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名家谈职教》由郭扬主编,本书特将其归编为“理念与发展”、“产业与需求”、“研究与实验”、“体系与比较”、“课程与教学”、“忆念与感怀”六个篇章;同时,每一位名家的专稿都由“主编导读”和“名家论述”两大部分所组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这些名家的相关信息和背景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论述的题目及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图书 | 职教名家谈职教 |
内容 | 编辑推荐 《职教名家谈职教》由郭扬主编,本书特将其归编为“理念与发展”、“产业与需求”、“研究与实验”、“体系与比较”、“课程与教学”、“忆念与感怀”六个篇章;同时,每一位名家的专稿都由“主编导读”和“名家论述”两大部分所组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这些名家的相关信息和背景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所论述的题目及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目录 第一部分 理念与发展篇 职教战线如何贯彻“五个必须”和二十字工作方针(张天保)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与发展战略思考(马树超) 以新思维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从《纲要》看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孙琳) 职业院校发展的几个共同话题(李进) 关于我国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十点意见(陈宇) 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几个观点(贺贤土) 第二部分 产业与需求篇 关于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理性思考(姜大源) 职业教育:引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胡卫) 服务业的提升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变革(吕鑫祥) 浅谈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机械工业职业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孙长庆) 技工-技师系列等级制论述 ——阶梯状人才结构系统的拓展(张固) 知识型技能员工的能力培养(刘桂林) 第三部分 研究与实验篇 加强职教科研队伍建设,推动职教科研水平提高 ——与中青年职教学者共勉(杨金土)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特尔斐法的运用价值与范畴(朱德全) 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余祖光) 以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试验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杨克) 县级职教中心创新办学模式和拓展服务功能(高鸿) 关注数字背后的中职校长生态(邢晖) 第四部分 体系与比较篇 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尚志平) 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明确的前提(徐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石伟平) 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张建荣) 中高职课程衔接:依据、制度与方法 ——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刘育锋)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篇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与价值观(邓泽民) “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创新的策略思想(黄克孝) 谈谈对于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深化(雷正光) 职教教学:现代和传统的碰撞(徐朔) 第六部分 忆念与感怀篇 改革要有超越传统的创新观念(孟广平)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教育发展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严雪怡) 严雪怡先生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综述(夏建国) 严雪怡论技术人才与技术教育(徐国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职教名家谈职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102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6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2013167177 |
中图分类号 | G71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