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0天告别单身(恋爱经验精华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要可控,就需要规划,爱情也是如此。李贤娜编著的《30天告别单身》用最大的篇幅来为单身读者制订一份近乎完美的告别单身计划,它将以各种测试来为你定位,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此刻所处的位置,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环境进行梳理,让你了解整个“市场行情”,从而知道如何在竞争中获胜。当然,光有计划不落实也是纸上谈兵,不可能打赢爱情胜仗。因此在计划里面会有大量的案例,告诉你别人怎么落实,在落实中所走的弯路和经验教训。

内容推荐

你将会看到的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恋爱指南,李贤娜编著的《30天告别单身》会是所有恋爱经验的精华版——帮助你节省自己从网络、图书、电影乃至相亲节目中去反复筛选和总结经验的时间。你将会看到《30天告别单身》中朴实的经验,但足以解答所有单身人士的疑问:什么地方会遇到另一半?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让自己更吸引异性?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该怎么样去相亲才会成功?恋爱多久可以结婚等等,也会有网络第一红娘为你讲述网络相亲的成功秘诀,当然不缺乏专业猎婚人士教你如何嫁给百万富翁。

目录

第一章 求交往?社会进入渴婚时代

 为什么渴望结婚?

>结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结婚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

 前人的美好爱情

>在古诗里学会爱和承诺

>为什么过去相爱那么简单?

 怎么现在找个人相爱这么难?

>当代爱情在“自由恋爱”里泛滥

>“剩女”心经是宁剩勿“滥”

>房子让剩男不堪击

第二章 需规划:30天告别单身

 第一周 包装篇:先学会爱自己再学会怎么爱人

>第1天,给自己做SWOT

>第2天,将心理调到恒温状态

>第3—4天,设计个人VI形象

>第5天,你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

>第6天,在网络上自定义爱

>第7天,网络征婚的“加减乘除法”

 第二周 推销篇:到现实中寻爱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

>恋爱SV理论

>第8—9天,走出去邂逅爱

>第10—11天,自助相亲之“初次见网友”

>第12—14天,传统相亲吧

 第三周 谈判篇:试水恋爱约会了解双方共同需求

>第15—18天,选择适合交往对象

>第19—21天,恋人未满朋友以上

 第四周 婚恋篇:确定恋爱关系保证爱可持续发展

>第22—30天,确定关系交往了解

第三章 去爱吧!带上免费恋爱顾问

 网络恋爱顾问:网络第一红娘

>专访世纪佳缘CEO龚海燕:如何在千万人中“海选”对象

 婚介恋爱顾问:猎婚经纪人

>专访“婚姻猎头经纪人”夏宇:嫁给百万富翁并不难

 恋爱顾问:相亲节目男嘉宾

>专访《我们约会吧》成功速配男嘉宾: 如何上电视追求真爱?

 恋爱顾问:武侠小说女主角

>专访《倚天屠龙记》女主角赵敏:女强人成功倒追的秘籍

 婚事顾问:婚礼策划师

>专访资深婚礼策划师刘波:普通人是这样走进婚姻殿堂的

 婚恋总顾问:文学艺术家

>专访电影编导、作家:完美爱情可以复制并延续到婚姻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单身潮。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明确规定了一夫一妻制,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革”结束,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第二次单身潮来袭。当年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女性,恋爱成家,可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性,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所以,不少女性就此被剩下。这算是新中国第一次出现“三高剩女”。

第三轮的单身浪潮是在今天形成,与前两次由于历史或者政治原因导致的单身潮不同,这一波单身潮来势汹汹,而且成分结构非常复杂:既有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物质条件的矛盾、有职业女性的独立崛起和家庭事业兼顾观念的碰撞,也有新女强男弱和传统婚姻地位转变的冲突,更有婚姻走下神坛,主动单身和被迫单身的关系交织。

2010年12月15日,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等联合发布《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这份声称调查对象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处于18到34岁之间的单身男女人数达到1.8亿,其中在城市有6000万人,这些人都将为告别单身而奋斗。加上其他无法统计的人,全国为告别单身而战的人群保守估计约有2亿。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和相亲、恋爱、结婚有关的故事每天都有新版本传出,专家版的婚恋指南和草根版的相亲心得传授,分庭抗礼各有千秋。“剩男剩女”、“脱光”、“败犬”、“婚活族”等新恋爱语汇更博得了成千上万的点击量,渴望结婚的单身男女或积极或消极地在网上进行一场场热烈的讨论。他们摆出各种事实辩论着“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而“A女怎么办”,最后得出了要么A女配“D男”,要么A女找不到对象的公式。而这些单身人士恋爱经历少得可能超出我们想象:在<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中调查发现,约有50%的人恋爱经历少于一次。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为数不多的单身“60后”迄今在坚持中放弃、在放弃中坚持,相约黄昏后的愿望在岁月中蹉跎;数量可观的单身“70后”急于抓住青春的尾巴,只谈结婚不谈恋爱,将裸婚也列入考虑范围;比比皆是的单身“80后”要在理想年龄遇到理想对象,想要爱情也要面包,没房没车没钱很纠结:不计其数的单身“90后”也未雨绸缪地加入相亲大军,他们对另一半的身高、体重、职业、相貌、家庭等也有一套打包标准,“毕婚族”们宣布“只要一毕业就马上结婚”,在“前辈们”的前车之鉴中,他们倡导趁早下手,甚至有人提前把婚宴订到2012年,就因为不想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来临前独自离开人间。

这一场从网络开始的轰轰烈烈的渴婚运动,是告别单身需求的集中性爆发,他们害怕单身、渴望结婚。同时,被点燃的还有中国家长们的热情,公园相亲角正是家长们所发明。他们发动亲友团声势浩大地“代子征婚”,这是一支另类的“相亲队”。年过半百的父母穿梭在人群中,拿着孩子的照片,扎堆攀谈,互留信息。为了大龄子女,家长们可谓费尽苦心,不惜“抛头露面”。于是,在亲人朋友的轮番催促下,独身主义者也不得不以“不支持不拒绝”的态度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发现单身不难,难的是应付那些千方百计让他们结束单身的人。当中国家长们见面的社交语言从“你吃饭了吗”开始转变为“你孩子有对象吗”时,不要太过惊讶。因为他们着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婚姻大事而心急火燎。P2-3

序言

亲爱的读者,在看过本书之前,相信你或多或少对各种恋爱指南已有所涉猎,不是看婚恋系列丛书也会在网络上流连交往技巧。我身边的朋友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包括我自己。

实际上,我们在互联网上掌握的信息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爱情的所有好奇心。是的,所有人都可以从网上找到想看的信息,方便快捷到“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互联网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不管是异国经验还是本土心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找不到。

所以,我并不打算在本书中为你增加多少新的信息,就像哲学本身不是教给我们新知识,而是让我们学会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一样。你将会看到的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恋爱指南,它会是所有恋爱经验的精华版——帮助你节省从网络、图书、电影乃至相亲节目中去反复筛选和总结经验的时间。你将会看到朴实的经验,但足以解答所有单身人士的疑问:在什么地方会遇到另一半?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让自己更吸引异性?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该怎样去相亲才会成功?恋爱多久可以结婚?也会有网络第一红娘为你讲述网络相亲的成功秘诀,当然也不缺乏专业猎婚人士教你如何嫁给成功人士。

除此之外,你还会看到更加实用的东西——计划、落实。如果“恋爱知识”像大学里所学的课程,它可能会让你至少看起来懂点皮毛,而非完全无知,“恋爱计划”则像是你毕业后的五年规划——大多数人会给自己写一份事业规划,即使不写的人也会在脑子里勾勒出未来的蓝图。聪明的人都知道,有计划的人生更加完美。可惜大多数人不会去写爱情规划,只会在脑子里数着节拍。为什么不规划爱情呢?因为有太多信息误导了人们,比如“跟着感觉去爱就好”。于是,太多人的爱情要么一直没感觉,从未开始,要么就会脱离自己掌控的轨道,直至失控。

人生要可控,就需要规划,爱情也是如此。所以,在本书中,我将花最大的篇幅来为你制订一份近乎完美的告别单身计划,它将以各种测试来为你定位,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此刻所处的位置。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环境进行梳理,让你了解整个“市场行情”,从而知道如何在竞争中获胜。

当然,光有计划不落实也是纸上谈兵,不可能打赢爱情胜仗。因此,在计划里面会有大量的案例,告诉你别人怎么落实、在落实中所走的弯路和经验教训。聪明的你在旁观中,难道还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吗?这个项目要花你一个月的时间,它低投资、低风险,却有高回报。如果你有信心、有斗志、有毅力,就接下这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脱光”项目吧——30天告别单身。

后记

如果你曾想象着王子身佩长剑,策马扬鞭翩翩而来,他必也曾想象着仙女一袭白衣,衣袂飘飘从天而降。那是微小的青春期的许愿,是十七八岁的气息。随着年龄增长和世事变迁,大抵伴着泪渍一起被成熟地风干,不惹尘埃。

将你从梦中唤醒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但现实在召唤着你——于千万人之中找到生命的另一半何其不易,看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成双成对,看社会对“剩男剩女”越来越异样的打量,看那一场场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万人相亲大会”,作为单身人士的你必须打起精神。

过去的每一天,你都以刷新的速度在赶路,不错过旱班车和末班车;每一周,你近乎麻木地复制粘贴着两点一线的“五天单位两天家”的作息习惯,不轻易改变单调的生活轨迹;每个月,你为工资奖金或喜或悲,偶尔为购物、聚会、旅游透支所有。快进生活,清晰可控,除了爱情。你曾坚信,爱急不得,宁愿暂停,不甘心就这么快这么容易地确定。

可是,从第一页翻到现在,你也应该知道,我一直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今天的爱情是以每分每秒为单位像高铁的速度一样在向前推进。“剩男剩女”,熙熙攘攘为爱而来——由相识起点开往婚姻终点只停相恋一站,最快到达只需一天,在“相互了解”的站点不多停留。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闪恋之后他们闪婚。而你。如果看完本书后只是会心一笑继续重复过去的生活,你可能只是站台上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永远在目送一列列幸福列车呼啸而过。

我知道,以你的高智商一个月就可以考下职业资格证,也相信你曾计划着以未知的情商花同样的时间拿下“终身大事”的毕业证,为此你还在某一个时间段集中钻研了各类婚恋指南、言情小说、爱情电影甚至相亲节目,也急于亲自出演一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你忙不过来而暂时搁置了。是的,到目前为止,你未放弃过对爱的渴望,也执著于心中另一半的标准,经历人间冷暖后仍在寻找那样一个人,奔驰向东的心历久弥新。

但是,我不得不再次提醒你,光有想象没有行动是绝对不可取的。思想可以日新月异,爱情也是与时俱进,只是作为个人的你却永远在磨损折旧,尤其是青春,它最易老去。如果你真的喜欢想象,不如多想想残酷的现实以鞭策自己行动:如果有一天你从白领、骨干、精英的“白骨精”,等成了白领、大龄、荒芜的“白大荒”,你会怎么样?如果有一天你从“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晋阶到“齐天大剩”,直至成为“剩诞老人”,你是准备笑着还是哭着说“剩者为王”?如果2012年真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你是否还能潇洒地抱着孤独满怀,独自取暖?

千万人之中,总有一个等你和你等的人。这个人迟迟未出现,不是缘分未到,而是你视而不见。太多的想象正如纸枷锁一样环环牵绊着你:你迈不开矜持的脚步去追求,拉不下高贵的面子去相亲,放不下过去的爱恨情仇,甚至舍不下一个人的自由空间……是你没有遇见爱,还是你没有积极地抓住爱?“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斗,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停不了的爱》)。”请驱散想象的泡沫,让行动浮出水面——

爱要及时

——献给所有单身未婚的人

Love should be in time

书评(媒体评论)

真心希望所有单身朋友都能遇上属于自己的缘分,收获生命中最美丽的爱情传奇。当然,前提是相信爱,勇敢爱,珍惜爱。

——网络第一红娘、世纪佳缘CEO 小龙女

30天告别单身!缘,就是那么妙不可言。与多少人擦肩而过,最后才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祝愿读过《30天告别单身》的XDJM能得到爱神的眷顾,早日登上幸福的彼岸!

——《我们约会吧》男嘉宾 阿杜

单身的人觉得“30天告别单身”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可是在我接触的人当中,认识一个月就领证结婚的人比比皆是。告别单身,关键在于今天就行动起来。

——资深婚姻猎头经纪人夏宇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缘分,注定隐藏在看似偶然的一次相遇,谁也无法预料到。读完《30天告别单身》,你会发现爱情与缘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

——资深婚礼策划师 刘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0天告别单身(恋爱经验精华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贤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972428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4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