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东编著的这本《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以中国鸦片问题产生为切入点,以贸易联系为纽带,将近代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的鸦片生产和消费看做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借鉴经济学一般原理,尤其是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从经济视角解释近代中国鸦片泛滥的原因所在。
图书 | 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连东编著的这本《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以中国鸦片问题产生为切入点,以贸易联系为纽带,将近代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的鸦片生产和消费看做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借鉴经济学一般原理,尤其是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从经济视角解释近代中国鸦片泛滥的原因所在。 内容推荐 连东编著的这本《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浓缩了上迄明成化年间,下至民国初年,涉及中、印及南洋11个国家的鸦片贸易历史。 《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最大亮点在于首次提出了“一个产地、两个市场的鸦片三角贸易格局”,并划分了这一格局演进的三个历史过程。此外还从价格因素及市场供求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中国鸦片问题的成因及泛滥过程;考察了印度的鸦片生产过程、生产体制、鸦片种植农的生活处境以及印度自身的鸦片消费等问题。 目录 前 言/1 一 缘起/1 二 学术史中的鸦片经济/3 第一章 鸦片问题的肇始/17 一 罂粟与鸦片的传播/17 二 自给自足的印度鸦片/25 三 鸦片“三角贸易”的早期萌芽/35 第二章 初步形成时期的“三角贸易”(1602~1790年)/46 一 烟草与鸦片消费方法的改变/47 二 东南亚鸦片市场的形成/54 三 中国鸦片市场的初步拓展/59 四 孟加拉鸦片垄断体制的建立/65 五 鸦片“三角贸易”的初步形成/96 第三章 孟加拉鸦片与麻洼鸦片竞争时期的“三角贸易”(1790~1843年)/108 一 孟加拉鸦片垄断体制的转型/108 二 竞争中的英国鸦片政策/131 三 英国鸦片政策对“三角贸易”关系的影响/157 四 东南亚的鸦片销售模式/192 五 中国的鸦片销售模式/200 六 孟加拉鸦片与麻洼鸦片竞争的终结/214 第四章 印度鸦片与中国土产鸦片竞争时期的“三角贸易”(1842~1917年)/220 一 中英鸦片战争及战时的“三角贸易”/220 二 中国土产鸦片的兴起/227 三 中国土产鸦片兴起后的“三角贸易”格局/237 四 中国土产鸦片的“苦涩胜利”与“三角贸易”的终结/246 余 论/251 附录一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市场上的鸦片种类/264 附录二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时期历任印度总督名单/269 附录三 度量衡/271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 记/28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1602-1917)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连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52340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2013257905 |
中图分类号 | F75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