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苦乐无边读人生/大家自述史
内容
编辑推荐

17岁前她叫于佩文。

17岁以后她叫于蓝。

后来,她成了一个好演员,继而是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

然而,当她两鬓染霜细数人生时,三大遗憾却也是:为演员,电影拍了不到十部;为人妻,爱人却过早离去;为人母,对儿子童年成长却负疚良久。

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浩劫、改革开放,她说自己是“苦乐无边读人生”……

而她在我们的记忆中,依然是那个银幕上傲立寒霜的红梅花儿“江姐”、《革命家庭》里从不谙世事到坚强伟大的母亲周莲、《龙须沟》里泼辣却又细腻的程娘子……

内容推荐

于蓝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已定格在新中国十七年闪光的银幕上……回首往事,于蓝为她的回忆录所起的书名——《苦乐无边读人生》,更是她一生表演事业的浓缩和记载。

全书共分为年少时光、走向革命、延安岁月、爱情与家庭、又回黑土地、银幕生涯、彩虹事业八个部分。

目录

一 年少时光

二 走向革命

三 延安岁月

四 爱情与家庭

五 又回黑土地

六 银幕生涯

七 关爱与坎坷

八 彩虹事业

试读章节

我的父亲是一个学习优良的大学生,他毕业于江苏吴县一所大学(现早已更名了)的法律系,毕业后考上哈尔滨地方法院的书记官,后晋升为推事和庭长。母亲病重常年卧床,哥哥承担了母亲的责任,几乎每天都带着我出去玩。而我又是那么浑浑噩噩,什么忧虑、家愁都不懂。八周岁时,妈妈离开了我们。我长大后才知道她患的是骨结核。当年结核就和今天的癌症一样可怕。可我什么也不懂,对于这场死别意味着什么全然不悟。

妈妈死后,更没有人管理我的生活了。记得在学校时我很淘气,打秋千、爬杆,一会儿就能爬上三四米高的木杆。有一天,我不知道木杆已有裂开的茬口,当我滑下来的时候,自己的上衣被挂在茬口上,于是胸部、腹部全袒露出来了。而胸部和腹部很久未洗,又黑又脏,上面全是鱼鳞一样的斑斑污垢。这让我第一次懂得了害臊,当时真是无地自容啊。可别人怎么会知道我没有妈妈了,再没有人带我去洗澡了!

在学校里,我虽不是穷孩子,可是那么多的同学都比我富有。她们衣着鲜丽、整洁,特别是两个军阀的女儿,每天汽车送到学校,保姆等在学校。每堂课下来保姆替她们更换一次衣服。这种特殊的学生,使我小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人世间不平的疑问。她们为什么那么富有?在学校中为什么还会有贵贱之分?记得一次上体育课,老师忽然发现我的鼻子大,叫大家来看,同学们又看又笑,我第一次体会到被别人戏弄和嘲讽的耻辱!我没有跑掉,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以示我的愤怒和抗议! 

第二年父亲娶了继母。她也是自幼丧母,跟着哥嫂长大,在家中读了好几年书。继母从未虐待过我们,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因为供养人口过多,父亲不满足于小小的官职,经过努力升迁到张家口任地方法院的院长去了。我和继母等全家便只好搬到沈阳祖父家中。一切还没有习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发生了。只记得一天深夜里有隆隆的炮声,第二天清晨人们便惊恐相告,日本人炮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从大人的惶恐中我开始知道日本人侵占中国的野心,知道东三省即将沦亡。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我随继母逃往关内,到张家口去找父亲。火车上人挤人、人压人,一片混乱仓皇的逃亡景象。日本人的铁蹄使我第一次经历了意想不到的颠簸,我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尽管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亡国之忧,但是,我知道自己美好的家乡被敌寇占领了,政府没有抵抗,才使我们离乱逃亡。

在张家口和父亲见面了。这里是塞外,从城内就可望到高高的山峰,驼群随着铃声络绎不绝地从城内穿过。我常常望着远远的青山出神,希望大人马上带我去爬山。大人们却说:“望山跑死马,离这儿远得很哪!”后来在学校的远足活动中我到了令人向往的青山——赐儿山。那里除了许多寺庙以外,最吸引我的是:依山盛满山泉水的两个大石槽内,工人不畏春寒地用双脚踩洗着羊皮,洗好的羊皮在水上像朵朵白云漂浮,真是好看极了。

离我们住处不远的娘娘庙,有百级的台阶高高耸立,每当端阳佳节就有盛大的庙会。烧香、求子和购买珠宝玉器的游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祖国的山水、人民的风俗不知不觉刻印在自己生活的宝库之中,使我爱恋。

在那塞外斗室,我和姑姑同住,那是我积累文学知识的开始。因为姑姑和我的继母都是读书人,她们逃亡在这座小城镇里找不到自己的去处,因此,买了许多我国的古典名著来消愁解闷。我这个十来岁的女孩子精力充沛,常常在放学之后,躲于小小斗室之内,饱览名著。像《镜花缘》、《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由于文化水平所限,虽然看懂了故事,但其内涵却不大懂。自幼丧母的我,对《红楼梦》有很大的共鸣,林黛玉的悲惨命运使我流了不少眼泪,这时我开始懂得了人间有不平、有争夺、有悲欢离合……我才懂得为自己失去了母亲而深深感伤。这些古典名著在我的心中朦胧地划定了一些衡量美丑、善恶、真假的尺度。

1933年父亲忽然弃官不做,跑到北平沦为失业者。当时家中生活困难,全靠继母卖首饰过活。父亲从未对我们讲过弃官的原因,我分析可能是战事的缘故。我这个东北女孩儿便又成为平津的流亡学生了。

在文化首府的北平学生中,我显得十分土气。先在翊教女中读初一,后因父亲南下求职,把我托付给表姐。表姐早已成为北平小姐,在贝满读高中,我听说这是贵族学校,心中就有些害怕。当她把我带到她的宿舍时,真让我眼花缭乱了,满室脂粉香气,花旗袍、高筒丝袜挂满了门后。而我只有蓝布大褂,唯恐遭受歧视。好在该校的初中学生还比较质朴,但与众相比我仍显得十分寒酸。那里的学生在冬季都有滑冰鞋,我中午只好躲在教室内不出去。谁知大家玩够了,回到教室竟把我包围起来,放肆地对我品头论足,取笑不已。我忍受不了,感到人格被侮。再加上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外国修女更是傲慢异常,随意斥责学生。我在父亲面前哭着表示:宁可不读书,再不到那里去了。在这著名的贵族学校,我只呆了二十几天就离开了。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苦乐无边读人生/大家自述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82512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