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宽容
内容
编辑推荐

房龙所著的《宽容》没有深奥的理论,但却有着自己的体系与思想,生命本是一次光荣的冒险,结果却变成一场可怕的经历,本书探索人类不宽容的根源,即是笼罩在每个人心中的恐惧。房龙用睿智而幽默的文字,为我们打开困扰内心的症结所在。

内容推荐

房龙的《宽容》带我们走过雅典卫城的阴影与古罗马斗兽场的疯狂,直面基督教的历史与文艺复兴的思潮,《宽容》展示西方几千年来跌宕起伏的历史与人类寻求自由的漫长历程,使我们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明的发展形成清晰的轮廓。这些俏皮睿智而不失典雅的文字,流淌着至为宝贵的理性与个性,如同明亮的阳光,照耀出一片温暖生动的世界,让好奇的心灵自由自在地游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无知的暴政

为什么他们刚刚还是最为宽容的人,鼓励他们的教士研究天国,探索陆地和海洋,却立即变成了最为残酷的刽子手,对那些违反了早已无人

问津的繁文缛节的人们实施骇人听闻的惩罚?

第二章 希腊人

它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从政治、文学、戏剧、雕塑、化学、物理等许多方面,为当今世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架构,这是怎么发生

的呢?

第三章 束缚的开始

说得简单点,基督教既体现了罗马人的效率,也包含了犹太人的偏执。结果它建立起一个禁锢人们思想的可怕统治,虽然行之有效,却不合

逻辑。

第四章 众神的黄昏

把我从教会的敌人手中拯救出来吧,我将还给你天堂。

第五章 囚禁

异教徒再次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第六章 生活的纯洁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有用的科目,却无法吸引那些时刻为“最后审判日”的来临做准备,并仅仅将尘世看做通向天堂前厅的男男女女。

第七章 宗教法庭

甚至在今天“宗教法庭”早已不起作用的时候,这个名字仍然使我们的心中充满恐惧。

第八章 求知的人

他极为尊重学术民主,放弃了所有的繁文缛节,就像朴实的大卫兄弟那样积极参加各种讨论会,与职位最低的学者进行辩论。

第九章 向印刷文字开战

那段历史清楚地表明,对出版或言论采用暴力查禁手段永远不会有任何益处。

第十章 关于一般历史的写作和本书的特殊性

正如白芝浩所说,历史应该像伦勃朗的蚀刻画一样,一定要把生动的光辉投射在精选的目标上,让所有其他的部分都留在阴影处,不为人所

见。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主要兴趣集中在那些似乎渗透着一种被称为“古典精神”的奇妙物质的艺术上。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没有产生一个被认为是一贯正确的人,却为世界奉献了一本绝对无误的书。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一些致力于“人文学科”的支持者大胆地将整个人类作为试验对象,起身反抗古老的经院哲学的狭小局限。

第十四章 拉伯雷

在大庭广众之下谈及拉伯雷有伤大雅。事实上,这家伙是如此危险,以至于政府还专门通过了法律禁止纯真的儿童接触他的邪恶著作。

第十五章 旧时代的新招牌

加尔文像其他许多伟大的改革者一样,与其说是一个现代基督徒,倒不如说是一个古典的犹太人。他嘴上崇拜上帝耶稣,但心里却向往摩西

的耶和华。

第十六章 再洗礼教徒

他们只教授爱、信仰和十字架本身,在任何苦难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耐心和谦卑,彼此之间真诚相助,以兄弟相称,相信为大家可分享一切。

第十七章 索兹尼叔侄

在推翻使这个世界长期遭受苦难的教条主义的暴政上,他们所做的远远超过整个吵吵嚷嚷的改革大军。但这是没人能预见的怪事的其中一件。

第十八章 蒙田

他作为战士和政治家,整个一生的特点就是强烈厌恶狂热和偏执,这源于离波尔多市主要码头不远的一家小鱼铺。

第十九章 阿米尼乌斯

在莱顿大学里,有两个教授意见不一致。这既不新鲜,也很正常。但是,他们有分歧的问题是意志的自由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第二十章 布鲁诺

他们是不幸的人,除了背上的披风以外几乎一无所有,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保证。但是圣火在他们胸中燃烧。

第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用正确的数学方法解决伦理学和哲学中的抽象问题所必需的研究工作量,会让普通的健康人望而却步。

第二十二章 新的天国

除了以间接的、无意识的方式之外,这块殖民地并没有对宗教自由或宽容事业作出任何贡献,这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是很常见的。

第二十三章 太阳王

从法国政府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和教士的黑袍之下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注定了。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在所有涉及他的王国的重要统计数字的事情上,他的座右铭是“越多越好”。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从孩提时代,伏尔泰就感到自己被一部巨大的机器追逐着,这架机器似乎是通过一种完全没有生气的力量,把残酷和固执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像其他许多证明巨大智慧和极度耐心的东西一样,百科全书的习惯源于中国。中国的康熙皇帝试图用5020卷的百科全书让他的臣民高兴。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宽容

帷幕落下来了,社会上许多邪恶的事物被荡涤一空,一切都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二十八章 莱辛

人的内心世界被认为比表面上遵从某种规定的礼仪和教条更有价值,因此人们就应该友好互爱地相处,任何人也无权自诩为让别人崇拜的完

美的偶像。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因

汤姆·佩因为美国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十章 最近一百年

当像屠杀无辜的俘虏、烧死寡妇和盲目崇拜一纸印刷文字这样的不宽容成为虚构的故事时,宽容的时代就到来了。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无知的暴政

公元527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的农夫视书本知识如粪土(他来自于尤斯坎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极具争议性的道路的交通要塞)。由于他的命令,古雅典的哲学派别最终被查禁了。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的埃及寺庙,自从信奉新基督教的教士涌入尼罗河流域进行传教以来,这座寺庙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了。

这座寺庙位于一个名为菲莱的小岛上,距离尼罗河上的第一大瀑布不远。自从人们有记忆以来,这座寺庙就一直是人们朝拜女神埃西斯(埃及神话中司生育与繁殖的女神)的地方。不知是什么原因,与她相抗衡的非洲、希腊和罗马的诸神们早就悲惨地消失了,唯有她幸存下来。直到6世纪,这个小岛一直是人们了解古老而神圣的象形文字的场所,为数不多的教士们继续从事着在奇阿普斯其他地方早已被人们遗忘的传教活动。

而现在,一个自称为“皇帝陛下”的文盲农夫一声令下,寺庙以及与此毗邻的学校都被宣布为国家的财产,所有的雕像都被送进了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馆里,教士和象形文字的书法家被关进了监狱。随着这些艺术家逐渐被饥饿和虐待折磨而死,古老的象形文字工艺也就随之成为了一门永久失传的艺术。

所有这一切真是太可惜了。

如果查士丁尼(这个该死的家伙!)手下留情一点,将一些老艺术家抢救到文学的“挪亚方舟”上,那么他就会为历史做出很大的贡献,也将使得历史学家的工作容易许多。尽管(归因于商博良的天才)我们可以再次读出奇怪的埃及文字,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要理解它要传达给后代的真正的内在含义还是极其困难的。

在古代社会中,其他国家也都有与此相同的事情发生。

当那些留着奇怪胡须的巴比伦人虔诚地高喊着“将来有谁能够理解天国中上帝的忠告”,却只给我们留下整个刻满宗教内容的砖场时,他们在想什么呢?他们如何去面对他们不断祈求的神灵?他们竭力解释神灵的法律,他们将神灵的旨意刻在他们最神圣的城市的花岗岩石柱上。为什么他们刚刚还是最为宽容的人,鼓励他们的教士研究天国,探索陆地和海洋,却立即变成了最为残酷的刽子手,对那些违反了早已无人问津的繁文缛节的人们实施骇人听闻的惩罚?

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搞清楚。

我们向尼尼微派出探险队,在西奈沙漠上凿挖洞穴并破译出数英里长的楔形文字字版。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每个地方,我们都尽力寻找打开这个神秘智慧宝库前门的钥匙。  

突然,也纯属偶然,我们发现了一直开着的后门,.我们可以随意进出宝库。

但是,这个方便的小门并不坐落于阿卡德或孟斐斯附近。

它位于密林深处。

它几乎完全被异教徒寺庙中的木柱遮挡住了。

我们祖先在寻找容易获得的掠夺物过程中,与他们乐于称之为“野人”或“野蛮人”的人碰面了。

这是一次不愉快的相遇。

可怜的野蛮人并不了解自人的意图,却以齐举长矛和弓箭的方式来欢迎他们。

来访者却用大口径步枪回敬他们的好意。

从此,平心静气和公正地交流思想的机会就丧失了。

野蛮人总是被描写成崇拜鳄鱼和枯树的肮脏、懒惰、无用的废物,他们只配过这样的生活。  直到18世纪情况才有了变化。让·雅克·卢梭开始以令人感伤的情怀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与他同时代的人被他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也泪眼婆娑地加入了他的行列。 

于是,愚昧无知的野蛮人成为人们最喜爱谈论的话题。在他们看来(尽管他们从没有见过野蛮人),野蛮人是环境的牺牲品,也是所有人类各种美德的真正化身,3000年腐朽的文明制度却将人类这些美德扼杀了。

现在,至少在这个特定的研究领域里,我们懂得了更多。

我们研究原始人就像研究经过驯养的高级家禽一样,一般说来这两者并非完全毫不相关。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从辛苦的付出中获得报偿。要不是上帝的恩典,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野蛮人就是今天我们的写照。通过对野蛮人的仔细研究,我们开始对尼罗河和美索不达米亚半岛早期社会有所了解;通过对野蛮人的全面而彻底的认识,我们也得以了解许多奇异的、藏匿着的人类的天性,它深藏于一层薄薄的礼仪和习俗之下,这种礼仪和习俗是人类在最近5000年来形成的。

这种发现并没有增添我们的自豪感。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对曾经生活过的环境的认识,以及对曾经所做出的业绩的欣赏,只能鼓起我们做好现有工作的新勇气。除此之外,如果还有别的有益的收获的话,那就是对比我们落后的异族兄弟更宽容一些。

本书并不是一本人类学手册。

它是一本关于“宽容”的书。

但是宽容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

离题的诱惑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一旦偏离主题,只有天晓得我们在说什么。

有鉴于此,我还是用半个篇幅来准确而详细地阐明我所要讲的“宽容”。

P1-3

序言

人们幸福地生活在安宁的无知山谷中。

永恒的山脉向四周绵延。

知识的小溪缓缓地流过荒瘠不堪的山间溪涧。

它从昔日的山脉中流出来。

它消失于未来的沼泽之中。

虽然它只是一条不能与江河相比的小溪,但是与求之甚少的村民们的需要相比,它就是一条大河。

傍晚来临,村民们让牲口饮饱水,灌满水桶,满足地坐下来尽情享受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

整天坐在阴凉的角落中,对着一本内容神秘的古书沉思不已的老人们此时也被搀扶出来。在人们的眼中,他们是无所不知的。

这时他们会对着后辈们说一些古怪的话,而孩子们心里却只想着去玩那些从遥远的地方捡来的鹅卵石。

老人们口中吐出的话通常令人费解。

但是这些内容来自1000年前某个不知名的民族所写的书中,因而也是神圣的。

在无知山谷中,凡是古老的东西都受到尊敬。那些胆敢否认祖先智慧的人必会受到所有正派人的冷落。

生活在山谷中的人们就是这样来维持他们的秩序的。

恐惧时时伴随着他们,担心如果不能事事井然有序,那该怎么办?

夜晚来临时,一些模糊不清的话语悄悄地在狭窄的街巷里流传,讲述着那些敢于质疑先人律法的男男女女的故事。

故事中的男男女女向山外走去,一个个再也没有回来。

一些人试图攀登上挡住太阳的岩石山脉。

而他们的白骨却永远留在了山崖之下。

年复一年,岁月流逝。

人们依然幸福地生活在安宁的无知山谷中。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艰难地挪动在村庄的小道上。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了。

双脚缠着的破布,由于长途跋涉而浸透了鲜血。

他艰难地来到最近的一间小屋前,费力地敲敲门,然后就昏倒了。

借着微弱的烛光,他被抬进了小屋。

早晨,“他回来了”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来。

邻居们围拢着,摇头叹息。他们早就明白会有这样的结局。

对于敢于走出山谷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和屈服。

在村庄的一角,老人们摇着头,嘴里吐出一些恶狠狠的话。

他们并非生性残忍,但是律法就是律法。

这个人严重地违背了先人的期望。

一旦他的伤口愈合了,就必须遭到审判。

老人们本想宽厚待之。

因为他们依然记得他的母亲那双陌生的愤怒的眼睛,更不会忘记他的父亲30年前在沙漠中失踪的悲剧。

但是,律法就是律法,必须遵守。

老人们就是律法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老人们命令将叛逆者抬到村庄中央,人们围拢在一起,心中充满了敬畏,不敢言语。

由于饥渴,他还很虚弱,老人们命令他坐下。

他拒绝了。

老人们命令他闭嘴。

但是他偏要说话。  他别过脸不去理会老人们,眼睛搜寻着不久前还是他的同志的人们。

“听我说,”他恳求道,“听我说,你们会感到振奋的。我刚从山外回来,我的双脚踏上了一片新的土地,我的双手接触了其他的民族,我的双眼饱览了神奇的景致。”

“在孩提时代,我的整个世界就是我父亲的园子。

“自古以来,四周只有绵延的山脉。

“当我问山那边是什么时,只有阻止我发问的嘘声和急速的摇头。如果我还是固执己见,就会被带到岩石边去看那些敢于挑战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

“我喊道‘骗人!上帝热爱勇敢的人!’老人走过来,对着我读起他们的圣书。他们解释道,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预先就有规定好的法则。我们生活的山谷归我们所有,由我们掌管。野兽、花草、果实和鱼虾都由我们来统治,都得按照我们的旨意生或者死。但是山脉是上帝的。山外有什么永远是个谜,直到世界末日来临,也不会为人所知。

“他们说的这些话都是谎言。他们对我撒谎,同样也对你们撒谎。

“在山外的那些山上有牧场和同样肥沃的牧草,生活着与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男女。城市拥有人们经过千年劳动创造的辉煌的历史。

“我找到了通往更加美好的家园之路,我已经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跟我走吧,我带领你们去那幸福的地方。上帝的微笑不只是在这里,他的微笑无处不在。”

当他停下来时,老人们突然爆发了令人恐怖的怒吼。

“亵渎!”老人们怒吼着,“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给他的罪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丧失理智,他竟敢蔑视1000年前写下的律法!他罪该万死!”

人们举起沉重的石头向他砸去。

人们杀死了他。

人们将他的尸体扔到了山崖脚下,以警示所有胆敢怀疑祖先智慧的叛逆者。

过了不久,山谷遭遇了一场特大干旱。知识的小溪干枯了,牲口渴死了,田地里的庄稼枯萎了。无知山谷到处都是饥荒。

但是,老人们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们预言一切最终都会好的,因为先人的圣书中是这样写的。

而且,他们本身对食物的需求很少,因为他们都非常老了。

冬天来临了。

村子里一片荒芜。

大部分村民都在这场可怕的天灾中死去。

幸存者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山外的世界。

但是律法上却写着“不行”。

并且律法必须要遵守。

一天夜里,村里爆发了一场叛乱。  

绝望鼓起了那些曾因恐惧而一直不敢反抗的人们的勇气。

老人们无力地反对着。

他们被推到了一旁,他们因此抱怨他们的命运,悲叹子孙们的忘恩负义。

但是当最后一辆马车离开村子时,他们却拦住了车夫,强行让车夫将他们一起带走。

向一个未知的地方进发的旅程开始了。

这时距离探索者返回山谷,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再要找到他曾经做过标记的道路已经很困难了。

在艰难地找到第一个石堆路标之前,又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饥渴。  此后的旅程顺利了许多。

细心的先驱者在丛林乱石中用火烧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

人们踏着先驱者的足迹从容地来到了处处都是绿色牧场的新世界。

人们默默地相视着。

“最终他是对的,”人们说道,“他是对的,老人们错了……”

“他讲的是真话,而老人们撒了谎。”

“他的尸骨在山崖下腐烂,而老人们却坐在我们的车里,口中依然唱着古老的歌谣。”

“他救了我们,我们却杀死了他……”

“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深感内疚,但是,如果那时我们就明白的话,也就不会……”

接着,人们解下牛马的套具,将牛羊赶进牧场,为自己建造房屋,平整土地,从此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几年之后,人们想将勇敢的先驱者安葬在一座新建的漂亮的大厦里,那是为智慧老人而建的。

于是,一支隆重而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寻找先驱者的尸骨。当人们来到先驱者尸骨曾经所在的山脚下时,什么也没有发现。

饥饿的狼群早已把尸骨拖入了它们的洞穴。

为了纪念逝去的先驱者,人们在他开辟的道路的尽头立起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敢于向黑暗恐怖的统治挑战的先驱者的名字,是他将人们带向了新的自由世界。

石碑上写着:这是由心怀感恩之情的后人们建立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于过去,也发生于现在,但愿不再发生于未来。

书评(媒体评论)

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现代著名作家 郁达夫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钱满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宽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刘成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01863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2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0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