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让你知道爱,《纠正》令你懂得家。
乔纳森·弗兰岑最具分量的文学经典,英美文坛顶级文学奖双重认可:美国全国图书奖!
复兴美国文学传统的世纪之书,通过《纠正》,他让“让小说回归到更有人性、更传统的层面”。
弗兰岑最私人的小说,一次自我的记录与纠正:“这本书忠实记载了我这个人……”
《纠正》也关于每一个浪子与父母的羁绊:“尽可迈开大步四处探险,但到了某种程度,你会厌倦现状。你会选择回到家乡。”
图书 | 纠正(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自由》让你知道爱,《纠正》令你懂得家。 乔纳森·弗兰岑最具分量的文学经典,英美文坛顶级文学奖双重认可:美国全国图书奖! 复兴美国文学传统的世纪之书,通过《纠正》,他让“让小说回归到更有人性、更传统的层面”。 弗兰岑最私人的小说,一次自我的记录与纠正:“这本书忠实记载了我这个人……” 《纠正》也关于每一个浪子与父母的羁绊:“尽可迈开大步四处探险,但到了某种程度,你会厌倦现状。你会选择回到家乡。” 内容推荐 《纠正》是一部久违了的美国小说巨著! 伊妮德·兰伯特,当了五十年的妻子和母亲之后,准备让自己享受一下快乐。不幸的是,她的丈夫,艾尔弗雷德罹患帕金森症,逐渐精神失常。他们的孩子也早已飞出了家庭的小巢,奔向各自生活的悲剧。 大儿子加里,银行的投资经理、居家男人,正努力说服自己和家人他没有临床抑郁症——尽管各方面证据相反;二儿子奇普,因性丑闻失去了高校的稳定工作,处于半失业状态,指望着靠手头的剧本赚钱;三女儿丹妮丝年轻美貌,逃离了惨淡的婚姻,成了纽约高级餐厅的主厨,却与一位已婚男性有染——至少她母亲如此怀疑。 尽管情势看起来无比绝望,伊妮德却意志坚定,她要纠正一切的错误,享受全家人的最后一次圣诞欢聚。 乔纳森·弗兰岑最具分量的文学经典,英美文坛顶级文学奖双重认可:美国全国图书奖!《自由》让你知道爱,《纠正》令你懂得家。 目录 圣裘德 失败 此事他越想越气 在海上 创造者 最后一个圣诞节 纠正 试读章节 横扫秋季大草原的一股冷风疯狂肆虐。你能产生这样的感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太阳低垂于天际,一片黯淡的光晕,一颗正在冷却的星星。一阵阵的混乱。树躁动不安,温度在下降,整个北方的宗教活动临近末日。这里的庭院里不见孩子。一条条狭长的阴影遮住发黄的结缕草。红色的、粉红色的橡树,以及沼泽地里白色橡树上的橡实,雨点般纷纷倾泻在没被抵押的房屋上。空空的卧室的外重窗在瑟瑟颤抖。一台衣服烘干机单调沉闷地吭哧吭哧,一只薄皮风箱与其抗衡发出刺耳噪音,一只纸袋里几只当地的苹果渐渐成熟,空气中弥漫着艾尔弗雷德·兰伯特用来清洗漆刷的汽油味,他今天早晨刚刚漆过那把柳条双人坐椅。 在圣裘德的这几个被老人统治的郊区,下午三点是一个危险时刻。艾尔弗雷德已经在那把蓝色大长椅上醒过来,吃过午饭他就一直睡在上面。午睡过后要到五点钟才会有当地新闻。无所事事的两小时是一个用以酝酿情绪的间隙。他吃力地起身下地,站在乒乓球桌旁,徒劳地想听到伊妮德的声息。 响彻整座房子的是一只唯有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才能耳闻其声的闹钟,它是让人焦虑的闹钟。它看上去像是一座铸铁盘状大钟,装有一只在防火演习时提醒学生跑上街的电铃。迄今为止,它不知报了多少次时,以致兰伯特夫妇再也听不出“钟鸣”的信号,萦绕耳旁的倒像是任何一种持续已久、使你有暇听出其中所有音素的声响(恰似某个词儿在你目不转睛的凝视下化为一串毫无生气的字母),他俩听见一只闹铃迅速敲响一只金属共鸣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调,而是呈颗粒状排列的若干次叩击,含有愈发明显地突出弦外之音的意味;它响了那么多日子,唯一的例外是凌晨的某个时刻,他或者她大汗淋漓地醒来,意识到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只钟的声音始终回荡在他俩的脑海里;它响了那么多个月,已经变成一种异常的声音,它的起伏不再是压缩波的振荡,而是他俩声音意识的无比迟缓的渐消渐长。当天气本身处于焦灼状态时,这种意识变得特别强烈。接着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她双膝跪在餐室地板上打开一只只抽屉,他在地下室打量那张坏得不像样的乒乓球桌——两人都觉得自己会让满腹忧愁憋得发狂。 搁在一只抽屉里的各种优惠券令人担忧,它们,再加上几根蜡烛,涂上了由设计者选择的秋天的色彩。这些优惠券用橡皮筋扎成一卷,伊妮德慢慢想起它们的截止期(常常被制造商画上一个时髦的红圆圈)已经超过了许多月甚至许多年:这一百多张优惠券,总面值超过六十美元(在奇尔兹威勒超市大概值一百二十美元,那里一张抵两张),已经全部作废。泰莱克斯,减价六十美分。埃克塞德琳,减价一美元。截止日期甚至不确定。截止日期是历史性的。闹钟已经持续响了许多年。 她将优惠券推到那几截蜡烛当中,关上抽屉。她在寻找几天前收到的一封挂号信。那天艾尔弗雷德先听到邮差敲门声,连嚷两声:“伊妮德!伊妮德!”声音实在太响,根本听不见她也在朝自己叫喊:“艾尔,我知道了!”他继续喊她的名字,一边朝她走得越来越近,由于寄来的是施文克斯维尔市塞潘泰因工业区东大街24号艾克森公司的委托书,加上伊妮德对艾克森的某些事情略晓一二,但并不希望艾尔弗雷德知情,所以她忙不迭地将信藏在距前门十五英尺的什么地方。艾尔弗雷德从地下室探出身子,像一台推土机隆隆作响似的大声咆哮:“门口有人!”她毫不示弱地尖叫:“邮递员!邮递员!”他朝错综复杂的这一幕摇摇头。 伊妮德觉得要不是她每隔五分钟就得费神琢磨艾尔弗雷德的心思,自个儿的脑瓜绝不至于糊涂。然而,尽管她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无法唤起他对生活的热情。每当她鼓励丈夫重新捡起他的冶金学时,他看着自己的那副神情,活像是她丧失了理智。每次她问他是否可以在院子里干点什么活,他都说自己腿疼。每次她提起自己几个朋友的丈夫都有某种癖好(达菲·顺珀特的彩色玻璃,柯比·鲁特那专供粉红色燕雀筑巢的精巧的牧人小屋,查克-迈斯纳时不时地密切注视着的证券投资组合),艾尔弗雷德做出的反应,都像是她在试图使他专注于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可那到底是什么工作呢?重新油漆的家具?自打劳工节。以来他一直在漆那把双人坐椅。她依稀记得他上一回漆家具,两个小时就漆完了那把坐椅。现在他每天早晨都去自己的工作室,一个月后她壮着胆子进去看看他活儿干得怎么样了,结果发现整把椅子只漆了几条腿。 他似乎巴不得她快点走开。他说漆刷已经干透发硬,所以得花这么多时间。他说刮柳条就跟削蓝色浆果一样费劲。他说还要打板球。接着她感到一阵气急,不过这也许仅仅是汽油和工作室的潮湿气息,闻起来有股尿臊味(当然不可能是尿)。她赶紧跑上楼去找艾克森公司的来信。P3-5 书评(媒体评论) 乔纳森·弗兰岑用一桩婚姻、一个家族涌动的意识,以及一整个文明——我们的文明,写就了一部惊人的小说。 ——唐·德里罗 滑稽中有着深深的伤痛,情怀博大而又毫不留情,《纠正》是伟大小说所能给予的深而广的愉悦明证。 ——大卫·福斯特·沃利斯 弗兰岑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而且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作家。 ——《GQ》杂志 弗兰岑是一位奇才……《纠正》全面展现了他的技巧和才华。 ——《大西洋月刊》 有的作家是悬疑大师,有的作家善用后现代的文字杂技,有的能将人物描得如点彩画,只有少数优秀作家能在这所有三个领域取得胜利。《纠正》已被期待许久,在这部作品中,弗兰岑做到了。 ——《出版家周刊》 这部恢弘的小说,讲述了美国现代家庭的流散……弗兰岑用一部悲喜剧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缺陷的国家,以及同样有缺陷的关于完美的观念。 ——《纽约客》 幽微而宏大,弗兰岑这部天才式的喜剧传奇将家庭生活写成了史诗,捕捉到了.com时代的颓废气息。 ——《书单》 你会发笑,会颤栗,会抱怨,会哭泣,会离开书桌甚或这个国家,并发誓再也不回来,你也会再次想起你读严肃文学的意义。 ——《纽约书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纠正(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乔纳森·弗兰岑 |
译者 | 朱建迅//李晓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346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1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56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8 |
宽 | 160 |
高 | 3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2-539号 |
版权提供者 | Jonathan Franze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