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由郑力乔所著,应该说,工具性与文学性是语言教学的两面,各自有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态度和理念的倾向不同,就会带来实际教学实践的不同面貌和产生不同的教学问题,注重工具性的语言教学,更重视能力的提高;注重文学性的教学,更重视素养的培养。

从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性,同样也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在课程层面,文学性表现为学科课程的取向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目的的;在教材层面上,文学性表现为选文是以文学作品与鉴赏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突出审美体验的,教师在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注重感悟过程。

目录

第一章 从“工具性"到“文学性”:民国文言文教学实践过程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时期/1

 第二节 国语运动时期/6

 第三节 大众语运动时期/13

第二章 从“文以载道”到“诗言志”:文言文教学现代转型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文白之争”背后折射的文学尺度/25

一、文学的尺度是什么?/26

二、国民文学与国民教育/34

 第二节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40

一、胡适:文言文教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40

二、黎锦熙:“两纲四目”的教学理论/45

三、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经典的训练/46

四、吕思勉:以文学性的散文为主/53

 第三节 学制演变中高中文言文课程的文学化/57

一、两套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比较/58

二、民国时期国文教学法论著与文言文教学方法/64

第三章 文言文教学转型的语言学视角

 第一节 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74

 第二节 文言译白的过程与问题/79

 第三节 “文言”“白话”何以划分?/82

 第四节 “文言文”难在哪儿?/86

第四章 文言文教学转型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从是否“读经”到《经典常谈》/92

 第二节 蒙学课本:一种传统的文言文教材/96

一、主要的蒙学教材及其内容/99

二、民国时期的蒙学教材和新式教科书/103

 第三节 蒙馆生活叙谈/106

 第四节 《幼学琼林》的启示/114

 第五节 《国文百八课》的历史价值/120

一、“度人金针”的阅读写作指导文本/121

二、优美生动的文学文本/122

三、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独特的文学批评话语/123

第五章 文言文教学现代转型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当代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129

一、现状调查/129

二、问题分析/131

 第二节 历史的根据和启示/134

一、培养文学感受力:文言文课程的文学化/135

二、“定篇”:文言文教材选文的文学化/145

三、“立体的懂”: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文学化/152

结语/167

参考文献/171

附录/177

后记/18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力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005249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3.30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