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清狭邪文学与京沪文化研究/文史哲研究丛刊
内容
编辑推荐

《晚清狭邪文学与京沪文化研究》(作者岳立松)将文学作品与文献材料相结合,关注文学表现及相关的史料笔记、报刊资料。晚清报刊杂志,这种新型媒体以其发行的时效性、报道的丰富性及阅众的广泛性而深刻影响着晚清社会,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逼近社会原生态的晚清社会。本书将充分利用这些报刊,探寻晚清文学与文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晚清北京、上海的城市背景与狭邪文化

第一节 晚清北京、上海的城市背景

一、帝都景象与租界景观

二、京城私寓与上海青楼

第二节 晚清北京、上海的狭邪文化

一、京师狎优风尚

二、上海冶游风尚

第二章 晚清北京、上海的狭邪文学

第一节 京城品优文学之兴盛

第二节 上海青楼文学之兴盛

第三节 狭邪书写的传播与京沪文化

一、品优文学的传播

二、青楼文学的传播

第三章 南北异趣的声色审美与性别文化

第一节 京城优伶的情色投射

一、站台与侍座

二、侑觞与侍宴

第二节 南部烟花的城市化生存

一、空间的扩展

二、时尚的导向

三、性别文化意义

第三节 妓女与优伶交往的文化蕴含

一、妓优交往风尚

二、妓优交往的性别文化阐释

第四章 品优与品妓:京沪花榜与文人题赠

第一节 晚清京沪品伶花榜初探

一、花榜溯源

二、京城菊榜:文人理想与世俗情欲

三、上海菊榜:报刊媒介与娱乐明星

第二节 青楼花榜与上海城市文化

一、《申报》与花榜

二、李伯元与花榜

三、上海花榜的城市风格

第三节 品题优伶的京城风尚

一、题咏投赠伶人之篇什

二、品题的文化交游网络

第四节 《申报》的青楼品题风尚

一、《申报》与花谱题赠、题妓诗词

二、题赠之文化意义

第五章 冶游风尚与文人心态

第一节 士优交往的城市风尚与文人心态

一、士优比邻的区域格局

二、团拜雅集的城市风尚

三、士林心态及政治意蕴

第二节 士与优之关系及特征

一、士人豪举与优伶侠义

二、士优交往的文艺化倾向

三、士优交往的情感诉说

四、士优交往的暖昧欲望

第三节 洋场文人与海上青楼

一、文人冶游的城市格局

二、声色之欢的放纵

三、城市情调的迎合

第六章 狭邪书写的文化探析

第一节 文人的品优书写

一、文人“品花”与文化塑造

二、征歌选色、遣兴寄怀

三、自我表现、情色愉悦

第二节 “状元夫人”佳话的文化观照

一、文士风流佳话

二、“才子佳人”理想

第三节 洋场文人的青楼书写与文化寄托:以王韬为中心

一、王韬与上海青楼

二、《海陬冶游录》的时代感伤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清狭邪文学与京沪文化研究/文史哲研究丛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岳立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70386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3229609
中图分类号 I206.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