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杰出青少年的14堂人生哲学课/常青藤先锋教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与小孩子分享几个世纪以来最伟大思想——从柏拉图到拜尔·胡克斯一的实用指南书。

孩子们对残酷与勇气、爱与失去并不陌生,在这本独一无二的书中,教师、教育顾问玛商埃塔·麦卡蒂揭示了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在过去15年间,她通过在美国的多所学校中开展的教学研究项目完成此书,本书指导家长和老师向0—18岁的孩子介绍哲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自身的了解,让他们勇敢地迎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人生哲学困难。

书中通过14个主题——包括哲学、友谊、责任、幸福、正义、时间、勇气、死亡、偏见、人性、自然、同情、自由和爱,以及相关主题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著作—一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西蒙娜·德·波伏娃,并辅以精彩的讨论问题和教学小贴士,一步一步地指导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如何进行哲学性的思考。

当一个孩子因为敞开心胸而充满宽容,那么他的影响力将是无可限量的。

内容推荐

《杰出青少年的14堂人生哲学课》是一席指导如何与孩子们分享哲学思想的书。在书中。你会看到关于如何向孩子们介绍哲学思想、向孩子们介绍哪些哲学思想、为什么向他们介绍这些思想的大量的具体建议。但是,本书也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框架性的教学建议,这样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面对教学过程带给你的快乐。你不一定要使用书中给出的讨论问题,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些例子和孩子们分享。总之一句话:自由地领会书中所提到的精神,体现你自己的方式。并享受整个过程。

书中列举了14条孩子最感兴趣的主题。这些主{题是作者认为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每章包含一个主题和两位在该主题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每章另外包含两个讨论角度,或者说是副主题,你可以用它们来丰富你的教育内容,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每章还包括讨论问题、教学贴士。希望这些能帮助你走进小哲学家们的世界。

重要的是不要立即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某一主题是否适合。孩子有各种不同的成熟度、兴趣、背景和语言能力,孩童其实是天生的哲学家,只要你每一堂课都讲一个小故事。将哲学和孩子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任何主题都可以讨论。

目录

关于本书

第1课 哲学

第2课 友谊

第3课 责任

第4课 幸福

第5课 正义

第6课 时间

第7课 勇气

第8课 死亡

第9课 偏见

第10课 人性

第11课 自然

第12课 同情

第13课 自由

第14课 爱

试读章节

独一无二的机会

在《西西弗的神话》中,加缪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人通过欣然接受自己的责任而找到生命意义的故事,它讴歌了承担责任的益处,也反映出加缪的核心理论:他对于某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发现生命本质含义的想法感到非常愤慨,他公开抨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选择自杀或逃避的做法。尽管故事中日复一日滚石上山的西西弗的行为富有戏剧性,但加缪仍把它比作每个人生活中都要面对的责任。

“我们通过想象力为神话人物注入生命”(《西西弗的神话》)。我让孩子们根据故事画下他们想象中的西西弗的样子。西西弗如此热爱自己的生活以至于忘记了神灵的存在,诸神很不高兴,他们决定惩罚他。他被迫从山脚下一次一次地拉巨石上山,每次刚到山顶的时候,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他不得不把它重新滚上山顶。西西弗终身都要重复地做这样的工作!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但西西弗却并不这样认为,他把滚动巨石上山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尽职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他从没有奢望能休息一天,或者试图摆脱这种状态,或是抱怨不公平,他选择爱他的石头,因为这是只属于他的石头。他把脚放在石头下面,用手臂抱着它,侧脸紧贴在石头上,这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属于他,他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当西西弗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他就肩负起了责任。孩子们感叹西西弗的所作所为,他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滚动的巨石。在有些孩子的画中西西弗吹着口哨一蹦一跳地走到山脚下他的石头面前,而有些孩子笔下的西西弗手臂僵直,下巴朝天。孩子们注意到,西西弗;很现实,他从不幻想逃避,他知道石头不会停留在山顶上,也不会消失。他们意识到,如果能像西西弗一样,抱着属于自己的石头,就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神话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鼓舞了他们:“爬上山顶制高点所要进行的战斗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应该相信,西西弗是幸福的。”

对曼宁而言,如果道德理论不能指导我们的行为,它就毫无意义。对加缪来说,承担责任让我们有机会体验到个人成长的经历,分享和谐。两个哲学家都认为,如果你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别人的生活,关心世界本身,责任就会变成这个星球上受欢迎的一部分。孩子们的观点比较发散,但教师和家长常告诉我,当孩子们重新看待责任赋予他们人性的荣誉时,他们就变得更加友好和快乐了。

随着理解的加深,孩子们逐渐对在生活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产生了兴趣,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么选择置身于关怀的世界,要么选择冷漠而不负责任。我问孩子们,如果让他们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人际交往会怎么样?他们马上表演出脱离世界的样子,一个孩子一边不停地在教室里打转,一边说:“你到处走,却发现没有可以栖身的地方。”她很开心地坐回到同学中间去,总结道:“试图逃避责任让我头晕目眩!”

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肩负着责任和义务时,他们会认为自己很重要,也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们说,这样理解“责任”,可以让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也教会他们做些该做的事情。“我日复一日地和别人沟通交流形成了一张相互关怀的网”(《只要去关怀》)。孩子们的真心付出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教学小贴士

◎试着用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手法表现西西弗的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拿一个西西弗的小金像或者一块石头。  ◎孩子在动手过程中更容易集中精力,让他们画画的办法很有效。在你讲故事之前准备好纸笔,让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画出来。

思考题

◎担负起责任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觉怎样?

◎你会关心受伤的司机、学校图书馆被损坏或没被归还的书籍吗?你能为这两种情况承担什么责任?

◎为什么加缪崇拜西西弗?他认为西西弗最好的品质是什么?

某堂课上,一个孩子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当你说你‘以后’会来的时候,是不是就表示你不会来了呢?”他的问题让我警醒,很多成年人因为觉得对方是个孩子,就淡化了自己对他们的责任感。

开始孩子们听到“责任”这个词时,将之与家庭琐事联系在一起,带有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加缪和曼宁把“责任”的定义简化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人便利,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无法承担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责任,但是可以在尽力推动我们自己的“巨石”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孩子们也明白需要承担环保的责任。在经过长时间地讨论责任和环境的关系之后,一个孩子兴奋地断言,现在公认的回收垃圾的方式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垃圾正在泛滥,我们不能永远回收,不是吗?”她随即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下一次,从现在开始的每一次,当我走进商店的时候,我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某件东西。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只买必需的物品,那垃圾还会泛滥吗?”

P44-47

序言

欢迎来到思想的世界。

《杰出青少年的14堂人生哲学课》是一本探索哲学以及研究成年人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哲学教育,与他们分享哲学奥妙的书。以我过去15年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的经历向您保证;孩子们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理解哲学,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产生更深刻的见解。

一个孩子会问你,“无”是一种“有”吗?什么是人们创造的时间?然后孩子们会就此开始热烈地讨论。他们在哲学探索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勇气、死亡和偏见等主题,很少会因智力不足或受到挑战而退缩,在他们眼中,不存在不能探讨的主题。他们似乎比很多成年人更能轻松地辨别出何时应该着手解决问题,何时应该保留生命的奥秘带给我们的诱惑。小哲学家们让大人们明白,并非一定要拿到哲学学位才能讨论哲学问题,他们对哲学世界充满了渴望。我曾经多次看到大人们在专心聆听孩子们发表的哲学见解,从他们的表情,我能看出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分享哲学思想是很有益的。对我而言,每当我与小哲学家们一起讨论重要的哲学问题时,一个崭新的世界仿佛向我敞开了大门。

我在彼得蒙特弗吉尼亚交流学院教授哲学,为什么我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和三年级的孩子谈论哲学的人呢?难道我不知道哲学是一门很严肃的学科吗?我也曾经怀疑过孩子们学习哲学的能力,但是现实打消了我的顾虑,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善于思考、充满好奇、富有想象、探究未知。

我在弗吉尼亚、芝加哥、腓尼基、雷德兰兹、加利福尼亚等地教授儿童学习哲学,我先把授课对象限定在三年级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是无拘无束的,可以清楚表述自身想法,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又很单纯,这些特性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幼儿园的孩子和中学生也同样是我的教学对象。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希望能和一个信任他们的成人一起学习和工作,作为教师和家长我希望你能给孩子更多接触哲学的机会,让这本书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让不同生活阅历的你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教孩子学哲学。

哲学无处不在。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可以把哲学纳入你的课程;如果你是一位家长,可以与孩子来一次一对一的哲学辩论;如果你是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给社区里的孩子讲哲学,鱼店、图书馆、花园、客厅、公园、休息室、运动场……都可以成为讨论哲学问题的论坛。通过学习哲学获得批判性的思考技巧,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成效,同时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生们还会灵活地把哲学思想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哲学探索不会夺走孩子的纯真和希望,反而会帮助他们自由地敞开心扉、独立思考,为心灵提供一个休息的空间。拥有快乐,欣赏单纯和俭朴,包容差异,保持一种自然的谦虚态度,他们会更加充满信心地面对这个世界。

哲学不仅存在于落满灰尘的书本里,每一天你都有机会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怎样有意义地生活?通过哲学,孩子们学会思考如何改变自己以及社会大众的生活,当一个内心平静、思维敏锐、坚强宽容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当你播下哲学的种子,请期待,一次大丰收正等待着我们。

如何使用本书

《杰出青少年的14堂人生哲学课》是一本指导如何与孩子分享哲学思想的书。在书中,你会看到关于如何向孩子介绍哲学思想、介绍哪些哲学思想以及为什么向他们介绍这些思想的大量的具体建议,但本书只提供了框架性的教学建议,使用者不必照搬照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从自身的经历中找出实例与孩子们分享。总之,合理地运用本书所提到的建议,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享受整个过程。

结构设置

本书一共14章,每章包含一个哲学主题和两位在该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另外包含两个讨论角度,或者说是副主题,你可以用它们来丰富你的教学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每章还包括思考题、教学小贴士,希望这些能帮助你走进小哲学家们的世界。

为孩子设计合适的哲学课程

什么题材适合孩子学习呢?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某一主题是否适合,笔者碰到过可以轻松讨论死亡问题的二年级的学生,但也遇到过对于友谊这个话题反感的七年级的孩子,孩子们的成熟度、兴趣、背景和语言能力各异,教师或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选取合适的讨论主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杰出青少年的14堂人生哲学课/常青藤先锋教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玛丽埃塔·麦卡蒂
译者 柏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96742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