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低5000元的货,现价4500元,进还是不进?
对于小老板们来讲,进货是门学问,用得好,用得巧,会对加快现金流的流转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同种商品,每次的进货量会直接影响到进货的价格,进而决定利润率的高低。而用好厂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价格,更会起到以小搏大的效果。但这又该如何平衡呢?
老张是省城一家汽车配件店的老板,全省有一半左右的地市都有他的合作伙伴。在省城的同行之间,他的生意做得属于中等水平。同时,他手上还拥有20多个产品的省级代理权,日子过得比较殷实。老张性格开朗,喜欢结识各地的朋友,不光和省内做分销的朋友关系很好,在省外也认识了不少同行,与供货商的业务经理们更是无话不谈。除了按时完成供货商的销售任务,平时对业务经理们的迎来送往也十分热情,业务经理们经常会在一些销售政策上给他支持。
有一天,做汽车电脑主板销售的厂家业务经理小李出差路过省城,特意来拜访老张。三杯酒下肚,大家称兄道弟开始谈起了生意。小李说,他们厂现在有个内部优惠政策,如果老张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定可以发大财。发财的事谁不想啊!老张又加了几道好菜,小李这才切入正题。
原来,这次经济危机对生产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其出口减少,资金压力大。小李所在的工厂也不例外,他们决定进行促销,在全国选取5个省份作为试点,对一次性现金进货50万元的进货商,在原有的进价基础上再降低10个百分点,按成本价销售。
老张听了很高兴,心里合计了一下:50万元降10%,也就是直接减少了5万元的成本,挣钱不如省钱啊,现在挣钱这么难,一次能挣到5万元是很划算的一件事。同时汽车电脑主板的利润很高,一般的配件品种只有10%左右的利润,而汽车电脑主板能达到20%的利润。
但老张也懂得做生意的诀窍,虚而实之,实而虚之,当时没有立刻表态。不能让对方马上明白自己的意向,了解自己的底牌,这样可以在以后谈条件时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老张对小李能把这么优惠的政策优先透露给他表示万分感谢,借口回公司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其实,他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第二天就将资金打到厂里去,全国只有5个省能享受这么优惠的政策,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看来自己平时和业务经理们的私交不错,有好事他们还都能记得我。”
回到公司,老张马上让会计查了一下公司账上有多少资金,暗自庆幸:“还好有80多万元流动资金,看来这个赚钱的生意是非我莫属了。”
老张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这一进一出之间,自己竟然为公司多挣了5万元。
(1)优惠前
一次性进50万元的货,购入价为5000元/台,需要进货总数为:
500000÷5000=100(台)
每台销售价为:
5000×(1+20%)=6000(元)
每个月销售10台,每个月利润额为:
(6000-5000)×10=10000(元)
按年(10个月)计算,年利润总额为:
10000×10=100000(元)
(2)优惠后
每台购入价为:
5000×(1-10%)=4500(元)
销售价为6000元/台,每个月销售10台,每个月利润额为:
(6000-4500)×10=15000(元)
按年(10个月)计算,年利润总额为:
15000×10=150000(元)
优惠后比优惠前年利润总额增加了5万元:
150000-100000=50000(元)
当老张把这件事情的原委告知会计后,会计小王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小王说:“这笔生意做不得,从表面上来看是挣了,实际上利润却不高。”老张听了一头雾水,让小王给他认真算算这笔账。
小王是这么算的:汽车的电脑主板不是畅销的易损品,销量一直不太理想,只是相对利润比较高而已,降价也不一定能促进销售,不属于那种薄利多销的产品。50万元的汽车电脑主板,我们每个月只能销售5万元左右,销售时间需要10个月,本来我们销售的利润是20%,每个月资金能周转一次,卖5万元一个月能挣1万元,而现在我们投入了50万元,10个月才能周转一次。
P3-5
再版序
Part 1 进货篇
1.最低5000元的货,现价4500元,进还是不进?
2.怎样把亏损22万元,变成赢利4万元?
3.为了留住客户,需要备全所有的货品吗?
4.每样货不能进一样多,品种和数量怎么搭配?
5.以货易货比现金进货更划算
6.困扰老板的进货吃回扣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
Part 2 营销篇
1.备了一天的货,不到中午就卖完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2.生意不好,老板会愁;生意太好,老板也愁?
3.卖得越多赔得越多,可还是要卖,损失怎么办?
4.巧舌如簧适合做生意,天生结巴一样能将生意做出特色
5.做广告也有诀窍——广告费用节省的窍门
6.大树底下好乘凉——小项目如何做广告?
7.你想卖绿叶,那就先给绿叶配朵红花
8.利润和人气,你要哪一个?
9.同样是卖米豆腐,为何5元一碗比2元一碗更畅销?
10.就餐环境变好了,为何利润却变差了?
11.有货不发,要货不给,为何利润更高?
12.买水免费送饮水机——昏招还是妙招?
13.扩大销售,摊薄固定成本
14.降低成本还是增加销售数量,何去何从?
Part 3 库存篇
1.皮包公司,家里的货物缘何堆积如山?
2.设立警戒线,库存多少有依据
3.做生意就像炒股票,要有通过降低库存来止损的勇气
4.谁说货物看涨就要囤货?
5.1000元进的货,销售价降到了700元——卖还是不卖?
Part 4 账款篇
1.巧用三角债,也能追回欠款
2.虚拟的促销活动,钓回没有办法追回的货款
3.要烂掉的欠款,找“带头大哥”帮忙
4.哪些钱收不回来,又该如何看待这些钱?
5.账面上明明有钱,可实际上就是没钱,原因何在?
6.把握好时间差,几十万元也能当几百万元用
7.信用卡结算帮你降低欠款风险
Part 5 经营篇
1.我卖多少才能保本,再卖多少才能达到目标?
2.老板自己的工资也要算进成本
3.老板做成了自己的生意,还能找对方要提成?
4.应付款项也许是你最好的“无息借款”
5.生意就像股市,别人往外跑的时候,就是你抄底的时机
6.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贷到款?
7.自己做花5000元,请别人做花1万元,这5000元要不要省?
Part 6 思路篇
1.赊销进货——降低资金压力的又一个诀窍
2.悄悄地把竞争对手变成你的下线
3.3万元搞定30万元的业务拓展工作——让厂家为你做嫁衣
4.用Part 三方买单的方式达成你的目标
5.当心贪多嚼不烂,不要以为什么钱都能挣
6.做不了但又不想放弃的生意,咋办?
《小老板的生意经》(第一版)自2010年1月1日上市以来,已经连续加印了11次,在网上的点击率也超过上百万人次。相比某些依靠短时间炒作迅速发行到10万册,过了几个月的热火劲后就销声匿迹的书,本书没有经过特意的宣传和营销,凭着自身的内容能让读者认可,一次次加印,这一点让我倍感欣慰。
我常想图书可简单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教人以思想的,以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主的,如《资本论》《道德经》之类,这些图书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一生。第二类图书就是技术类的,如《家电维修入门》《服装应该这样卖》之类,教人一种在社会上谋生的技能,一种手艺,这类图书可让读者学到一种生存技能。第三类是现在大行其道,以其娱乐功能存在的书。大家目前生存压力巨大,为了放松而沉醉于自己美好的想象,以满足人们这类娱乐放松目的的图书能畅销。我们湖南人一直强调经世致用,所以我一直写的都是实用的、能给人以具体帮助的图书,这也是地理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是我这一辈子也改不了的秉性。没有办法,这是我的局限,也是我的风格吧。
大学毕业20年以来,我从事过不少职业,当过锅炉工、电工、维修工、售货员、工程师、记者、编辑、销售部经理;也曾数次创业,开过商店、技贸公司、汽车配件公司和文化公司,既打理过一两个人的小店,也在联想和赛迪等上市公司做过部门负责人。
当初,我怀揣600元只身闯京城,每月只能拿到800元的工资。凭着超强的工作能力,两年后年薪升为1 0万元。曾经创造过3年内将年收入2万元的小店做成年赢利40多万元的批发商,又有着将一个白手起家的项目做到当年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的辉煌。
当然,也有策划和操作失误的时候,常常忽略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导致中途的几次创业功败垂成。所以我也在实战中总结了一些教训,因为没有谁能预料到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所有困难,提早做出各种应急方案,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多年的历练,使我对小老板如何创业有了一些感悟,生意场上,年龄、学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摸爬滚打中,在犯错吃亏中练就出一身本事,而这才是一个创业者,一个生意人安身立命的关键。因业务联系,全国各地我几乎都去考察过,结交了很多本行业和其他圈子里的朋友,看到了教科书上没有讲,也不可能讲的真实案例。我想,如果把自己在大公司里学到的一些理论和适合小老板的最基层的草根类实战经验结合起来,应该会给广大的小老板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书重点对小老板平时容易忽视的货、钱、账的管理原则和细节,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述,并提供了一些逆向思维的经营怪招。有些招数虽然上不了经典教材的大台面,但符合中国生意场的实情。另外,我把在摸爬滚打实战中的失误和教训也融入本书的案例中,希望给读者朋友们借鉴和启发,让大家避开陷阱,少走弯路,将其中的方法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真本事。
很多读者读了第一版后,普遍反馈很实用、有帮助、值得借鉴。因此再版,再版书名综合各方意见,定为《小老板的真本事》。
在和读者沟通的过程中,大家提了很多的问题。有朋友问怎么才能挣到大钱?怎么才能创业成功?读你的书能得到什么?我想了好久,这些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我只能说,读我这本书不能挣到大钱,我身边的朋友,有的是一个月能挣几百万的,他们做生意是根据中国目前的特色,掌握或者是作为资源平台沟通协调各方的资源,有政府、银行的,也有企业的,他们对经营和财务都不太懂,但他们懂人情世故,擅长搭建人脉。而我在书中所说的不过是某种技能,这种技能可帮一些没有特殊关系的,没有“牛爹”没有“干爹”的人也能在这个社会上过得比一般人要好一点,能自己挣套房子、养好家庭,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
还有读者问我,什么样的人才能创业成功?这是很复杂的问题,我想应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天生掌握了某些资源的人,如高官的子弟掌握了很多人脉资源,或者如巨富子弟掌握了很多原始资金,或者如一些明星拥有天使般的容貌魔鬼式的身材,这些人他们本身就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资源,而这些资源都是稀缺的。第二种就是像樊哙一样,虽然只有屠狗之辈的能力和见识,但跟对了带头大哥刘邦,跟对了人,因而成为开国元勋、皇亲国戚。而更多的人就是第三种人,就是我们这种平凡的百姓子弟,因出身平凡,因机缘不够,只能先靠自己从最基层打拼出来,从零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各方资源。这就需要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智慧,对于这类人,这本书则值得读一读,或许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最后想说一句,就是有很多朋友看了我的图书后,给我来电话,来邮件,找我咨询一些生意上的问题。因为一直较忙,没有办法每封都回复,在此致歉。也有朋友想高薪请我加盟,但我做事还是按自己的兴趣,有的项目虽说有钱可挣,但经营的模式和方法却和自己的信念相悖,感觉自己的性格不适合那份工作,挣再多的钱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成就感,所以只能心领读者朋友们的美意,请多包涵。
在这里,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来自我亲身经历的图书中学到~些经营管理的真本事,哪怕只有一两篇文章对你有用,我也感到心满意足。生意生意,我们南方人叫“生意”,意思是生出一个新的主意;北方人叫“买卖”,是买和卖之间能挣到差价,这可能就是两者的区别吧。这本书里就讲到很多新主意,学到手就能成为你傍以谋生的本事。我希望我的图书能给创业的朋友们带来一些思索和启发。当然也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举一反三,取得更大的成功,到时再教我几招成功秘诀。借此,我也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本书的编辑和读者。
也许你做生意已有一段时间,但对如何把生意做大感到困惑;也许你刚刚开始当老板,正在为如何打开局面而发愁;也许你只是有创业的想法,苦于不太了解生意的门道,不敢贸然行动……
做小生意决不简单。进货、资金、渠道、账款,每个环节都埋伏了无数“陷阱”,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在生意场身经百战的老莫,将自己在各行业摸爬滚打的经营心得倾囊相授,不仅把生意中各个环节的要点一一道出,还详细分析了小老板容易忽视的货、钱、账的管理原则和细节。《小老板的真本事》,来自20年创业、经营生涯的真实案例,同行不会教、课本里难学到的经营“怪招”“奇招”,让你迅速掌握创业经营的管理门道,少走弯路,多赚钱,真正领会小生意的大智慧。
《小老板的真本事》由老莫所著。
做生意,钱是不容易赚的——
老莫所著的《小老板的真本事》提供妙计锦囊,让你想出别人想不到的办法,做成别人做不了的生意;
想创业,竞争是残酷的——
《小老板的真本事》就是耐心的师傅,“案例+算式+分析”手把手教你做生意的真本事;
当老板,江湖是不好混的——
《小老板的真本事》化身豪爽的大哥,帮你排忧解难,用一些巧妙而又不触犯法律的方式来解决麻烦。
买这本书,可能是你小老板生涯中,收益最大的一次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