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
内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內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关于顺周期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回顾

二 关于资本监管与顺周期性的文献回顾

三 关于公允价值、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文献回顾

四 关于金融风险预警及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文献回顾

五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內容及结构安排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 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内涵

一 金融监管概念

二 金融监管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金融监管理论

一 早期的自律型金融监管理论

二 金融监管的需求理论

三 金融监管的效应理论

四 金融监管的政策理论

 第三节 金融监管理论评述

一 启示

二 研究展望

第三章 商业银行顺周期理论及传导机理

 第一节 银行顺周期性的经济学基础

一 古典-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三 新自由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四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五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六 金融周期理论

 第二节 金融周期生成原理

一 金融周期的传导机制

二 顺周期性与金融加速器

第四章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及缓释

 第一节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一 新资本协议标准法的顺周期性

二 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

 第二节 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实证研究

一 《巴塞尔协议Ⅱ》顺周期效应的测度

二 中国上市银行缓冲资本的顺周期实证研究

 第三节 资本监管缓释机制构建

一 国外几种缓释机制的介绍

二 缓释机制的构建

三 不同缓释机制的效果比较

第五章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顺周期及缓释

 第一节 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顺周期性

一 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行为特征

二 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问题剖析

 第二节 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性实证研究

一 数据来源

二 动态面板GMM模型研究基础及其模型设定

 第三节 动态拨备的意义及国际实践

一 提取动态拨备的意义

二 动态拨备提取的主要方法

三 动态拨备的国际实践

 第四节 我国动态拨备机制构建

一 两指标约束下的准备金需求

二 动态拨备的计量

三 平均信用成本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六章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加速效应及调节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传导机制

一 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二 财务报表传导机制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实证分析

一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银行财务波动影响

二 上市银行财务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应对策略

第七章 我国银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构建

 第一节 完善逆周期监管工具

一 完善逆周期监管工具与宏观审慎指标体系

二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第二节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一 MS-VAR模型

二 预警指标选取及实证研究

三 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四 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检验

 第三节 强化银行体系压力测试

一 History-Bascd Stressed PD模型介绍

二 数据的选取

三 压力因子确定及情景假设

四 样本银行压力测试

五 基于IRB方法的压力测试

六 两种模型的结果比较

 第四节 合理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

第八章 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动态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目标、內容及进展

一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目标

二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进展

 第二节 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简评

一 拓展了金融监管的视野,有助于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

二 未能充分解决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根本缺陷

 第三节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下一阶段主要任务

一 完善降低SIFI道德风险的监管框架

二 监控影子银行体系

三 强化交易业务监管以及信用集中度监管标准

四 监督金融监管改革项目以及新监管标准实施进展

五 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协调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推荐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世界经济偏离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至今各个经济体仍走在曲折的复苏道路上。对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学术界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是金融领域的自由放任以及对监管实施不充分所导致,从而是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也有人认为是格林斯潘长期实施低利率调控政策的结果,即凯恩斯主义也难辞其咎;还有人从马克思主义商业周期的理论来加以解释。刘灿辉博士的著作《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的过度创新和金融监管失灵所导致的政府失灵共同作用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让“流动性陷阱”扣“政府干预”等经济学经典术语家喻户晓,这次金融危机让“顺周期性”和“宏观审慎监管”逐渐走入广大学者的视野。在这场以投资银行的破产倒闭为导火索的金融风暴中,金融监管失灵也被监管当局所诟病,针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及监管失灵不断被人们所指责,加强系统性安全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同目标。基于这样的背景,本书从顺周期性的经济学原理及监管理论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框架下银行体系中存在的顺周期性理论根源,然后采取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检验了顺周期效应并从银行业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缓解顺周期性的方法,最后从银行监管者角度提出了逆周期监管措施和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路径。

在监管理论方面,本书从监管理论的内涵及监管制度的构成要素出发,分别对早期的自律性监管理论、金融监管需求理论、金融监管效应理论和金融监管政策理论进行介绍及评述,最后,对监管理论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银行顺周期性因素的探讨,本书分别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计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资本监管下,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导致银行信贷行为的顺周期性,资本约束下的信贷行为直接影响投资规模,进而通过投资波动影响整个经济的波动并相应加剧顺周期效应。利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巴塞尔协议Ⅱ》的顺周期效应进行测度,并对国外银行顺周期效应的输出端缓释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不同于Juan Aysou、Daniel Perez和Jesus(2003)使用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周期指标,本书选用产出缺口(GAP)作为代表经济周期的指标,更好地验证了缓冲资本的顺周期效应。从经济理论角度和技术方法角度分别阐述了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效应。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市场流动性匮乏时期的计量失效,导致会计加速器效应放大了经济体系中的顺周期性。

针对上述引起银行顺周期性的三个因素,本书分别给出了目前可行的缓释措施。在监管资本逆周期模型构建方面,对迈克尔·B.戈迪等(Micheel B.Gordy et a1.,2006)构建的指数函数逆周期调整参数模型进行完善,计算出与其成负相关关系的顺周期缓释乘数μt,然后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其准确性。补充动态资本充足率和动态损失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整方案,并从加入杠杆率监管等措施改善目前单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体系。在会计准则方面,明确使用细则、建立估值储备等方法缓解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对基于危机后的会计准则修订进行探讨,并指出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此外,本书创新性地引进ARIMA模型,并将ARIMA模型和MS-VAR模型结合,从而真正做到了能够提前半年时间对即将发生的危机发出警告的“预警”作用。

对于银行监管者来说,单靠《巴塞尔资本协议》下的微观审慎监管是无法实现银行体系顺周期监管,需要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实施宏观审慎风险监管。本书在总结和归纳了国际银行监管组织对宏观审慎监管和跨境银行监管最新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监管顺周期性的监管工具和准则,并基于此提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的基本路径。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正是基于上述框架对银行顺周期性的影响因素给予了梳理,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缓释措施,同时从银行监管者角度分析了如何应对银行的顺周期性,并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待努力的方向。

编辑推荐

刘灿辉博士的著作《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着重研究商业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及预警、逆周期调节。作者首先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计提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三个角度分别对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作者利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巴塞尔协议Ⅱ》的顺周期效应进行测度,并对国外银行顺周期效应的输出端缓释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选用产出缺口(GAP)作为代表经济周期的指标,验证了缓冲资本的顺周期效应;从经济理论角度和技术方法角度分别阐述了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效应;同时,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市场流动性匮乏时期计量失效,这会通过会计加速器效应放大经济体系中的顺周期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灿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9433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2300752
中图分类号 F832.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