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造《宗教不宜混滥论》,包括其中原注的文字,共为三千五百五十七字,字字皆从其真修实悟的大光明藏中、大般若心地流出。对于如何是宗,如何是教,为甚么不可以互为混滥的所以然,以及其中的修学利害关系等问题,都作了详尽、周到、明晰的发挥,都切中我佛教法门中长久以来的积弊。
今印光法师著《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修订版)》,俾便先行通读正文,然后方阅《讲记》。
图书 | 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修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造《宗教不宜混滥论》,包括其中原注的文字,共为三千五百五十七字,字字皆从其真修实悟的大光明藏中、大般若心地流出。对于如何是宗,如何是教,为甚么不可以互为混滥的所以然,以及其中的修学利害关系等问题,都作了详尽、周到、明晰的发挥,都切中我佛教法门中长久以来的积弊。 今印光法师著《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修订版)》,俾便先行通读正文,然后方阅《讲记》。 目录 序言 读《(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感想(代序) 《宗教不宜混滥论》 《宗教不宜混滥论》科判要目 前言 序分 一、总示宗教名义 (一)宗教不二,因人故名 (二)执教昧宗,达磨直指 (三)宗目教足,相需相成 (四)以例证明,宗教一贯 二、详明机锋转语 (一)机锋转语的由来 (二)机锋转语的应用 (三)机锋转语的作用(功能) 三、揭示今时弊态 (一)缺乏基础 (二)为撑门庭 (三)不起疑情 (四)己意卜度 (五)宗教互滥 (六)结陈恶果 正宗分 一、申造论意趣——为兴利除弊 二、辨宗教异致 (一)宗教的定义 (二)宗教的教理 (三)宗教所被根机不同 (四)宗教的悟修 (五)宗教的相成 (六)宗教的教学 三、明宗教不二 (一)明二谛 (二)宗教与二谛 (三)以镜喻 (四)结示不二 四、析宗教相较 (一)三根之博约 (二)法道之住持 (三)时机之胜劣 (四)谈说之显密 五、勉报恩利生 (一)诫宗教勿滥 (二)明示所以 六、说教外别传 (一)设问答:指外见月,宗须教印 (二)警狂禅:执理废事,地狱有分 七、引祖师结证 (一)达磨悬言:说多行少 (二)天台、南岳:实证匪易 (三)宜法古德,同归净土 流通分 一、示据理事以立论 (一)问答 (二)怀谦 二、明通方大达以息诤 (一)赞他智境 (二)呈己鄙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印光法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5045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9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