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龙编著的《人文宗教研究(第2辑2011年卷)》针对东西方宗教的文献、历史与哲学问题展开原创性的研究;注重对中国宗教史的反思与评论,提倡“在中国发现宗教”,而不是机械地套用西方的宗教学理论;重视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主张多宗教、跨学科的交叉整合,还原论文写作务求创见的本意。
| 图书 | 人文宗教研究(第2辑2011年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四龙编著的《人文宗教研究(第2辑2011年卷)》针对东西方宗教的文献、历史与哲学问题展开原创性的研究;注重对中国宗教史的反思与评论,提倡“在中国发现宗教”,而不是机械地套用西方的宗教学理论;重视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主张多宗教、跨学科的交叉整合,还原论文写作务求创见的本意。 目录 卷首语 虚云讲座 中国佛教·基督教神学·禅宗·部派佛教 中国佛教的思想与现代意义 沦时代危机中的生命文化 道一生万:莫尔特曼的神学思想 禅宗的人文意义 回归人本传统 苏轼的佛教情怀及与禅僧的交游 说一切有部真说“自性有”吗? 专题论文 但言语微有病,不可以示人 ——作为“精神操练”的《象山语录》 十九世纪初日本政治思想的理学维度 儒学的人类学研究 六朝时期的感应思想 感遇、降示与经典崇拜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社会信仰中所见的佛道交涉视角 论《开元占经》“日占”的人文特色 工作坊 佛学教育的多样性与现代性 吕徵的佛学五科讲习体系 论格鲁派五部大论修学体系的形成 近现代南传佛教教育的展现 日本佛学教育的历史传统和意义 刍议当代中国佛学教育 评论 道教史研究中最根本的理论问题 ——兼评小林正美的道教研究 唐代比丘尼之研究综述 西方学界宗喀巴中观学译、研近讯 书评 丽莎·克默雷尔:《动物与世界诸宗教》(陈怀宇) 罗伯特·贝拉:《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 时代》(于小钧) 高万桑、宗树人:《现代中国的宗教问题》(汲喆) 郑伟宏:《因明大疏校释、今译、研究》(程朝侠) 黄宝生译注:《梵汉佛经对勘丛书》(周广荣) 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人文宗教研究(第2辑2011年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四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609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2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