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现代学术经典精读
内容
编辑推荐

陈文新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余篇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撰)、导论(学术史的梳理)、30篇经典论著选读(每篇论著前加千字左右编者点评,后加延伸阅读)等部分。

内容推荐

陈文新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选取近代以来的30位学术名家的29篇有关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经典代表作,根据权威版本校录。读者可从本书所选文章中把握“中国文学史”的建构和学术发展脉络及该领域著名学者对“中国文学史”撰写问题的研究、思考与实践。本书还配以“经典导读”对所选“经典原文”进行简要点评,介绍原作者其人、其学及其学术贡献,并列出“延伸阅读文献”,指导读者拓展阅读。

《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可供文学专业研究生和青年学者阅读参考,也可供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生及对中国文学史有兴趣的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古今”视野与“古今”问题——代前言(陈文新)

黄人与《中国文学史·总论》

附录:《中国文学史·自序》(林传甲)

谢无量与《中国大文学史·绪论》

附录:《中国文学史纲·序例》(曾毅)

陈中凡与《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

胡适与《白话文学史·引子》

鲁迅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傅斯年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胡小石与《中国文学史讲稿·通论》

钱基博与《中国文学史·绪论》

刘永济与《十四朝文学要略·叙论》

林庚与《中国文学史·自序》

郑振铎与《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附录:《关于编写中国文学史的一些问题》(陆侃如、冯沅君)

刘大杰与《中国文学发展史·魏晋时代的文学思潮》

游国恩与《关于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几点意见》

附录:《从“魏晋南北朝”一代谈文学史的编写问题》(郭预衡)

吉川幸次郎与《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的特色》

范宁与《论研究中国文学史规律问题》

邓绍基与《我对探索文学史规律的看法》

程千帆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序》

附录:《中国文学史的演进:范式的视角》(董乃斌)

袁行霈与《中国文学史·总绪论》

章培恒与《中国文学史新著·导论》

附录:《文学史的核心价值与古今演变》(骆玉明)

袁世硕与《文学史的性质问题》

陈文新与《中国文学编年史·总序》

陈平原与《史识、体例与趣味:文学史编写断想》

杨义与《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索引

后记

出版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现代学术经典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文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84512
开本 16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4
CIP核字 2013215390
中图分类号 I209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