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等编著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陈奎元同志《信仰马克思主义做鉴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文作为“代序”,内容几乎涵盖2011年所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所取得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齐全、基础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并重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1年国内重大理论活动的脉络及其研究动态。
图书 |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前沿报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慎明等编著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陈奎元同志《信仰马克思主义做鉴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文作为“代序”,内容几乎涵盖2011年所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所取得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齐全、基础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并重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1年国内重大理论活动的脉络及其研究动态。 目录 代序 信仰马克思主义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90年:回顾与展望(上)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二 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相关思考——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三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 维护政治纪律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 五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建设90年的历史回顾 六 史诗般的辉煌巨变——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七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八 正确认识“两次飞跃”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九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启示与未来 十一 为人民民主与法治奋斗的90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十二 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十三 论中国独创特色的内部参考信息传播工作及其机制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90年:回顾与展望(下) 一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 二 用总结党的执政经验迎接建党90周年——在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 三 对反腐倡廉建设历史课题的战略性思考 四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导方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体会 五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 六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九十年来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七 90年党群关系建设的三条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 八 论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九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成就 十 透过六十年历史客观看待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曲折性——纪念建党90周年与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第三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一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二 把辛亥革命开启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进行到底——答《马克思主义研究》记者问 三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 辛亥革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五 论辛亥革命的不朽精神 六 辛亥革命的价值与启示 七 辛亥革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现代国家构建的贡献 八 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和出版推动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九 辛亥革命的性质与领导力量 第四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上) 一 世界金融危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二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发展 三 深刻认识党群关系的本质为创先争优注入强大动力 四 深入研究陈云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五 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 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 八 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出路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九 紧紧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十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问题研究 十一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研究述评 十二 人间正道是沧桑 十三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 十四 中国奇迹的三个政治动因 十五 关于“普世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十六 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十七 金融危机后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吸引力剧增 十八 变革中的社会主义四国——2010~2011年越南、古巴、老挝、朝鲜四国社会主义研究报告 第五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 一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四 传统依然活在世界的历史进程中 五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六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经验应当注意的几个方法问题 七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理论思维 八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论 九 生动展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魅力 十 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及其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十一 宗教与文化战略 十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推进古代文学研究 第六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下) 一 紧紧抓住两大战略机遇力争延长国际战略机遇期 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 三 中国面临的新国际环境与应对之策 四 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五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六 是“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还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 七 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八 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挑战 九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十 社会建设与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十一 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十二 关注人民的尊严和幸福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 十三 理性看待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十四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十五 警惕美国加剧朝韩紧张局势维护美元霸权 十六 利比亚危机中中国外交的“变”与“守” 十七 美国是如何进行文化操纵的 十八 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前沿报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慎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362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48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5 |
丛书名 | |
印张 | 4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