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酒典(上中下全新校勘图文珍藏版)(精)/中华藏书百部
内容
编辑推荐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是以道家哲学为源头的。

由徐寒编著的《中华酒典》的主要内容有——中国酒史篇:包括酒的分类,饮酒与健康,酒论篇,酒经篇,与酒有关的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精选;中国酒话篇:包括酒俗篇,酒令篇,酒趣、酒语、酒联、酒辞篇,酒文化赏析篇等等。在本书的编撰和整理工作中,编者参考、借鉴、吸收了古今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以力求反映中国酒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内容推荐

酒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与华夏文化同步前进,可以说,酒文化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缩影。从古至今,美酒与英雄相得益彰。酒给了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英雄赐予了酒浓厚的文化底蕴。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可见中国也正是有了酒文化的发展,才会有那么多美妙神奇的故事流传至今,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中华酒典》旨在让读者感悟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酒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中华酒典》由徐寒编著。

目录

第一编 中国酒史篇

 一 酒源说

 二 酿酒始作人的传说

 三 酒的神话与传说

 四 酒的起源与发展

 五 我国古代酒的品类

 六 我国古代名酒

 七 我国古代酒器

 八 古代的酒肆、酒楼与酒旗

 九 古代酒与歌舞

第二编 酒的分类

 一 中国白酒

 二 果酒

 三 配制酒

 四 黄酒

 五 啤酒

第三编 饮酒与健康

 一 饮酒的讲究

 二 醉酒与解酒

 三 品酒与评酒

 四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五 嗜酒酗酒有损健康

 六 饮酒不宜酗酒

 七 饮酒的忌讳与方法

 八 饮酒要适量

 九 老年人饮酒

 十 饮酒与养生

第四编 酒论篇

 一 酒与政治

 二 酒与经济

 三 酒与宗教和礼仪

 四 古代文人与酒

 五 酒与情感、情绪

 六 酒与诗词

 七 酒中乾坤大

 八 酒与书画

 九 酒与社会生活

 十 论酒名篇选

第五编 酒经篇

 一 周:《仪礼·乡饮酒礼》

 二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节选)

 三 唐·皇甫崧:《醉乡日月》(节选)

 四 宋·朱肱:《北山酒经》

 五 宋·窦苹:《酒谱》(节选)

 六 元·遭绍:《安雅堂酒令》(节选)

 七 明·袁宏道:《觞政》(节选)

第六编 酒诗词、散文、小说、戏剧选

 一 酒诗

 二 酒词

 三 酒文

 四 酒小说

 五 酒戏剧

第七编 酒史话篇

 晏子说礼论酒等

第八编 酒俗篇

 一 酒的礼法习俗

 二 乡饮酒礼

 三 酒与礼仪

 四 酒与交往

 五 酒与婚嫁丧葬

 六 酒与节日

 七 少数民族的酒俗

 八 酒与文化娱乐

 九 饮酒赋诗、联句

第九编 酒令篇

 一 酒令的源流

 二 酒令概述

 三 古酒令汇览

 四 现代酒令汇览

第十编 酒趣、酒语、酒联、酒辞篇

 一 酒典与酒趣

 二 醉坛笑林

 三 狂士逸人

 四 骚人墨客

 五 英雄豪杰

 六 酒语辑

 七 酒联

试读章节

夫英雄者,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正是给他前面论龙做的一个注脚。这都是在酒后说的,可以说,把曹操的胸怀、胆识、抱负等等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们这里借助了西方心理学家关于三个意识层次的说法,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弗氏的这个理论对于人们关于心理层次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只是他在意识层次相互转换中的动力的述说中,看来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他说:“具有愉快性质的感觉没有一点儿内在的推动力,而不愉快的感觉却高度地拥有这种推动力。后面的这种推动力趋向变化,趋向发泄……”(《自我与本我》)“痛苦说”与“发泄说”似乎是弗洛伊德学说之立足点。虽然有许多我们所遇到的现象与弗氏所述的基点很相似,但这对于人们关于整个心理认识过程仍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片面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后来提出了健康心理学之说,就把弗氏的缺陷扭转和补充了。人不只是在受到痛苦压抑时要求心理转换;同样,出于一种健康心理要求,也会发生意识与情感的转换过程。现在我们仿照弗氏的三个层说,把他所谓的意识区暂称为理智意识区,将其所说前意识区暂称为情感意识区,将其所说无意识区(或潜意识区)暂称为潜藏情感区。自然,弗氏说过,无意识区中并不是一切潜意识都可以转变为情感,我们只取其中有可能转换为情感部分罢了。如此,我们便可以对人们所说的情感做进一步的分析,看看它们是怎样具体地转换的。

其实,照我们看来,无论上面说的每个意识区(包括无意识区)中,都包含有可以凝聚为感情的含素。只是在无意识区(潜意识)中,一些包含有情感的含素颗粒,是处于分散的、零碎的、互不相联系的、并且相对静止的状态。它们需要有一定的外界的诱发力或震动力,促发其内趋力之作用,使其原来分散的、无组织的、相对凝固的情感颗粒,通过与外界导入的震动力之相同的震频发生共震,然后再在这种震动中凝聚组合,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相对稳固的凝聚体。这种凝聚体即是我们将称之为感情的东西。然而由于我们假定划分的不同的意识区具有不同的容纳性,因而这种被我们称之为感情的成份,不能在原先的无意识区停留,它们即在我们所说的共震中,通过强烈震动力已突破了的意识区界限,马上进人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情感意识区。这样,由于情感意识区已因不断由无意识区接受新的情感含量而达到饱和,同时也因外界给予的震动力仍不断输给,使感情区的情感储藏继续沿着原来的震频向外突破。我们说的理智意识区,它所起的作用是如弗洛伊德派所说的起着检查、限制情感的进发作用;因此人们在一般的时候表现出的情感是理智的。理智,对人类的活动和人类的文明建设来讲,本身并不是坏事。人本来不能只按情感办事,那样将无法维护一定的道德。但道德这东西除了一般维护人类文明之外,有时又表现为某种阶级的内容-,从而压抑和歪曲人类正常的或美好的情感。例如为维护封建法权而压抑个性,为某种集团或阶层的利益歪曲或扼杀美好情感。这实际上不仅不利于人类的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的前进,也更摧残人的精神。于是,这种时候借助某种外力对理智区加以突破,便是十分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事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在感情浓郁或情感活跃时好饮酒:例如在心情郁闷时思饮酒,在情感压抑时欲饮酒,在愁苦时饮酒,在思念亲人时饮酒;在心情激动时和快乐时饮酒,喜庆时饮酒,团聚时饮酒,等等。总之,酒常常陪伴着人们的感情,也促发着人们的感情。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我们也应知道,人们饮酒在什么时候算是恰到好处。假如酒量过大,把大脑全部迷醉了,或造成神经系统全部紊乱,也就无所谓感情了。古时人饮酒,虽称好酒有时也有一定限度,例如阮籍,放浪形骸,然而有一则故事说,他的一位邻居是卖酒的,卖酒的又是一个十分俊俏的小媳妇。阮籍常到那里去买酒喝,喝醉了就在那美丽的小媳妇身旁一躺,便睡去了。由于他心胸坦荡,一点也没有邪心,自己也不忌畏;而少妇的丈夫看见了,也不多心。这说明阮籍虽然酒喝醉了,也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当然首先是他的心无杂念,如果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再饮了酒失去理智,那就会造成不堪的后果。魏晋人讲“任情说”,嵇康道:“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与山巨源绝交书》)陶渊明则为“性情自然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他们都好饮酒,借助酒使自己情感释去束缚,以求得人的精神向大自然界的回归。这都是他们从各自体验中,悟出了酒在人们感情释放中的作用。P二二五-二二六

序言

花看半开时 酒饮微醺问

醉来自由身 成全酒中仙

——《中华藏书百部》之《中华酒典》出版前言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就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又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作为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中国酒和酒文化都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中国酒文化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酒又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所以饮酒也是一种饮食文化。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历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某种程度上,酒业的繁荣对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人)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古代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生,酒以成礼。几千年来,在中华文明史中,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是以道家哲学为源头的。庄子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因此,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也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家们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南宋诗人张元年诗云:“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中国酿酒的历史是那么的悠久和灿烂,中国的酒文化又是如此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要编撰这样一部名为《中华酒典》的书,编者虽常常感到力不能逮,但当我们徜徉在几千年灿如星河的酒文化历史长廊之中,又时时被一种精神、一种炽热、一种诗情所感召,缘于对中国酒文化深怀同样的兴趣和热爱,促使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按时完成本书的编撰出版工作。若能让那些得酒缘诗情的读者朋友和我们一起在吸吮酒的芬芳时,又能获得更多高品位的文化熏陶,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情;若能为弘扬中国优秀的酒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更是使人心慰了。

中国酒文化古今载籍,浩如烟海。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酒史篇:包括酒的分类,饮酒与健康,酒论篇,酒经篇,与酒有关的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精选;中国酒话篇:包括酒俗篇,酒令篇,酒趣、酒语、酒联、酒辞篇,酒文化赏析篇等等。在本书的编撰和整理工作中,编者参考、借鉴、吸收了古今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以力求反映中国酒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书中特别收选有不少学者对中国酒文化的要义精论,虽是同样的题材和内容,但认识、见解和表现形式却各有特点、各有新意,所以一并编人,以供读者鉴赏。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失当之处,祈望读者指正,以便有机会修订时能减少一些遗憾。

《中华藏书百部》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酒典(上中下全新校勘图文珍藏版)(精)/中华藏书百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38095
开本 16开
页数 11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41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2.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7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6
183
9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