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由熊江所著,李书福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张国产镁铝曲板,第一辆脚踏式摩托车,民营企业家造车第一人,第一个生产出中国最便宜的汽车,第一个开创了汽车的2万元时代,开发了中国第一款跑车,打了第一个与丰田公司的汽车涉外知识产权案,开发出中国第一款自动变速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民办教育体系,海外车展第一人,第一个民营汽车收购外国品牌。这么多第一,老百姓最认可的还是民企造车第一人。这个世界会造汽车的人很多,但被称为“汽车疯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叫丰田佐吉,他是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造丰田汽车的时候,丰田佐吉达到了一种偏执的地步,他影响了日本经济和一代日本人;还有一个就是李书福,他对造车完全是一种颠狂的状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李书福的偏执表现在三个方面:造车狂,技术狂,工作狂……

内容推荐

《李书福传奇:拿下沃尔沃》由熊江所著,2006年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再度视察吉利汽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书福,我为你这种精神所感动,我最推崇的就是你身上那种精神。

《李书福传奇:拿下沃尔沃》:13岁吉利收购83岁沃尔沃,2009年6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吉利汽车湖南湘潭制造基地考察,同一线职工亲切交谈。温家宝总理批示:吉利的经验值得宣传。《华尔街日报》称李书福为“中国的亨利·福特”。

目录

第一章 李书福印象

第二章 13岁吉利收购83岁沃尔沃

第三章 穷小于变成千万富翁

第四章 勇闯造车禁区

第五章 低价杀进汽车十强

第六章 中日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

第七章 不让核心技术卡脖子

第八章 打造一片人才大森林

第九章 斩断家族制,奔向现代管理

第十章 驰骋于资本市场

第十一章 国际化的弄潮儿

第十二章 吉利,中国的丰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次到洛杉矶,看到那么多的汽车,我就想,如果中国也能有这么多的汽车,也这样繁华,该多好!……我真的别无所求,只希望能实现当初到洛杉矶时的想法。梦想实现多有意思啊,这不仅是赚钱的问题。”李书福在一次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说,当初决定做汽车,第一决定因素不是赚钱,而是梦想。

2001年,中国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最执著的人物,当选理由是,不管外界如何批评,也不管受到怎样的挫折,顽强地做着自己的造车梦。“汽车疯子”的称号,由此而来。造汽车前,李书福把自己的100多万元买的新奔驰车拆了,组装成一辆“山寨奔驰”,1998年的时候,李书福公开对外宣传要造汽车,大家都说他疯了。造汽车门槛太高,要百亿资金,要很高的技术,再说,没有人相信李书福做得好,当时中国汽车几乎为外资所垄断,中国的国有企业都处于依附地位,红旗、上海品牌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民营企业家要造汽车如同堂吉诃德式的梦想。最要命就是中国汽车市场不允许民企做,做汽车就是违反产业政策。政府不支持,有官员说,民营企业做汽车无异于自杀;有人劝说,国家不支持等于死路一条;没有生产许可,不是国有企业,银行不给贷款;很多供应商不支持,因为怕吉利付不起货款;股东也不支持,因为汽车风险太大。李书福不顾一切,一头扎进去了,造出了吉利豪情汽车,市场还不买账,因为老百姓认定高贵的汽车这样便宜就是偷工减料,就是伪劣产品。汽车卖不出去,钱进不来,最困难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李书福快疯了,一见人就讲自己怎么造出4万元轿车来,没人理他。直到夏利、奥拓暴跌,消费者才意识到三四万元的汽车的确不是梦。2001年,吉利的销售局面开始打开,实现了盈亏持平。

李书福很多场合成了被奚落的对象,在电视上,主持人奚落他,在人民大会堂,汽车老总们奚落他,领导也看不上他。在一个地方卫视关于汽车行业的节目上,邀请了许多汽车行业的大腕前来捧场,这些财大气粗的老总们侃侃而谈,谈自己雄厚的资金、技术、品牌,而衣着土里土气的“乡下人”李书福说道:“造汽车嘛,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车壳吗?”主持人听了立即插上一句:“原来前面看着像宝马、后面看着像奔驰的车,就是这么造出来的。”台下一片哄堂大笑。

一些老百姓也取笑李书福。浙江临海是吉利豪情的生产基地,有些临海人曾经以拿吉利开涮为乐,临海街头流行一个方言顺口溜,大意是:上坡要推,落雨要打雨伞。当临海的一个中学老师知道吉利要造跑车时,在课堂对学生说:“这车他敢造,我们不敢开啊,你说要是万一在高速路上跑着跑着,一个轮胎飞了怎么办?”教室里响起了学生雷鸣般的掌声,有人笑得鼻子撞上了桌子。这种心态反映了很多人对吉利的态度。

为了打开知名度,又没有钱做广告,李书福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李书福是浙商中间有名的“炮筒子”,号称李大炮,语出惊人,引得媒体爆炒。媒体上的李书福大大咧咧,口无遮拦,实际上这正是他惯用的技巧,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现在李书福很娴熟地面对各种媒体,也主动寻找记者采访,主动制造新闻,在舆论上“先声夺人”。

P3-4

序言

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鸿儒巨贾,从尘埃中崛起。汉高祖刘邦以小吏起家,挥着一把宝剑而得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流离失所,东奔西闯,最终开创大明王朝……很多福布斯富豪起家,有的靠一把榔头,有的靠一副走街串巷的担子,或是一间小小的作坊。

这些人出身于草根,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人没人,为何能够成就一番惊人事业?

因为这些人心怀远大的理想,吃尽苦头而不喊苦,身陷绝境而不放弃,屡屡失败而不认输,受尽侮辱而不灰心。他们面对强者不自卑,碰到机会不放过,身处险境而善变通,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一点一点地积累实力,一粒微尘终于成了一座高峰。

李书福,一个浙江台州的草根民营老板,凭着拼命三郎的勇气与精明的头脑,闯入汽车的禁区,当时没有谁相信吉利这样一个简陋的小作坊、李书福这么一个农民能够造出复杂的汽车来。

李书福吃尽苦头,日夜奔走,四处融资,官司缠身,奚落、封杀、刁难无所不遇,可谓难矣,但抱着“造中国人自己的车”的信念,李书福熬过来了。1998年,李书福不可思议地造出来了第一辆汽车。随后李书福陆续开发了发动机,做出了自动变速箱,开发自己的车型,慢慢地积累了核心技术,而且在2010年收购了声名卓著的沃尔沃公司。吉利员工从1997年的7个人增长到现在的1.7万人,资本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增长到数百亿元,2010年销量超过40万辆,挤入了中国汽车十强。

吉利公司是一个奇迹,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很远。李书福是一个传奇,但是传奇并不代表高枕无忧。平民创业失于急,因为机会太少,富贵创业失于浮,因为机会太多。急躁会埋下隐患,李书福任重而道远。

 衷心希望李书福和他的吉利能够走得更加稳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熊江

2011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6869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