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城/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60年,百花齐放,风景这边独好。经由两千年深厚底蕴的岭南文化滋养,岭南文学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紧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以大量优秀的作品生动展示新中国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热情讴歌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丰功伟绩,充分反映南粤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在隆重、热烈、喜庆的浓厚氛围中,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编辑出版《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一套31部作品,给人民共和国奉献上一束小花,以表达广大文学工作者拳拳爱国之心。秦牧编著的《花城》便是此丛书中的一本。

内容推荐

《花城》是从作者(秦牧)创作韵数百篇散文中精选出来的三十多篇抒情、记事散文,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版再版,畅销不衰。读它,犹如季日老朋友在林中中散步,或者灯下谈心。

《花城》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发行。

目录

古战场春晓/l

土地/5

社稷坛抒情/10

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15

在遥远的海岸上/19

星下/22

海滩拾贝/27

草原的花/31

英雄交响曲/34

青春的火焰/36

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39

花市徜徉录/42

花城/45

中国红场的旗帜/49

原始公社的影子/53

赌赛/57

千斤力士/62

摸鱼老手/65

僮族与我/68

玛丽亚娜/72

南方几株著名的树/75

珍贵植物与瑰奇传说/81

鹅阵/86

说龟蛇/89

谈牛/93

古董/95

面包和盐/98

赞渔猎能手/100

菱角的喜剧/103

不老/106

思想和感情的火花/109

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115

园林·扇画·散文/120

后记/123

试读章节

古战场春晓

在一九六一年春天降临之前,我来到广州北郊的三元里高地上盘桓。看着莽莽苍苍、一片锦绣、“河水萦带,群山纠纷”的大地,不禁激起了凭吊怀古的豪情。

南国春早,真正的春天在崭新的日历刚刚掀开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来临了。这比冰天雪地的东北几乎要快上半年。这一带村落,现在都属于三元里人民公社,是出色的蔬菜产地,以水利工程和机耕驰名。在温煦的阳光之下,田野里东一片、西一片,都是菜园。芥兰开满了白花,白菜簇生着黄花,椰菜在卷心,枸杞在摇曳,鹅黄嫩绿,蝶舞蜂喧,好一派艳阳天景色!那条从三元里村旁掠过的公路,繁荣热闹极了,小叶桉树夹道笔立,婆娑摆舞,远看像煞江南暮春的杨柳。一队队汽车奔驰过去了,一辆辆兽力车呀呀地拉过去了,还有络绎不绝的肩挑手提的行人,都各各在公路上卷起了尘土。好一番和平劳动、熙熙攘攘的景象!这一带田野是开阔的,南望越秀山上,庄严雄伟,曾经常常被用来作为广州风景标志的五层楼,正和这里小土阜上的三元里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遥遥对峙。远处群山起伏,白云山、飞鹅岭像是绿色的围屏。大地到处给人一种壮阔开朗的印象。在历史名城的郊野,这样的河山气概,我们是常常可以领略到的。

被郁郁苍苍的扁柏、蒲葵、一品红、木麻黄环绕着的三元里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在晴空下,金色的字迹正闪闪发光。我登临这里已经好几遭了,但今年第一次来到,望着翡翠似的原野,俯瞰着名闻世界的这个叫做“三元里”的乡村,却激荡着不平常的感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样的名句飞到了我的心头。今年是一九六一年,今年五月底,是三元里等一百零三乡人民,在鸦片战争时代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军大获胜利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六十年一个甲子。”今年刚好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辛丑年之后的第二个“辛丑”。一百二十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完全变了样。然而正像一位苏联历史学者站在这座巍峨的纪念碑下说过的话一样:“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吧!”是的,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第一页。以三元里人民斗争为起点,如果以一个个的“年代”来划分,那么可以这样说:其后十年有太平天国的革命,将近后六十年有义和团的斗争,后七十年有辛亥革命,后八十年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快接近一百一十年的时候新中国终于宣告诞生。中国是经历过一百多年的奋斗才从帝国主义制造的血泊中站起来的。望着这已经回春的天鹅绒似的土地,想起百多年来的往事,真按捺不住一种“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心情。这条车水马龙的广州北郊大道,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的反侵略圣地,这座人烟稠密的村庄,今年将有多少人要前来凭吊瞻仰!

这一片阳光灿烂、山川明丽的大地,原来是一百多年前的大战场!你在这里纵览低回,会禁不住想起整个黑暗的十九世纪的事情。

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壮年期,这一个世纪里面,殖民主义者完全不披任何外衣,像野兽一样到处闯撞掠夺。正像他们用一个持刀海盗的画像作为香烟商标,用帆船作为许多商行标记一样,战船和枪炮就是他们的徽号。整个十九世纪,在亚洲、非洲、美洲、澳洲,都普遍发生帝国主义者血洗大地的惨剧。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各洲的人民,又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进行过猛烈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有些斗争,还是绵延一百几十年的。英国在几个世纪之间发展成为当年的头号侵略者。它用在国内圈地养羊的办法迫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用“流荡罪”把破产农民投进监狱和驱进工厂;掠夺印度、非洲、澳洲等殖民地的原料来大办工业。用对“偷”一条围巾的劳动人民也处以死刑的严刑峻法来建立它的生产秩序;然后又挟着大宗鸦片和纺织品来撞毁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大门。当鸦片战争发生,林则徐被腐败的清廷革职谪戍,广州城里的总督、巡抚、将军、总兵都在侵略者面前变成了软壳蟹和叩头虫的时候,他们大举入侵了。他们勒索了“赎城费”,他们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甚至挖坟墓,射“活靶”,他们志得意满、骄横跋扈极了。然而侵略者没有想到,他们脚下竞有一座活火山。他们在三元里调戏妇女的事件终于点燃了这座火山。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队伍,一两日间,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眼前这一片锦绣大地,就是当年杀声震天,使英国侵略者自承“恐怖到极点”的战场了。

凭吊着这个辽阔的古战场,使人想起了“升平社前擂大鼓,裂裳为旗竹为弩”、“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一百多年前战争的情景:那时,螺号呜呜,锣声当当,满山旗帜,遍地人潮,一支“黑底牙边白三连星”神旗迎风飘动,指挥着战阵。在“三元古庙”点了香烛,向这面旗宣誓过“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的三元里的愤怒群众,以及邻近一百多乡的战友,抬着各式各样的原始武器:刀、矛、藤牌、三尖枪、长棍、抬枪、挠钩追歼着敌人;队伍中甚至还有儿童和妇女。这时天仿佛也愤怒了,狂风暴雨,闪电雷霆。狼狈的敌人从会战的地点——牛栏岗败退下来,结成方阵,战栗逃命。在白茫茫一片的豪雨景色中,漫山遍野的中国人民举着武器追歼着他们,用挠钩把他们从队伍中拖出来劈死,或者用锄头把陷在泥淖里的敌兵锄死。眼前这一片土地上曾经布满“大英帝国”士兵的尸体,他们有些再也顾不得“尊严”,跪在地上,举手求饶了……

怀着抚摸一砖一石的心情,我走进了三元里,来到里北的“三元古庙”,这座创建于乾隆以前的道教神庙(道教以天、地与水为“三元”),是当年斗争的总指挥部,它近年已经被修葺一新并且变成纪念馆了。环庙四株老榕,苍劲魁梧;庙前一方平塘,涟漪潋滟。在这座庙里凝视那些历史文物,端详陈列在庙中的当年的武器和那面令人振奋的“黑底牙边白三连星旗”(复制品,原件存北京),抚诵着碑廊中百多年前的修庙碑记,令人禁不住涌起一种“继往开来”的翻身民族的自豪感。

一百二十年的时间久远么?是的,相当久远了。然而现在这里还活着受过当年挺身战斗的人民豪杰亲切教诲的人物呢。三元里首先奋拳痛击英国兵士的韦绍光,他的曾经亲聆乃祖謦欬的孙子韦文祖一直活到七十一岁,去年才逝世。三元里现在还有一位李姓的老人,祖父也参加过抗英的斗争,晚年时曾把许多战斗故事亲口告诉过他。他谈到当年群众公议“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一律上阵杀贼”的往事,还禁不住激动得目光灼灼呢。  一百多年过去了,然而那面光辉的战旗和一些古老武器被一代代保存下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战斗故事被一代代亲口传授下来,英雄民族的感情何等深厚!

在十九世纪的中叶,当中国上空乌云密布,三元里的斗争、太平天国的革命事迹传到欧洲的时候,马克思预言过:“将来中国的桌子也会跳舞”;恩格斯预言过:“过了不久以后,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指中国)进行生死之际的斗争,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亚洲新纪元的曙光。”现在,站在三元里的阳光之下,令人不禁回想和印证着这著名的历史科学预言。P1-3

序言

新中国迎来60华诞

60年,波澜壮阔,江山如此多娇。在党的领导下,华夏儿女谱写了最壮丽的甲子华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广阔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处南疆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实验田,这片热土翻天覆地的辉煌成就,恰是我们的国家沧桑巨变的一个精彩缩影。在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形势下,南粤人民正以科学发展的新业绩向共和国生日献礼。

60年,百花齐放,风景这边独好。经由两千年深厚底蕴的岭南文化滋养,岭南文学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紧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以大量优秀的作品生动展示新中国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热情讴歌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丰功伟绩,充分反映南粤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勾勒出生动的发展图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岭南文学的繁荣壮大,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煌煌宝库。

在隆重、热烈、喜庆的浓厚氛围中,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编辑出版《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一套31部作品,给人民共和国奉献上一束小花,以表达广大文学工作者拳拳爱国之心。

这是岭南文学成果的一次展示。丛书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较具影响力或代表性的作品,当中有《三家巷》、《花城》、《香飘四季》、《月夜》、《风雨太平洋》(第一部)、《山乡风云录》、《风雨年华》、《虾球传》等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有《大风起兮》、《天堂众生录》、《围龙》、《商界》、《苍天厚土》、《大江沉重》、《终结于2005》、《中国式燃烧》、《秋露危城》(《白门柳》第二部)、《依然是你》等备受好评的精品佳作,有《南中国碣石玄武山》、《瞬间与永恒》、《落草集》、《高原苦旅》、《成长1984》、《血脉的回想》等散文、诗歌,有《庄世平传》、《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守护生命》等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也有《中西比较文艺学》、《想象中的时间》、《心灵的见证》、《文学的路标》——1985年后中国小说的一种说法等文学理论、文学评论。这些作品或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洞悉社会万象的本质,或以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思想道德的楷模,或以民族的优良传统指引价值的取向和行为的准则,积极传递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艺术情趣,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拓展了岭南文化的内涵。

这也是岭南文学队伍的一次检阅。入选丛书的作家,既有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享誉国内文坛的名家大家,也有在改革开放31年间取得不凡成绩的优秀作家。他们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的深刻变化,大力推进文学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极大丰富,展现出了务实、开放、兼容、进取的作家风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抗击“非典”疫魔期间,33名作家奔赴医务第一线采写作品,充分表现出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情深。多年来文学创作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激发了岭南文学创作的生机和活力,创作主体的构成形成了层次多、覆盖面广的局面,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文学作品源源涌现。

60年,激扬文字,春华秋实。《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的推出,恰逢其时。在作品征集、推荐筛选、审阅整理等环节程序上,省作协尽力做到科学周密、严谨细致,尽可能把读者公认、反响良好、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推选出来。丛书的编辑出版,获得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得到全省广大作家以及部分已故作家的亲属之大力支持。广东人民出版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宣传岭南文学,如期顺利出版丛书,可喜可贺!正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31部代表性作品,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岭南文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取得的可喜成就。

60年,弹指一挥,岁月如歌。继往开来,壮丽的事业呼唤优秀的作品,伟大的时代造就杰出的作家。改革的时代,变革的社会,发达的科技,火热的生活,仍将为文学创作提供广阔舞台和丰厚土壤。东方风来满眼春,期望我们的作家继续当好人民心声的代言人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阔步迈往欣欣向荣的文学前程。

后记

这本书,是我十年来写的比较偏重于抒情、记事的散文随笔的结集。

比较偏重于说理的那部分杂文,我准备把它们编到另一部集子里去。

这里的三十几篇文章,曾分别刊载于北京、上海、广州、海外的报刊上,有一小部分是曾经编集刊行过而书已绝版,重新汰选出来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新作和未经辑集。文章编排不以写作年月先后为序,而以性质近似的辑在一起,编列成书。至于书名《花城》,是没有多少道理好讲的,那不过是随意择取集子中一个篇目,拿来应用一下。它并不能概括全书内容,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用它作为书名,只是因为我喜欢这两个字所具有的意境和情调罢了。

这些年来,我虽然写了不少杂文散文,但是每当出集子的时候,却觉得可选的作品很少;就是现在选出来的,自己也并不是就很满意。不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每个人都受到时代的深刻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化,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留下了脚印,在生活的原野上我们折过智慧的小花。党正领导着我们开拓着未来。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所曾经渴想告诉旁人的事物,他心中燃烧过的思想和感情的火焰,也许就有让人们多探索一下的价值了。我本着这种心情来编这本书。选稿的时候,我是尽量注意减少那些受时间限制较多的作品的。

每个人把事物和道理告诉旁人的时候,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这里采取的是像和老朋友们在林中散步,或者灯下谈心那样的方式。我在这些文章中从来不回避流露自己的个性,总是酣畅淋漓地保持自己在生活中形成的语言习惯。我认为这样可以谈得亲切些。关于写作这一类散文的见解,我已经把它写在第三辑的那几篇文章中,这里就不多谈了。把那几篇文章辑在这里,并不是说自己就有什么成熟的经验;只是把自己的一点微小的学习心得也提一提罢了。

我希望能够更多写些小文章,用这么一种文学形式从各个角度反映我们奔腾澎湃的生活,讴歌我们壮丽的时代。

希望能够多多听到读者们的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城/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65540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5
17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