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信用发展报告(2013版2012-2013)/信用蓝皮书
内容
目录

 前 言

Ⅰ 总 报 告

 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分析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回顾

二 我国社会信用发展现状分析

三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四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六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展望

Ⅱ 分 报 告

 2 开创政府信用建设的新局面

 3 加快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4 构建完善的信用立法制度

 5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Ⅲ 行业研究报告

 6 我国银行业信用状况与展望

 7 我国房地产业信用状况与展望

 8 我国汽车制造业信用状况与展望

 9 我国保险业信用状况与展望

 10 我国旅游业信用状况与展望

Ⅳ 专题研究报告

 11 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报告

 12 中国义乌市场信用指数研究报告(2012年度)

Ⅴ 地方信用建设实践

 13 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

 14 山西省信用企业协会

 15 宁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

 16 安徽省信用协会

 17 大连市信用协会

 18 武汉企业信用管理服务中心

 19 温州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平台

 20 廊坊市信用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21 北京朝阳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22 洛阳市“11·22诚信日”建设机制

 23 广东云浮市县两级征信网

 24 中关村创新示范区企业信用体系

25 参考文献

26 后 记

内容推荐

章政、田侃主编的这本《中国信用发展报告(2012~2013)》由前言、总报告、分报告、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地方信用建设实践六大部分组成。总报告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历程、主要成就、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概括和总体归纳,并对未来信用体系发展的政策进行了展望;四个分报告紧扣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从政府公信建设、信用法规建设、产品质量信用、信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五个行业研究报告抓住当前社会生活中消费者关注的具体问题,针对银行业、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保险业、旅游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和关键因素展开了分析;两个专题研究报告分别从社会信用环境和市场信用环境营造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和义乌商品市场信用环境监测研究的最新实践,开创了我国信用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上述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总报告是本报告的基本观察切入点。首先,将我国信用建设的基本历程分为初步规划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推进完善阶段三个时期,认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和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其次,从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司法信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发展现状,既肯定了已经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即完善道德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司法改革等。总报告认为,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制度将日趋完善。

四个分报告是本报告的分析重点。分报告一提出了“政府信用建设是政府开展社会管理的基础,政府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我国政府信用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政府信用缺失问题正在得到根本性改善,剖析了我国政府信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对策和措施。分报告二提出了“建立质量评级监督机制,健全质量信用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质量监管思路,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产品、食品、农产品、服务类产品等领域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分报告三提出了“信用是法律的补充,法律是信用的保障”的观点,明确了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和企业、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我国因没有制定专门的信用法律而出现现行混合信用立法体系的不足,论证了现阶段我国信用法规建设从一般性信用立法向专业信用立法过渡的必要性。分报告四介绍了现代信用文化的渊源和内涵,指出在信用文化建设中,除了强调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外,还应强调政府率先垂范作用和促进公民参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五个行业研究报告是本报告的关注焦点。银行业信用报告指出了中国银行业信用状况总体较为乐观,风险可控,但存在竞争不充分、行业信用监管缺位、内控制度欠完善等基本问题;房地产业信用报告肯定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指出信用意识不高、信息披露不完整、市场运作不规范是当前房地产业信用建设的关键问题;汽车制造业信用报告剖析了当前汽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消费维权等领域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指出汽车制造业的信用环境有待优化;保险业信用报告梳理了保险人、投保人、中介人三者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影响保险业信用发展的主要因素;旅游业信用报告针对旅游市场各种信用缺失带来行业发展混乱等问题,提出了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信用监管的基本思路。

两个专题研究报告是本报告的主要创新点。《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报告》针对随机抽样的我国123个城市的信用状况,在充分肯定各城市信用建设实践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城市的信用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社会和谐度整体上有待持续提升”的基本判断;《中国义乌市场信用指数研究报告(2012年度)》创造性地将市场信用状况进行了指数量化处理,为把握我国市场信用水平的变化、开展市场风险预警提供了一个新的政策工具。

综上所述,《中国信用发展报告(2012~2013)》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为把握和判断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政策方向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是分析和了解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窗口。

编辑推荐

章政、田侃主编的这本《中国信用发展报告(2012-2013)》以普及信用知识、探索信用规律、发展信用经济、建设信用社会为指导思想,围绕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开展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活动。首本皮书主要反映2011年度我国信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动态,分析国内外信用大事要事,总结与提炼我国信用工作的成就与创新,剖析当年信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对来年的信用建设实践提出科学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信用发展报告(2013版2012-2013)/信用蓝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政//田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44789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5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4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