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精致的工艺、悠久的历史及世代相承的传统,保存着较多的原始文化的遗风,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寻壮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陈丽琴的这本《壮族服饰文化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方法,兼顾古代和当今,把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力图从民俗学、生态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壮族服饰文化进行探研。
图书 |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思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壮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精致的工艺、悠久的历史及世代相承的传统,保存着较多的原始文化的遗风,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寻壮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陈丽琴的这本《壮族服饰文化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方法,兼顾古代和当今,把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力图从民俗学、生态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壮族服饰文化进行探研。 内容推荐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精致的工艺、悠久的历史及世代相承的传统,保存着较多的原始文化的遗风,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寻壮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壮族服饰文化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方法,兼顾古代和当今,把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力图从民俗学、生态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壮族服饰文化进行探研。内容分成八个部分:绪论、壮族历史文化源流与壮族服饰的演变、壮族服饰的形制与分类特点、壮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壮族服饰的民俗惯制、壮族服饰的人类学考察、壮族服饰的美学透视、壮族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发展,对壮族服饰的起源、演变、特征、功用、文化内涵、美学价值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作逐一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壮族传统服饰绚丽多姿,工艺精美,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壮族服饰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历程,其演变受到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影响。壮族服饰有着自己的习俗惯制,它与人的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人生礼仪紧密相关,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和传承习俗。壮族服饰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可以标识人们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还具有社会控制作用,可以规范一定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折射出人们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交际习俗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既冲撞又交融,壮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已呈现衰落的面貌。在急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服饰的保护传承,着力保留壮族服饰文化优秀的传统内核,并重视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发展。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由陈丽琴所著。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服饰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谱系梳理 第四节 资料来源及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说明 第二章 渊源·流变:壮族的历史与服饰的演变 第一节 壮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发展 一、壮族社会历史概况 二、生存环境与经济模式 三、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状况 第二节 壮族服饰的变迁 一、壮族服饰的演变历程 二、服饰变迁的因素 第三节 壮族支系服饰演变的个案透视 第三章 形制·种类:壮族服饰的外显形态 第一节 壮族服装形制 一、男装 二、女装 三、童装 四、舞服、戏服与祭祀服 第二节 壮服佩饰种类 一、头饰 二、耳饰 三、颈饰 四、肩饰和胸饰 五、腰饰 六、手饰 第三节 壮族各地各支系特色服饰举要 一、上衣下裤装式 二、上衣下裙装式 三、上衣下裤、裙装式 第四章 纺织·印染·刺绣·雕琢:壮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第一节 纺织工艺 一、织布技术 二、织锦工艺 三、纺织工具 第二节 印染技艺 第三节 刺绣工艺 第四节 佩饰工艺 第五章 观念·仪礼·信仰:壮族服饰的民俗惯制 第一节 服饰制作与传承习俗 第二节 人生礼仪服俗与服俗禁忌 一、壮族服饰与人生礼仪 二、壮族服俗禁忌 第三节 服饰与民间信仰习俗 第四节 民间艺术中的服饰及习俗 一、古老崖画上的发饰图影 二、民间歌舞中的服饰创造 第六章 标识·记忆·认同·生存空间:壮族服饰的人类学考察 第一节 社会规范的直观标志 一、社会角色的标识 二、地位等级的象征符号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表达 第三节 族群认同的符号 第四节 女性文化的阐释 一、女性的角色认同与衡量标尺 二、女性杰出的劳作与交际方式 三、女性的双重塑造与现代化 第五节 服饰文化的生存空间 第七章 造型·图纹·色彩·审美进程:壮族服饰的美学透视 第一节 服饰造型表现的美学法则 第二节 图纹与色彩蕴涵的审美情感 一、表现阴柔灵动的美感 二、崇尚蓝黑的审美情趣 三、天人合一,亲和自然 四、自由、和谐、达观的生命意识 第三节 从服饰美看壮族审美意识进程 第八章 遗产·境遇·传承:壮族服饰的保护与发展 第一节 壮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 一、传统服装礼服化 二、传统服饰的材料与制作方式大为改变 三、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陷入危机 第二节 壮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开发 一、壮族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现状分析 二、壮族服饰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思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丽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052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4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41.742.818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