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人骚客的中国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叙事诗让读者看到历史的真实画面;咏史诗则能激发读者思考历史。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和读者一起,沿着诗人骚客们读史的心迹,在他们对历史的经历、记忆、想象和沉思中重温中国历史的一百零八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并在这一百零八个片断中感受历史。

  由刘逸编著的《诗人骚客的中国史》通过一百零八首咏史诗,勾勒出历史的一百零八个片断,是一部白描式的中国史。

内容推荐

由刘逸编著的《诗人骚客的中国史》通过一百零八首咏史诗,勾勒出历史的一百零八个片断,是一部白描式的中国史。 在《诗人骚客的中国史》里,作者试图和读者一起,沿着诗人骚客们读史的心迹,在他们对历史的经历、记忆、想象和沉思中重温中国历史的一百零八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并在这一百零八个片断中感受历史。

目录

1.胡 曾:《涿鹿》——

黄帝战蚩尤的战场 / 1

2.胡 曾:《不周山》——

共工与颛顼争帝 / 5

3.苏 辙:《涂山》——

见证大禹的爱情与事业的地方 / 8

4.柴 望:《梦傅说》——

商代帝王武丁“梦中得圣” / 11

5.汪 遵:《比干墓》——

最忠诚的臣子、最无畏的劝谏和最悲惨的死 / 15

6.郑思肖:《吕望垂钓》——

姜太公钓鱼,周文王上钩 / 18

7.胡 曾:《孟津》——

牧野之战,周武王和他的联军会师灭商 / 22

8.王 维:《息夫人》——

一个古代烈女的瞬间形象 / 25

9.曹 植:《三良》——

秦穆公的死以及惨烈的陪葬 / 28

10.李商隐:《梦泽》——

帝王、宫女和臣民都在渴求“细腰” / 31

11.高 启:《读史》——

晏子不给孔子分田 / 34

12.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孔圣人一生很艰辛 / 37

13.周 昙:《颜回》——

“复圣”的贫困生活 / 40

14.胡 曾:《柏举》——

吴楚交兵,伍子胥鞭尸楚平王 / 43

15.元 稹:《楚歌》(选一)——

申包胥哭出救兵 / 46

16.陆龟蒙:《吴宫怀古》——

西施不是吴国败亡的“祸水” / 49

17.王十朋:《大夫种》——

帝王赐剑,功臣自杀 / 53

18.胡 曾:《武关》——

不听屈原劝告的楚怀王在经历了扣留和逃亡后死在异国 / 56

19.王安石:《孟子》——

“亚圣”的著作使失败的改革家得到慰藉 / 59

20.王安石:《苏秦》——

一代纵横家不甘寂寞的“家庭原因” / 62

21.周 昙:《屈原》——

中国第一位大诗人死于他的独自清醒 / 66

22.曹 邺:《过白起墓》——

一个杀人无数的战将被他的主子逼死了 / 69

23.高 适:《咏史》——

范雎和须贾的“旧情” / 72

24.李 贽:《咏史》——

看门人、屠夫和信陵君一起“窃符救赵” / 75

25.汪 遵:《聊城》——

鲁仲连的一封信攻破了一代名将久攻不破的城门 / 78

26.陈 孚:《博浪沙》——

张良狙击秦始皇 / 81

27.丁尧臣:《阿房》——

阿房宫是壮丽的,但不持久;持久的是文化和思想 / 84

28.胡 曾:《上蔡》——

临刑的政客无限怀念从前平淡而美好的日子 / 87

29.何士颙:《项羽》——

西楚霸王能伸不能屈 / 91

30.文 同:《读史》——

刘邦用反间计赢得天下 / 94

31.曹雪芹:《虞姬》——

她死在一段旷绝千古的爱情里 / 97

32.唐彦谦:《仲山》——

不平凡的刘邦之死和他平凡的哥哥刘仲之死没有什么不同 / 100

33.张方平:《歌风台》——

刘邦在《大风歌》里说了假话 / 103

34.王禹偁:《荥阳怀古》——

刘邦逃离荥阳,他的替身纪信被项羽烧死 / 106

35.胡 曾:《圯桥》——

青年时代的张良具备了坚忍的性格 / 109

36.李商隐:《贾生》——

皇帝关心鬼神不关心老百姓 / 112

37.黄 滔:《司马长卿》——

司马相如因后宫争宠而得到巨额稿酬 / 116

38.李 贺:《马诗》(选一)——

汉武帝的两个“愚惑”的“企盼” / 119

39.虞 羲:《咏霍将军北伐》——

年轻虎将的短暂人生 / 122

40.杜 牧:《边上闻胡笳》(选一)——

苏武那十九年是怎么过的 / 126

41.王 叡:《解昭君怨》——

王昭君还是嫁出去的好 / 129

42.胡 曾:《铜柱》——

伏波将军马援悲凉的身后事 / 132

43.洪 升:《钓台》——

刘秀成了光武帝,他想起了老相识严子陵 / 135

44.苏 轼:《郿坞》——

董卓被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暴尸街头 / 138

45.王士祯:《官渡》——

没有这一战,也没有曹植的名篇《洛神赋》 / 141

46.袁 枚:《孙夫人》——

刘备在婚床上梦见了荆州 / 144

47.陈 豪:《读〈三国志〉》(选一)——

赤壁之战中的鲁肃 / 147

48.王士祯:《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选一)——

“凤雏”庞统在落凤坡凤落 / 150

49.杜 甫:《八阵图》——

刘备的惨败和诸葛亮的遗憾 / 153

50.胡 曾:《西园》——

邺下文人的雅兴 / 157

51.李清照:《咏史》——

嵇康的气节 / 160

52.汪绍焻:《刘伯伦》——

酒仙究竟是醉还是醒 / 164

53.许 浑:《金谷园》——

西晋大富豪石崇的爱妾绿珠坠楼身亡背后的人与事 / 167

54.胡 曾:《华亭》——

陆机再也听不见白鹤的叫声了 / 170

55.袁 枚:《兰亭》——

一代名士的风云际会 / 174

56.胡 曾:《东山》——

谢安的个人生活片断 / 178

57.秋 瑾:《谢道韫》——

“咏絮才”的婚姻生活 / 181

58.龙 燮:《咏史》——

淝水之战,是谢安的高明还是苻坚的无能 / 185

59.胡 曾:《彭泽》——

陶渊明的县令生涯 / 188

60.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

刘义康枉杀檀道济 / 192

61.李商隐:《北齐二首》(选一)——

北齐后主在享受闺房之乐和狩猎野趣之时亡国 / 195

62.许 浑:《陈宫怨》——

隋兵已到石头城,宫中犹唱“后庭花” / 198

63.李商隐:《隋宫》——

隋炀帝的排场 / 201

64.王国维:《读史》(选一)——

盛唐的景象 / 204

65.王 恽:《读唐武后曌纪》——

武则天残杀亲生骨肉 / 207

66.杨维桢:《乔家妾》——

又是一个坚贞不屈的女子 / 210

67.杜 牧:《过勤政楼》——

唐玄宗曾经“勤政务本” / 212

68.邓子龙:《万人冢》——

唐玄宗讨伐南诏的惨重代价 / 216

69.王 维:《哭孟浩然》——

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 219

70.白居易:《李白墓》——

诗界仙人的囚徒遭遇 / 222

71.曾 巩:《颜碑》——

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平叛前线以身殉职 / 226

72.郑板桥:《肃宗》——

叛军“余孽”还嚣张,皇帝却过上“太平”生活 / 230

73.许 瑶:《题怀素上人草书》——

“醉僧”的书法境界 / 233

74.王 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一代风流才女的世界 / 236

75.张维屏:《白香山》——

白居易的政治声望和人生态度 / 239

76.王安石:《读开成事》——

唐文宗对宦官无奈 / 242

77.张 乔:《河湟旧卒》——

老兵的经历和大唐王朝的命运 / 245

78.李 白:《哭晁卿衡》——

李白“诗悼”晁衡 / 248

79.程 庭:《咏史》——

唐昭宗被“挟”的心情 / 251

80.程 庭:《咏史》——

唐末大将李克用的军威 / 254

81.王士祯:《南唐后主祠》——

李煜的“佛事” / 257

82.张 栻:《题〈王介甫游钟山图〉后》——

王安石的闲居生活 / 261

83.黄庭坚:《题子瞻〈枯木〉》——

朋友眼中的苏轼 / 264

84.成 鹫:《读〈宋史〉偶笔》——

苏轼与程颐的过节 / 267

85.杨 森:《秋江独钓图》——

宋徽宗闲适高远的画作和他危机四伏的江山 / 271

86.刘子翚:《汴京纪事》(选一)——

李师师容颜憔悴,风韵不再 / 274

87.柴静仪:《黄天荡》——

黄天荡之战中的梁红玉 / 277

88.袁 枚:《谒岳王墓十五绝句》(之一)——

施全刺杀秦桧未遂 / 281

89.归有光:《宋康王乘龙渡河》——

逃亡的天子 / 284

90.郑板桥:《绍兴》——

赵构的心病 / 288

91.汪元量:《醉歌十首》(选一)——

谢太后和李庭芝的1276年 / 292

92.无名氏:《讥贾平章》——

襄阳告急,太师行乐 / 295

93.周所立:《康浪山歌》——

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激战 / 298

94.任 滈:《土木驿》——

明英宗亲征的往事 / 301

95.方肇夔:《桃花坞吊唐六如墓》——

唐伯虎是孤独的 / 305

96.汤显祖:《叹卓老》——

李贽的性格 / 309

97.陈 第:《送戚都护归田》——

张居正去世,戚继光解甲 / 312

98.沈德符:《天启宫词》(选一)——

奶妈和宦官左右了明熹宗的朝廷 / 314

99.蒋士铨:《五人墓》——

1626年,不能忘却的纪念 / 317

100.靳荣藩:《咏史》——

清兵攻陷杭州,明朝“孤臣”绝食身亡 / 320

101.全祖望:《题史阁部传后》——

1645年,一位忠臣与一座孤城 / 323

102.李兴元:《金刚吟刺吴三桂》——

吴三桂与李兴元的仇怨 / 326

103.屈大均:《哭顾征君宁人》(选一)——

不忘兴复的大学者无力回天 / 328

104.玄 烨:《赐施琅诗》——

郑成功的旧部再次收复台湾 / 331

105.张 洵:《书感》——

林则徐禁烟蒙冤加快了清朝的颓败 / 334

106.梁启超:《舟泊马关》——

梁启超来到“伤心之地” / 338

107.康有为:《失题》——

“康梁”最后在政治上决裂 / 342

108.汤国梨:《重阳闻武昌起义》——

1911年,那个令人心花怒放的秋天 / 345

后记 / 348

试读章节

胡曾:《涿鹿》

黄帝战蚩尤的战场

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还是从黄帝说起吧,他在古史传说中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族属中央黄帝,后来中华民族就被称为“龙的传人”。1986年在辽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祭坛,出土了玉饰玉猪龙,龙的传说得到了出土文物的证实。

钱穆先生说:“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

在公元前26世纪初,也就是距今四千五百多年前,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黄帝战蚩尤。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司马迁是这样说的:“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蚩尤犯乱,不听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召各路诸侯出兵,与蚩尤在涿鹿的原野上激战,最后擒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这说明黄帝在那时候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能够调动其他诸侯的军队去讨伐不服从命令的部落了。

一个一统天下的首领,呼之欲出。

先简单地了解一下黄帝的成长经历。他是少典氏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这首诗里所说的“轩辕”,指的就是还没有成为天子之前的黄帝。年少时的黄帝是一个“神奇小子”,他聪慧过人,不同凡响。这也难怪,一个还在襁褓里就能说话的孩子,天注定他日后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物。他在成人后表现出来的稳重和努力,更能说明了这一点。成为一方的领导人之后,他的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约束军纪;适应自然现象种植五谷;安抚民众。

由于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品质和非凡的领导能力,他备受拥戴,成了西北方游牧部落的首领。

黄帝的对手蚩尤是来自南方的部落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本领很高,是个兵器的发明家。进攻黄帝时用的种种兵器,就是他发明的。同时,他还有八十_-个“铜头铁额”的兄弟,他们虽然讲人话,却有着野兽的身体和吞食铁沙的习性。

在一个诸侯之间连年征战、互相侵伐的年代,这群无恶不作,极其残暴的非法之徒所带来的灾难可想而知。

要战胜这么强大的对手,没有强大的联军是不行的。黄帝在这场战役中的一支强大的联军就是炎帝的部落。炎帝与黄帝同出少典氏,后分路东进。起初,生活在中部地区的炎帝很有势力,但是,黄帝部落在坡泉(今河北省涿鹿县南)打败炎帝部落后,又转而合作。黄帝与炎帝在合力战胜蚩尤之后,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三次争夺领导权的战争,这是后话。

黄帝与蚩尤之间爆发的战役发生在涿鹿。东晋学者虞喜的《志林》是这样描述这场战役的:大战发生的时候,蚩尤布下三天三夜的大雾,致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黄帝于是命令风后造指南车以辨别方向,并在战斗中运用了多种法术,终于擒杀蚩尤。

先秦典籍《山海经》则提供另外一种战斗场景:蚩尤来犯,黄帝令他善于蓄水行雨的手下应龙进行反击,然而,蚩尤得到风伯和雨师的帮助,一时间,整个战场风雨交加;这时,黄帝派出早神女魃参战,制服风伯和雨师,蚩尤也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被应龙擒杀。

这一战对黄帝具有非凡的意义,此战之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五帝本纪》)可以说,在这一战之后,黄帝才真正成为黄帝(之前他只是一个叫轩辕的部落首领),他取代了炎帝,作为天子而对诸侯发号施令了。

炎帝虽然被黄帝所取代,但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作为中华民族的另外一位祖先,他留给子孙的遗产极其丰厚:他是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他教会了人们用木制的耒耜来从事农事劳动;他亲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由此而发明了医药。

在《涿鹿》一诗里,作者首先把读者带入一个寂寥的世界——霜后,百草枯萎了,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然而,这静穆的世界却引发了作者的种种想象,因为这是一个古战场——黄帝战蚩尤的地方。

“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战斗都以流血牺牲为代价,置身于这个古战场,作者想到鏖战的惨烈,想到当时的冲杀和叫喊,以至于看到附近的轩辕祠的前面被红霞映红的河水时,还以为其中流淌的是血水呢。

本诗作者胡曾是唐代诗人,他在咸通末年(874)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的幕僚,乾符年间(874~879)又当过淮南节度使高骈的幕僚,具有多年的从军经历,对于“古今兴亡事”多有感慨,著《咏史诗》三卷,共一百五十首。胡曾的咏史诗,.以地名为题,以引发人们对发生在当地的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深思,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唐才子传》说,胡曾所作《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使人能奋飞。至今庸夫孺子,亦如传颂。后有拟效者,不逮矣。”胡曾《咏史诗》的影响之大和才情之茂,于此可见一斑。P1-4

序言

历史记录在历史学家的笔下,也记录在诗人骚客的笔下。司马迁的《史记》是纯粹的、精彩的;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则是真切的、生动的。

诗人骚客的历史记录在叙事诗里,也记录在咏史诗里。叙事诗里的历史是诗人们的“所见”,咏史诗里的历史则是诗人们的“所感”。

叙事诗让读者看到历史的真实画面;咏史诗则能激发读者思考历史。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和读者一起,沿着诗人骚客们读史的心迹,在他们对历史的经历、记忆、想象和沉思中重温中国历史的一百零八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并在这一百零八个片断中感受历史。

后记

一转眼,我已经在图书编辑的岗位上工作了十余年。期间,由于给自己的工作定位是“推出普及性的文史图书”,所以,策划、编辑了一些这方面的读物。在此过程中,明白了普及工作对我国读者的重要意义。

这本《诗人骚客的中国史》是我的普及工作的继续。

如果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些阅读上的兴趣,那就足够了。

刘逸

2011年8月8日,海口红城湖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人骚客的中国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40212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29
15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