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忽视阿瑟·史密斯编著的《中国人的性情》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史料价值,其描述反映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的概貌,其观点在当今仍然发人深省。在揭示中国国民性与晚清政体同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方面,书中也不乏真知灼见,此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书 | 中国人的性情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忽视阿瑟·史密斯编著的《中国人的性情》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史料价值,其描述反映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的概貌,其观点在当今仍然发人深省。在揭示中国国民性与晚清政体同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方面,书中也不乏真知灼见,此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阿瑟·史密斯编著的《中国人的性情》是一部畅销百年的惊世之作,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被称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也是西方世界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必读之作。鲁迅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曾三次向国人推荐此书。 《中国人的性情》中总结了中国人性格的二十六个方面,列举了大量事例,语言生动犀利,论述深刻。本书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史料价值,其描述反映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的概貌,其观点在当今仍然发人深省。在揭示中国国民性与晚清政体同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方面,书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保全面子 第二章 省吃俭用 第三章 勤劳致富 第四章 恪守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容易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柔顺固执 第十章 智力混乱 第十一章 神经麻木 第十二章 轻蔑外族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 第十六章 生命力强 第十七章 遇事坚忍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悌为先 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会纠纷 第二十三章 共责守法 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 多元信仰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试读章节 初看起来,把“面子”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性格”,实在是荒谬透顶。但是在中国,面子这个词不是单指人的脸部,而是一个语义很多的群体复合名词。它的内涵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描述,或许比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含义还要复杂得多。 为了理解面子的基本含义,哪怕是不甚完整的理解,我们也必须考虑这样的事实,即中国作为一个种族,它有着一种强烈的戏剧表演的本能。戏剧几乎是其唯一的全民娱乐的方式。中国人对戏剧的热衷,就像英国人对体育的喜爱、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一样。只要有轻微的触动,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把自己当作是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们把自己置身场景之中,做出很多戏剧化的举动,就比如说躬身行礼、双膝下跪、俯地不起、以头叩拜等。对西方人来说,看到这种做法,即使他们不认为是荒唐的,也会以为是多余的。 中国人是依照戏剧方式来进行思考的。每当他需要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即使他是面对两三个人讲话,也像是对着很多的人。他会大声地说:“我对你说,对你,还有你,你们都在这里。”如果他的麻烦得以化解了,他可以自称很体面地“走下了台”;如果这些麻烦没有被化解,他就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很明显,所有这些事情,都与实际情况毫无干系。问题从来不在于事实,而只在于形式。 如果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说出了一些漂亮的话语,那就完全是演戏了。我们是不必去大幕后面看真相的,那样的话将会毁掉世界上所有的戏剧。在复杂的生活中适当地去进行戏剧化表演,就会很有面子。如果不这样做,或者忽略这样的举动,或者阻挠这样的表演,就会很“丢面子”。如果正确理解面子所包含的意思,会发现面子就是一把钥匙,它可以打开藏有中国人许多重要品性的密码箱。 必须要补充的是,运用面子及其获得面子的种种方法和其中的学问,西方人往往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西方人总是会忘记这些戏剧化的因素,误入无足轻重的事实领域之中。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人的“面子”,很像南洋岛民的“塔布”(taboo,即禁忌),是一种不可否定的潜在力量,是不可捉摸也不讲规则的,只按照人们的感受来废除和替换。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必须认同这样的事实,即他们从来都不能对同一件事情抱有同样的看法。 在调解每个村子里那些永无休止的小争吵时,“和事佬”必须要仔细考虑面子的平衡问题,就像是欧洲的政客们对权力平衡的斟酌一样。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到客观公正,尽管理论上说要求公平正义,但对一个东方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调解完全只是要照顾到当事各方的面子。同样的原则,也常常被用于法律裁决,绝大部分的诉讼结果都是以不分胜负而结束的。P2-3 书评(媒体评论)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即《中国人的性情》)来,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鲁迅 非常快乐地读了你的大作《中国人的性情》,绝非他书所能比拟。我觉得对于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近日,德国大使曾对我说,在他读过的所有关于中国的作品中,尊著是最好的。 ——西奥多·罗斯福 美国人心目中的映像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来加以完成的,即史密斯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情》……书中关于中国社会差别的叙述十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费正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人的性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阿瑟·史密斯 |
译者 | 晓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416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6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首版时间 | 2013-02-01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5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