子捂在脸上。这动作被刘建国飞快地睃了一眼,他在鼻子里含蓄地笑出声来。

林春却满不在乎地对他说:“小时候,我最喜欢玩冰,奶奶总为这个揍我。”说着,还把冰溜子塞进嘴里吮了一口。

刘建国忍不住哈哈大笑:“您可真不忌讳。”

林春奇怪地问:“干吗要忌讳?”

“您是部长啊!”说罢他又接着笑。

来到吉普车前,刘建国见他身后还跟着一位,便拿肩头轻轻碰了碰林春:“这位老同志是一起来的?”

林春忙说:“介绍一下,这是裴总,裴文卿同志。才调到咱们市工作的化工专家。”

裴总尴尬地和他握握手,眼皮总垂着。

坐上车,林春问:“咱们市有化纤一类的厂子吗?”

“有一家小厂,是大集体。”

“管他大集体小集体,干事业都一样!”林春碰碰裴总:“对吧?”

裴总不置可否地摘下眼镜。刘建国却满腹狐疑地嘀咕道:“您不是说裴总已经调来了吗?”

“当然!”林春畅快地开怀大笑。

一条笔直的林荫道在他们眼前伸展。路旁有不少新建的高楼。看来这里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荒凉。树是小了点,积雪也没清扫。一个新兴的城市能做到这样就很可以啦。空气潮湿而又清新,和那浊闷的火车车厢相比,这就是天堂。他摇下车窗,贪婪地把头伸出窗外……

裴总被他们留在宿舍里。林春迫不及待地要去报到。刘建国只好把他领进这间挤得不能再挤的副部长办公室。六张办公桌并排摆着,这就是说,连他一共六位副部长。两只文件柜被挤到墙犄角,只是门的右首有张半长的皮椅子。刘建国往桌前一站,而林春这时就只能站门口了。

“坐呀,干吗愣着?”刘建国说着手一划拉,茶杯水壶碰得叮当响,然后屁股一抬坐在桌上。“这是您的桌子,钥匙在抽屉里。坐呀。”看着林春侧身坐下,他解嘲地笑了,露出一口白牙,“挤了点儿。可这屋常空着,反正他们也不来。”见林春有了疑问,又解释道:“也许……他们经常在下面吧。”又指着办公桌前的空地说:“这屋里的椅子全都到会议室学习去了。还是这皮椅子好,有铁丝拴着,谁也甭想搬动。”说完跳下地,端只茶缸出门去了。

林春低头一瞧,椅腿上果真有根特粗的铁丝,和文件柜拴在一起。他感到团省委固然很穷,但办公条件比这儿还好一些,不禁摇头苦笑。一个高音大嗓的女声从走廊尽头传过来:“建国,建国!小刘……刘大秘书长。”随即,一个像充了气的皮球般的女人把头伸进来,目光停在林春身上,“咦”了一声,“劳驾,往里挪一点!”她说罢挤到林春身边,还将一只脚蹬在椅上,重心全压在林春身上。他只好尽量往里缩,但身上还明显地感到她臀部肥肉的颤动。这使他很不自在。

幸亏刘建国回来了,端来满满一杯子茶水。林春接过来喝了一大口,一股浓郁的茉莉花香立刻在身体内散发开来。刚才那点小小的不适也无踪影了。不管怎么说,他感到了温暖——到底是干部之家呀。

他看见胖女人踮起脚尖对刘建国嘀咕些什么,刘建国锁着眉头连说“不行不行”。接着胖女人一把拧过刘建国的耳朵,把他揿弯了腰。瞅着小伙子嗷嗷地讨饶,林春不由得笑了起来。

刘建国像发现救星那样对她喊:“哎,大姐!介绍一下,这位是刚来的副部长,林春同志……”

“胖大姐”立即住手,对林春妩媚地一笑:“来啦?”甜甜的,软软的。然后一扭身子,走了。

“欢迎欢迎!”这时,一行人鱼贯人室,挤满了一屋子,热情地寒暄。为首的是副部长,姓韩。部里除了另外几个部长,各科室的主要干部全到了。韩副部长向林春简要介绍了部里同志们的情况。他说话声音不高,完全是南方人的普通话,但每一句都简明扼要,干干净净。同时介绍每个人之后还都附上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使气氛不至于沉闷……总之,他那机警而又温和的眼神、庄重而又诙谐的谈吐,给林春印象极深。大家挨个儿握了手,有的靠墙站着,有的坐桌上,谈得很热火、很随便。原来除了韩副部长外,部长、副部长都是清一色的抗日老同志,科长中资历最浅的也参加过中印边境反击战。林春感到脸红,惶怵不安,和他们相比,自己算什么呢?六七年大学毕业,正式分配后当过三年屠夫,两年小学教师。参加过什么斗争?四清,文化大革命,再有就是贴大字报,锒铛入狱。哪一条都不足挂齿。惭愧,惭愧得很呐。他觉着自己在缩小……

“支持你,当然支持!”

“年轻啊,这是最大的资本!”

P9-11

序言

掐指一算,老汉今年64啦,步人人生黄昏,回头数数自己的脚印不为过。再掰脚指头一算,从1971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算起,也有40多年了,发表了400多万字的作品,编一个200万字的文集也不为过。感谢海天出版社,满足了我这点虚荣心。

生活中我是个散漫的人,知足且快乐,喜欢打球打牌,没有太高的追求。别人站着我蹲着就行,别人坐着我趴着就行。但写小说就不一样了,比较认真,更不愿说违心的话。我不赞成玩文学的说法。忠实地把我经历的时代变迁记录下来是个基本态度,这套文集就是我对近30年的审美记忆。尽管今天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娱乐化,但小说作品就精神深度而言,依然是其他文艺形式不能替代的。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认真地反省起来,我的所有的作品似乎只写了一个主题——找到自觉的人生。我的经历还算得上丰富,工农兵学商差不多都见识过。见得多了,想得也就复杂一些,故而也希望人们分享自己那些经过思考的生活。我真诚地希望这个世界美好起来。不管我这些脚印是何等的浮浅,思考是何等的幼稚,我还是希望能够成为您的朋友,为您服务;希望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探讨时代,找到规律,走向自由;希望和您一起找到认识这个世界的新方法和新角度;希望和您一起领略人类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领略人类无比多样的美和力。

那么,请接受我由衷的谢意。您——爱护和帮助过我的编辑们,指导和鼓励过我的师长们,每一个读过我作品的朋友们,每一个善意指教过我的批评者,谢谢啦。

本雅明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验就是“震惊”,那么转型时期的我们也应当有传达这种“震惊”的艺术品。从这个角度看,说批判精神也是对的。一个文人对现存价值提不出怀疑和批判是他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我的艺术主张是没有主义。一个写小说的,动不动标榜主义是不自信的表现。在我看来,最好的艺术不过是量体裁衣,为自己的表现对象找到最合适的角度和形式。因为形式本身没有高下,也无先进落后之分。中国文学史的经验是这样,西方文学史的经验同样是这样。说白了,艺术就是真情实感四个字。

我去泰国旅游,见众人围观一赤膊跌足者,只见他火中取物,上下翻飞,绕前捧后,有托儿跟着大声喝彩。伸头一瞧,原来是卖烤鱼干的。于是联想到近年我国的文坛种种,哑然失笑。

小说是最具思辨色彩的艺术,要经得起咀嚼才好。倘若没有当今人类最前沿的思想发现,不能用人类文明的成果照亮时代生活,那么所有绕前捧后的表演不过是“玩花活”,是卖烤鱼干。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学习时,亲眼目睹过一批青年作家用各种主义爆破了文坛,新奇怪异成为先锋,所以那个时代被称为“方法论年代”。圈内的流行词叫“玩老头子”,也亲眼看到一批老头子生怕被时代抛弃而亦步亦趋,被玩晕了。中国文坛在经历了近20年的主义轮番轰炸以后,小说艺术的基本价值作为一个问题被一再提出来,绝不是偶然的。

生动而真实的故事细节、鲜活而独特的人物性格、蕴藉而深刻的情感寓意、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时代呐喊,是小说艺术永远的生命力所在。作家首先是真理的追求者,是人类合理生存方式的叩问者,是世俗潮流的怀疑者。尽管对文学精神的遮蔽古已有之,各个时代表现不一,但文学精神从来未被杀死。它仍顽强地,一代一代地,在真文学的血脉中薪火相传不绝如缕,我是相信这一点的。历史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沧桑阅尽意气平。是为序。

曹征路写于2013年2月24日元宵节

书评(媒体评论)

贺绍俊

《问苍茫》是新世纪的《子夜》。曹征路的文学意义则在于。他是当代中国的“小林多喜二”。

旷新年

曹征路将取景器瞄准地面那些蚁群一样的底层生活,以他自己特殊的方式狙击了戏说文化。

陈映真

台湾产生不了像《那儿》的作品,也产生不了像曹征路这样的作家。

孟繁华

曹征路在以“现场”的方式表现社会生活激变的同时,更以极端化的姿态或典型化的方法。发现了变革中存在、延续、放大乃至激化的问题。

洪清波

曹征路为当代修史。他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揭示出我们时代的重要社会本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曹征路文集(中短篇小说卷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征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7054
开本 16开
页数 5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98
CIP核字 2013070759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1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