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清一品
内容
编辑推荐

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三代人,三台变换离奇的大戏……

窦氏一家在官场中没有曾国藩等人的为官之术、为人之道,他们有的只是耿直与忠贞,倔强与狂性,嫉恶如仇而不知个人进退,胸怀天下而不计一家得失的大爱,三世为官,皆为怪吏。但在乾嘉道三朝中,他们祖孙三代仍皆能身居高位,影响天下,捭阖官场,惩治高贪,整肃官纪,光耀门第!

窦氏三代在大清三朝官场的官场之搏,让您从一个高官世家的角度了解官场,读懂官场;让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两百年前清朝由盛而衰的惊涛骇浪,带您走人一个更真实更透彻的官场世界。

内容推荐

乾隆年间的浙江亏空大案、嘉庆年间的安徽卖缺受贿、道光年间的捐官弊政,演绎了窦氏三代人行走官场的处事规则。面对皇权,专权的清廷政治,在险恶的官场夹缝中,不忘胸怀天下的大志。犹如一丝冉冉的光,照亮着贪婪的官场。

试读章节

乾隆四十七年,农历正月二十八。

北京的雪愈下愈大了。雪片如鹅毛般漫天纷飞,风助雪势,天地间白茫茫,混沌一片,劲风咆哮着扑到人们身上,将雪片打在行人的脸上生生的疼。刚过申牌时分,一队辂车慢慢沿着笔直向北的驿道,朝着北京紫禁城南的宣武门行去。车队只有三辆车,一辆骡车、两辆轿车。八个戈什哈一律披红色的油衣骑马随行护车,马蹄踏得泥花四溅,车轱辘咕噜噜地响着。只见第二辆轿车乌银戗金丝饰辕、景泰蓝圆帽包头,黑羊皮条纳相眼绿呢车围,万字云头泥金线帷子下面镶一圈红呢,俗称所谓”红围子车”,只有从二品及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坐这种豪华大车。福崧此时就在这辆轿车之上。

他先是以从二品的身份在甘肃跟着总督勒尔谨平了苏四十三之乱,得了皇上御赐花翎。接着在甘肃和李侍尧查出清朝第一大贪案,所亏银、粮共计三百万两,另查出赃银五百万两,又得了皇上明旨夸奖。福崧这一段时期可谓春风得意,步步高升,本该是极好心情的,但他却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

福崧走到山西的时候,京里就已经有人给他报信了。北京城中早已是火药味十足,听说有御史奏本参他,但被圣上留中不发。不过,这也许只是京中一场大纷争的开端而已。

甘肃大案,他杀的人太多了,他惹的人也太多了。虽然有乾隆的支持,也有李侍尧为他打气,但李侍尧远在甘肃作总督,远水又能解多少近渴,而乾隆作为皇帝,帝心难料。京中又是如何形势,他又不好把握。

福崧一手撑着平金软棉垫套子,一手撩开“红围子”帷远望,见苍白的天穹已经发了灰,但远远的还是能看到宣武门影影绰绰高大的城墙。他想起临走的时候,是从北京城北德胜门走的,为的是图个得胜的好口风。这一次回来,他没有走大道从正阳门过,却要走宣武门。福崧是希望从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过一过的,看一看这个京城杀人的刑场,想一想他处决近百名贪官污吏,而把自己变成出头的鸟儿、出头的椽子是否是值得的。

从北京走的时候是乾隆四十六年夏,转眼已经半年多过去了。当时吏部任命他为福建布政使的文书刚刚下来,甘肃苏四十三就造反了,总督勒尔谨点了名要他,临走时皇上对他的百般嘱托仍在耳际。刚平了苏四十三,又立刻与阿桂、李侍尧查办甘肃王直望的案子。忙乎了两个月,好家伙,一查查出一窝子赃官来。向上参奏之前,福崧请示李侍尧是否用词缓和一些,以免触动圣怒,死的人更多了。李侍尧扬脸说了一句:“苏四十三是怎么反的?没这些贪官能反么?光苏四十三案就死了多少人?我们现在可怜他们,他们将来不会可怜百姓。再逼民反,将来死的百姓比官兵还要多。”福崧一想也有理,为国为民这些赃官都该死。但抢在前头查案的是他,主审的是他,后来监斩的还是他,虽说名义上是跟着李侍尧干,但李侍尧躲在幕后指挥,前台露脸的只他一人,听倒彩的仍然是他。这一回李侍尧奉旨留在甘肃任总督躲得远远的,而他却不得不去北京受千夫所指。

过了菜市口,福崧的心情反而平复了一些。大不了一个死字,何况这回他还是挟功而返,这些人能把自己怎么样?福崧这样想着,心中坦然了许多。

福崧住进了驿馆,洗了澡换了衣服,好好地睡了两个时辰,一直睡到掌灯时分方才起来。福崧正准备唤人备饭,门外走进来几个太监,为首的是个瘦脸大个子,穿一身红色太监衫,福崧以前见过这人,是养心殿的大太监马进喜。他急忙起身,还没迎出去,却听马进喜道:“请福崧大人接旨!”

福崧一愣,这个不当不正的时候,皇上传旨是什么意思。

福崧快步迎出来,边走边对下边人道:“快快,摆香案,开中门。”

“是口喻,免常礼。福崧跪接即可。”马进喜说着,在院里面南背北站定,看着福崧跪好了,朗声宣读圣旨说:“着福建布政使福崧,即刻到养心殿见驾。”

福崧没敢多问,坐了轿子随着马进喜从西华门进紫禁城,入隆宗门,先到了军机处外的台阶下听宣候驾。这时夜色已沉,天空墨蓝,军机处廊前一溜的风灯照得大院白煞煞的。院子里有些冷清,两个军机章京匆匆走人军机房,几个部司的官员在廊下歇着等回文,没有人说话,显得有些肃穆。初春的风在上面“呜呜”地响着,像是在大声的呜咽,但院子里却感不到有多大的风。

福崧正在想事,忽然听到有人在笑,多少显得和这里的气氛不太和谐。福崧扭头看去,见一个长相英俊的年轻人走在前头。此人一品朝冠,顶戴上是镂花金座,中间镶一颗鸡蛋大小的洁白圆润的上等东珠,衔一个亮红宝石顶子,补服绣鹤,套在九蟒五爪袍上,跨着镂金衔玉的朝带,整个人精干大方,透着一股子英气。另一个约四十岁年纪的人跟在后面,花珊瑚顶子,九蟒五爪袍套锦鸡补服,一脸的讪笑。福崧认得这两个人,前面就是正值得意,一路扶摇直上的和珅,眼下是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国史馆副总裁,总管内务院三旗官兵事务兼步军统领、崇文门税务监督、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御前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馆总裁、兼理藩院尚书、太子太保,充经筵讲官,这一溜的头衔,没有个好记性真还记不住。后面那个是和珅的亲信,户部侍郎吴省钦。

两人边走边说话,那吴省钦咧着嘴笑道:“听说那福崧的手从来都是红彤彤的,难道老天都暗示这手是沾了血的……”话说了一半,见福崧正站在院子里,竟硬生生地将后面的字咽了回去。

福崧知道吴省钦要说什么,跨上一步道:“吴侍郎啊,你说我福崧双手沾着血,杀人太多是么?”

和珅未发迹时曾在咸安宫学习,吴省钦的弟弟吴省兰曾是和珅的授业老师,吴省钦当时也是咸阳宫的老师,只不过不像他弟弟那样亲自教过和珅罢了,不过和珅论理也应当叫做老师,但吴家兄弟为了攀附和珅,竟想办法反投在和坤门下做了学生。当兄弟俩双双登门拜见和珅,见面就双膝跪倒,称和珅为先生自称弟子时,连和珅都大为惊讶,连称不敢当。但这种不要颜面的无耻行径最终还是被和珅接受了,这事虽然被朝廷内外长久的传为笑谈,却丝毫不影响兄弟二人成为和珅的心腹,并不断地升官发财。福崧对二人很是看不起,再加上他火暴的脾气,所以虽然和珅就在面前,吴省钦官阶也比他大着半品,他仍然敢指着吴省钦的鼻子质问。P1-3

序言

在官场中,能心甘情愿的走向官场尽头,以结束自己的官场前途,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天下清明政治、廉洁国策的官场中人,大多是不容于众,特立独行,似目中无人,却胸怀天下的怪吏!

本书讲述的就是有这样官场经历的窦氏子孙三代人。

窦氏一家在官场中没有曾国藩等人的为官之术、为人之道,他们有的只是耿直与忠贞,倔强与狂性,嫉恶如仇而不知个人进退,胸怀天下而不计一家得失的大爱,三世为官,皆为怪吏。但在乾嘉道三朝中,他们祖孙三代仍皆能身居高位,影响天下,捭阖官场,惩治高贪,整肃官纪,光耀门第!

窦氏三代在大清三朝官场的官场之搏,让您从一个高官世家的角度了解官场,读懂官场;让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两百年前清朝由盛而衰的惊涛骇浪,带您走人一个更真实更透彻的官场世界。颠覆曾国藩的官场规则,不用明哲保身,也能官场立足!

小说共分三篇:乾隆朝篇、嘉庆朝篇、道光朝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清一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5012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6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