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并不完全依仗老爸是张英,子承父业地当起了宰相。说没有一点靠山的因素,那是哄鬼也不会相信的。关键还是张廷玉有硬本事,虚心好学,听老爸的话,把朝里朝外的人脉焊实,他才有资历向乾隆拍砖。上官人编著的《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是做秘书不可不读的历史绝学,看张廷玉如何从秘书爬到宰相的官场达人。
图书 | 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廷玉并不完全依仗老爸是张英,子承父业地当起了宰相。说没有一点靠山的因素,那是哄鬼也不会相信的。关键还是张廷玉有硬本事,虚心好学,听老爸的话,把朝里朝外的人脉焊实,他才有资历向乾隆拍砖。上官人编著的《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是做秘书不可不读的历史绝学,看张廷玉如何从秘书爬到宰相的官场达人。 内容推荐 上官人编著的《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讲述了:张廷玉(1672-1755) 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中的张廷玉是满清王朝死后配享太庙的唯一汉臣,是雍正的第一秘书。 目录 序 有靠山,还需本事拍砖 一 侯门骇人,那是无底洞 1.我爸是张英——有靠山,也要懂得低调 2.遇到好领导是你的福气——跟对人很重要 3.权力重要,还是情分重要——鱼和熊掌有时可以兼得 4.明波暗涌我淡定——做秘书要慎重言行 5.有时面子比里子更重要——形象往往重于泰山 二 做官要稳字当头 1.一心做好分内事——做好碗里的比想锅里的靠谱 2.礼尚往来有原则——官场也需重情重义不重礼 3.做一天和尚就应撞一天钟——做好差事,不求功劳 4.学会赞美很重要——给人际关系上点润滑剂 三 唇枪舌剑,沉默是最好的盾牌 1.皇帝也有难言之隐——不该说的要烂到肚子里 2.代皇上受过——有时受点委屈是难免的 3.每一步都要踩实——在皇帝身边,你得小心 4.出了问题不打紧——连升就是硬本事! 5.升官,职位就换了——朝廷又有新动向 四 官场不倒翁的奥秘 1.张廷玉官运亨通的官场经——摸透皇帝的路数 2.了解皇帝的爱好——有共同语言很重要 3.向皇帝学习——不能鹤立群臣,也能令同僚另眼相待 4.如何接受赏赐——给你的,你也不能全要 5.君臣有别——君臣情深,也要分高低尊卑 五 官场如弹簧,闲庭信步才能胜出 1.见面要有三分礼——礼不在轻重,在于合心 2.新官上任都会放火——跟着玩火也要防火 3.上司跟你玩心眼——机灵点,才能避祸 4.当阳谋遇上阴谋——要想上进就要学会如何应对 5.重权就是手头一把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6.领导的想法是晴雨表——时时校准自己的位置 7.不怕与同僚过招——明白上司的意思就好 8.人生难得圆满——就连菩萨也有落泪的当儿 试读章节 那时给朝廷当差的,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张英没有给儿子一捐到底,他要让儿子扎扎实实走一过场,让他知道功名的来之不易,日后懂得珍惜和固守。 从历史上看,做官大概有四种途径。首先是买官,有钱好办事,这个不要花太多心思。明码标价,对有钱的主儿是好事。那时捐官还是一项价值不菲的投资,不像后来大清慈禧的卖官鬻爵,那是强制性的,非常贬值,比如晋商牛人乔致庸就被迫花了冤枉银子买个挂名的顶戴。捐了官,户部就得给你发个资格证书,说明你可以做官了,根据捐银数目定官阶高低。朝廷不发工资和补贴,只是作为候补官员。一旦有职位空缺,比如某官员暴毙了或者贬谪等,这样才有机会做官。像张廷玉这样的高干子弟,只要持续捐下去,他老爸随便动用一下手头的同僚关系,张廷玉当个芝麻绿豆官是不成问题的。 你试想一下,当朝第一红人明珠老先生贵为大学士,与张廷玉老爸的亲密关系几乎可以同一个鼻孔出气,而当朝政界第二达人索额图一直把张廷玉的老爸张英划归自己的圈子。同是太子党的人,手握礼部大印的索额图大人肯定会给张廷玉的仕途打开一条门缝。况且户部尚书、户部侍郎时不时地来他家喝酒蹭饭,要是张廷玉真的想做官,这点面子绝对会给张家的。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点,他老爸是资深的皇帝党,张英是第一拨在南书房当值的京官,作为天字号的人,自然深得康熙爷的信赖。如果张英不经意地与康熙爷说上一句,给张廷玉弄个七品小官是举手之劳。可是张英给儿子捐官总是吞吞吐吐,让小张心里感到不痛快,你要么不捐,让我彻底死心,发狠去考功名;要么一捐到底,让我早点安心。这样拖拖拉拉算哪门子事啊? 尽管张廷玉发泄这些抱怨的情绪,他老爸还是不动声色地叮嘱他为人处事要淡定再淡定。因为张廷玉年龄太小,涉世不深,暂时不要趟官场这浑水。与王公大臣们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不要隔三差五地往明珠大人府邸跑,虽然明珠大人张口就叫廷玉爱侄,那是笼络人心,造成与张家结盟的假象。因为重臣明珠是大干岁的心腹,而张廷玉的老爸张英从康熙登基二十四年后就开始给太子上课,一直在詹事府做兼职,不图额外收入,这是万岁爷给他张家的恩典。康熙爷把未来的皇帝交给张英培养,这是朝廷对他老爸能力的肯定。其实张英不是什么太子党,在朝堂做官的,大多喜欢捕风捉影。他老爸只是按照皇上的旨意,教好未来大清的接班人,并无杂念搞党派斗争,他既不与明珠结党营私,也不与八爷党产生任何瓜葛。他这种中庸之道避免两派斗争的排挤,同时让万岁爷不会产生猜疑,对张英办差越发放心了。 当时朝廷的阿哥们,数四阿哥胤稹最鬼,他经常躲在暗处给大臣和阿哥们使绊子,有时帮太子说上几句好话,看上去是太子的人,谁知道他背后捅刀子不。四阿哥就像黑夜里的猫头鹰时刻盯着朝中局势的变化,他从来不把内心的想法挂在脸上,都是玩阴招,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朝中的同事们一看到他,心里就发毛。 对于四阿哥这种货色,张英更不会与之产生政治上的亲密关系。他老爸是个实诚人,没什么狼子野心,只想在康熙爷身边踏实干活。如果硬要给他扣帽子,那他就是正宗的皇帝党了。 经老爸这样对朝中派系的分析,张廷玉有点明白了,老爸原来是康熙爷最忠实的粉丝,做官要本分,侯门有风险,投资要慎重。不是不给张廷玉做官的机会,是时候未到,所以才没丢银子为张廷玉一捐到底。 做官的第二条途径就是找关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如后来民国的杜月笙还给黄金荣的孩子递过奶瓶。靠山只要靠踏实了,早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当时在朝的朋党排行榜上,比较靠前的有太子党、大干岁党、八爷党等,那些重臣的组织就无法统计了。这种方法要是使点银子买礼物套近乎,再加上能力出众,很容易脱颖而出。缺点就是容易“树倒猢狲散”,一旦主子出事,所有的努力都白搭,可能还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 P3-5 序言 张廷玉并不完全依仗老爸是张英,子承父业地当起了宰相。说没有一点靠山的因素,那是哄鬼也不会相信的。关键还是张廷玉有硬本事,虚心好学,听老爸的话,把朝里朝外的人脉焊实,他才有资历向乾隆拍砖。 那是乾隆十四年深秋的一天,北风二级,当时空气质量是蛮好的,之前张廷玉几次倚老卖老向乾隆乞退。乾隆皇帝对此很不高兴,你是三朝元老,应该为朝廷干到最后一口气才行,反而为办退休手续与朕喋喋不休。要是每个重臣像你这个样子,那朕的江山怎么坐下去?乾隆数次都回绝了他,并给他封官晋爵,安慰他好好为朝廷效力。张廷玉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在官场滚打几十年,当然知道领导的意图,不就是想平衡权力和笼络人心,防止朝廷动荡吗?老子今天就豁出去了。可能是张老爷子喝了点小酒,壮着胆子跑到金銮殿找乾隆说事了。看他那表情,八成就是不给老子办离退休手续,老子就横死金銮殿,给你留下个千古骂名,看你还敢不答应? 张廷玉这样子确实有失重臣风范,背后肯定有小人借机生事,他这样要挟乾隆,很快就被鄂党当做攻击他的箭靶子,一有机会他们就向乾隆吐张廷玉的口水,说这老东西不中用,还卖老资格,根本就不配死后配享太庙的高档荣誉。 自大清开国以来,张廷玉是第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这个荣誉不光是给他个人长脸,关键是给汉人争光。如今一听乾隆想取消他这一资格,这可是先帝爷雍正的遗诏啊!你小子竟敢忤逆先帝遗诏,我得给他说理去,我堂堂三朝元老,说好了的荣誉说作废就作废,实在不行,我就一头撞死在金銮殿的柱子上,找你爹说理去!乾隆皇帝看他要死不活的样子,像个娘们哭得那样夸张,还要威胁他写一张保证书,表示不会更改遗诏。这让乾隆皇帝感到恼火,想我九五之尊,你一糟老头这样纠缠我,因为他背后还有一帮门生在朝廷供职,为了安抚他,防止滋生闹事,于是,乾隆眉头一皱,写了首诗赐给张廷玉,意思是说,张老爷子不要哭了,我是跟你闹着玩的,我爹赏给你的荣誉不会改的,但是你确实没有为朝廷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天,张廷玉对失而复得的荣誉觉得理所当然,只是让儿子张若澄上朝时顺便打个招呼表示感谢。这下乾隆火冒三丈。我给你面子,你就蹬鼻子上脸了。我爹答应的事,还得我来操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上官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6148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2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7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