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第一章 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二章 “新批评”
第三章 芝加哥学派
第四章 纽约知识分子学派
第五章 神话批评
第六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批评
第七章 阐释学
第八章 读者反应批评
第九章 文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第十章 解构主义批评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批评
第十二章 黑人美学
第十三章 60年代到80年代的左翼批评
第十四章 文学的全球化
索引
后记 历史的生成语境
图书 |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文森特里奇作品集) |
内容 |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二章 “新批评” 第三章 芝加哥学派 第四章 纽约知识分子学派 第五章 神话批评 第六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批评 第七章 阐释学 第八章 读者反应批评 第九章 文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第十章 解构主义批评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批评 第十二章 黑人美学 第十三章 60年代到80年代的左翼批评 第十四章 文学的全球化 索引 后记 历史的生成语境 内容推荐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文学批评理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发展过程,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新世纪之交,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学说流派更是空前活跃。《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文森特里奇作品集)》作者文森特·里奇教授对这段时期的美国这些批评理论进行了精心的纵向和横向的梳理,追溯了美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各流派与欧洲大陆各学术流派的历史渊源,描述了它们得以在美国本土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和政治语境,《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文森特里奇作品集)》理顺了它们相互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纠葛…… 编辑推荐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文森特里奇作品集)》对七十多年来美国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精心的纵横梳理和精辟论述。是第一部对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史的全景的、无所不包的巨著。文森特·里奇的叙事是权威的、不偏不倚的。 就文学批评和理论而言,这是一本既可读又可靠的指南。对于从事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和研究的人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极大的裨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文森特里奇作品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文森特·里奇 |
译者 | 王顺珠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204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0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 |
CIP核字 | 2013019458 |
中图分类号 | I712.065 |
丛书名 | |
印张 | 2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7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7534 |
版权提供者 | Columbia Univeris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