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沙漠中的博物馆(约旦2010-2011版约旦旅游指南)/外交官带你看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公元1517年归属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3月22日英承认外约旦独立,5月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48年5月第一次阿以战争中,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50年4月,外约旦同西岸合并,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西岸。1988年7月,侯赛因国王宣布中断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律和行政联系”。1994年10月,约旦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条约。1995年2月9日,约收回被以占领的约340平方公里失地。

《沙漠中的博物馆——约旦》的作者绘声绘色地描绘了约旦千姿百态的景物和风情,生动而又客观地介绍了一个历史和现实的人文约旦。

内容推荐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的作者们,是一批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外交官。他们不仅了解中国人的需求,同时也熟知曾经工作时所在国的情况。他们在岗位上时,是中国人民与所在国之间的友谊使者,今天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积累,浓缩在一本10万字不到的书本中,又架起了一座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桥梁,以此满足富起来的中国人,盼望着到地球别处去看看的愿望。

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约旦风光。

目录

出版说明

致辞

序言

约旦概况

1 神奇的王国

中东神奇的国家:约旦哈希姆王国

阿拉伯世界统治最长的君主:侯赛因国王

年轻一代领导人的楷模:阿卜杜拉二世国王

中东耀眼的“政治女明星”:拉尼娅王后

2 美丽的首都

美丽的山城:首都安曼

安曼的屋脊:城堡山

安曼老城:繁华的商业闹市

尽享愉悦的体验:购物

闻名遐迩的军医院:侯赛因医疗城

培养精英的摇篮:约旦大学

约旦的艺术殿堂:侯赛因文化中心

园中之园·位赛因公园中的“中国园”

著名的“小红鱼”餐馆:苏尔坦·易卜拉欣饭店

3 迷人的风光

地球的肚脐:死海

中东的庞贝:杰拉什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佩特拉

沙漠奇观:月亮谷

伊斯兰建筑的典范:阿杰隆城堡

摩西升天的地方:尼泊山

耶稣洗礼的地方:约旦河

施洗约翰遇难地:穆克维尔

十字军东征的古堡:克拉克城堡

沙漠中的神秘路标:沙漠群堡

马赛克之城:马达巴

东非大裂谷延伸的最北端:约旦河谷

新雅典城:约旦的乌姆盖斯

天然浴池:马茵温泉…

红海滨城:度假胜地亚喀巴

亚喀巴:迷人的海底和海常风光

名贵的王室收藏:侯赛因汽车博物馆

约旦的萨马拉转塔:王家饭店

世界上最大的旗杆:约旦大旗杆

宏伟的蓝色清真寺:阿卜杜拉国王清真寺

英雄的丰碑:烈士纪念堂

风光绮丽的达纳自然风景区

世界最低的自然保护区:穆吉布自然保护区

4 多彩的风情

约旦的雄鹰:王家贝都因部队

约旦国肴:曼萨夫

生命之树:橄榄树

迎客的热饮:薄荷茶

民族服饰:红色十字绣

璀璨迷离的传统手工艺品

隆重的王室婚礼

非凡的王室义卖活动

中约友谊的丰碑:马安中国工业园

中约合资的成功典范:约旦中东海尔集团

约旦经济的重要支柱:磷酸盐

死海珍宝:钾盐

约旦新地标:约旦门

附录

约旦旅游行程参考

世博会中的“玫瑰城”:约旦展馆

试读章节

1957年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交提案,要求授权派遣美国军队到中东对付苏联的威胁,侯赛因国王表示支持艾森豪威尔的中东政策,引起了约旦首相纳卜勒希和总参谋长阿里的不满,他们结成政治、军事同盟,策划政治阴谋。

在危险时刻,王室要员问侯赛因国王“是坚持,还是流亡”?侯赛因国王斩钉截铁地说:“我坚持战斗,不管结果如何。”在当时军队失去控制、是非混淆、谣言四起的紧急时刻,忠于国王的贝都因团和阿丽娅公主旅,拿起武器进行战斗。同时,侯赛因收到了一封来自第一装甲军团全体军官联合签名的效忠信,他立即传令宫廷大臣为他备车,身着戎装,亲自驾车来到士兵中间和蔼可亲地问候他们,并与他们握手拥抱,然后,命令他们立即返回自己的岗位。经过3个小时的劝说,骚乱平息。当国王回到王宫的时候,忠于他的第一装甲军团已将王宫严密地保护了起来。睿智的国王忘记了君臣差别,将总参谋长阿里叫到自己的私人书房,促膝谈心,年轻人跪着乞求国王饶他一命,侯赛因国王宽恕了他,让他离开了约旦。一场政变就这样过去了。作为对侯赛因国王成功平息政变所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的赞赏,美国和沙特分别向约旦提供了1000万美元和500万英镑的紧急援助。

1958年2月1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叙利亚总统库瓦特里在开罗签订了两国统一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条约。在埃叙宣布联合条约后,侯赛因与伊拉克举行了一系列部长级会议,商谈约旦和伊拉克合并的可能性。同年2月10日,伊拉克国王费萨尔访问约旦,两国元首宣布约伊合并,费萨尔任元首,侯赛因任副元首。但在7月14日,伊拉克发生了宫廷政变,费萨尔当场被击毙,联合政府的副首相原约旦首相也同时被杀。当晚,埃及马上承认了伊拉克新政权,英、美等国也迅速承认。此时,伊拉克新政权准备进攻约旦,侯赛因国王立即采取措施,要求英、美两国出面保护。与此同时,侯赛因冒着生命危险,视察军营,以其威严镇定和非凡的自信,让士兵们动容,也使许多平民自愿加入保卫首都安曼的行列,侯赛因国王还请求联合国支持。8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要求尊重别国主权的决议,还派遣一名代表到约旦考察,美国和英国分别向约旦提供了5000万美元和1000万英镑的援助。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伊拉克政府不得不宣布尊重约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阿拉伯世界也不再反对侯赛因了,他奇迹般地度过了又一次困境。

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时间里,约旦始终处于世界局势最复杂、最动荡的中东地区,险象环生,瞬息万变。但他凭着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纵横捭阖,成功地在世界列强和地区强国的夹缝中求生存,逐步摆脱了“黑九月事件”所造成的阴影和在海湾危机、海湾战争中因同情和支持伊拉克所带来的困境,稳稳驾驶着约旦这艘航船,冲破了一个个惊涛骇浪和艰难险阻,驶向了胜利的彼岸,把约旦这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家治理成了经济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他给了约旦人民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培养了约旦人民共同的民族精神,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60%以上的巴勒斯坦人、古老的贝都因人和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士尔吉斯人,都自豪地说:“我们是约旦人。”他领导自己的国家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使约旦建立了一支总实力约10万人的武装部队和约4万人的后备力量,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了约旦的独立自主和安宁。因此,侯赛因国王被称为“约旦的国父”和“约旦的生存大师”,他是一位神奇而贤明的君主,以他的非凡经历和惊人的业绩,向世人表明,他非常胜任国王这一职务^

美国在中东问题上一贯支持和偏袒以色列,实行双重标准,致使以色列有恃无恐,态度强硬,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阿拉伯国家反美情绪强烈。美国为了摆脱在中东问题上的困境,希望找到能为以色列进行双边谈判的桥梁,约旦国王侯赛因正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合适的对象。侯赛因以其温和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斡旋和调解巴以冲突问题。1982年12月,侯赛因国王受阿拉伯首脑会议委托,率阿拉伯联盟七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向中方通报了当年9月在摩洛哥非斯召开的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的情况,寻求中国的支持,他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使命。自1974年拉巴特会议以来,侯赛因国王始终遵守阿拉伯首脑会议的决议,坚决维护巴勒斯坦人民的一切合法权益,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坚持任何有关巴勒斯坦的谈判,都必须有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处理中东事务。他郑重呼吁,促进中东和平进程的唯一方式是举行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他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好评,使约旦在中东地区的地位逐渐上升。经过侯赛因国王的多年努力,1987年,阿拉伯国家最高首脑会议在约旦首都安曼召开。为此,侯赛因国王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其中最困难的是把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这对冤家撮合在了一起,并出席了这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做出了加强阿拉伯团结等几项一致的决议。因此,人们说这次会议是侯赛因国王的胜利,他是阿拉伯国家的公平裁判和协调者。在侯赛因国王的独特努力下,埃及重勃回到了阿拉伯世界的怀抱。埃及对此甚为感激,从而提高了侯赛因国王在中东地区的威望。

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侯赛因国王与埃及总统萨达特、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并驾齐驱,是勇敢地向以色列伸出橄榄枝的三位阿拉伯领袖。1994年,通过谈判,侯赛因国王果敢坚定地同以色列达成了和平协议,收复了被以色列占领的340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式结束了两国近半个世纪的战争状态,实现了约旦的和平,使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和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从而使约旦进入_个和平时期,集中精力搞建设。侯赛因以其温和稳健的态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赞誉,也使他成为解决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和冲突的关键人物,从而使约旦在国际舞台上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本国的范畴,不愧是“小国办大外交”。1998年10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极力撮合下,阿拉法特和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的怀伊山庄达成了新的和平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侯赛因国王出席了协议的签字仪式,成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以色列总统魏茨曼称侯赛因国王是“勇敢的和平斗士”,国王侯赛因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钦佩。

侯赛因国王思维敏捷、精明干练、机警过人,他的一生似大海般起伏跌宕,他的家庭生活也不寻常。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中有许多引人人胜的故事,如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1955年4月19日,侯赛因与比他大7岁的哈希姆家族汉志国王的曾侄女迪娜·阿卜杜拉·哈米德结婚,这位阿拉伯姑娘聪明成熟,他们是在伦敦上学时相识的。由于生活经历和年龄上的差异,两人结婚一年后就分手了。

不久,在死海度假别墅的舞会上,侯赛因邂逅19岁的托妮·加德纳小姐,这是一位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的英国姑娘,非常娇美,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侯赛因与托妮坠入爱河,于1961年喜结良缘。婚后,侯赛因给新娘取名穆娜·侯赛因,意思是侯赛因的希望。穆娜放弃了英国籍,加入了约旦国籍。她宁静淡泊,善解人意。她与侯赛因生活的日子,正是中东局势紧张动荡时期,穆娜给遇到许多麻烦的侯赛因国王带来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同时,她优雅的举止和平民的俭朴生活习惯,得到了约旦百姓的拥护和爱戴。1962年,对于侯赛因国王来说,是国内外形势最不顺利的一年,但也就在这一年里,穆娜给国王带来了最大的幸福和宽慰,他们的长子阿卜杜拉(现任国王)诞生了侯赛因国王大喜过望,他给儿子取名阿卜杜拉。

经过10余年的婚姻生活后,国王与穆娜又和平地分手了。此后,侯赛因国王又结识了一位外交官的女儿阿丽娅·图康。阿丽娅出生于约旦名门望族,她既是一位漂亮、传统的阿拉伯姑娘,又是一位受过英美教育的职业女性,长期在约旦航空公司担任高级职员,有着良好的素质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她与国王情投意合,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久便成了约旦新王后。这位王后思路清晰、目光敏捷,她既是国王聪颖、贤惠的妻子,又是国王政治上的得力助手。侯赛因国王和阿丽娅王后在生活上十分幽默,兴趣一致,两人经营了一家业余无线电电台,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其中有一位中国无线电爱好者。但不幸的是,1977年2月9日,阿丽娅王后视察约旦南方一家医院,在返回安曼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罹难。侯赛因失去了温馨和睦的家和处理国事的参谋,极度伤心,悲恸不已。他下令炸掉王宫,为纪念亡妻,还亲自命名安曼机场为阿丽娅国际机场。

不久,在约旦王家航空公司举行的一次盛大的午宴上,一位青春靓丽、身材高挑的美国女孩引起了侯赛因的注意,她的名字叫萨莉·H.哈拉比,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是一名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师,其父纳吉内是有叙利亚血统的美国人,任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侯赛因国王被她高雅的气质和迷人的容颜深深吸引。当国王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座时,似乎是天意,萨莉恰巧在他的对面,这使国王为之动容,他被眼前这位绝代佳人倾倒了。国王与萨莉一见钟情,他们跨越了年龄、国界的隔阂,成为了幸福的—对。婚后,侯赛因国王称萨莉为努尔王后,共同养育着11个孩子,经营着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努尔王后与侯赛因国王相敬如宾,夫妻生活幸福美满。努尔王后经常陪同侯赛因国王参加国内外各种盛大活动,她过问政治,但不参政。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把国王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她关心他人和平民百姓,热心约旦的文化教育、妇幼卫生、残疾人福利等工作,经常举力、义卖和出席募捐活动,为弱势群体筹集资金。在努尔王后的倡议和推动下,约旦每年都举办一次杰拉什国际艺术节。她十分欣赏中国杂技团和歌舞团的演出,有一次还特意把中国杂技团请到王宫演出。1983年9月,她陪同侯赛因国王访华时,背着女儿登上长城,创造了世界纪录。P9-13

序言

一年前,我在上海遇到—对老人,他们俩一退休,就去欧洲旅游了85天。

出于好奇,我问他们:“难道你们在中国都游遍了?”

他们说:“没有。我们是先游远的,后游近的。”

我又问:“你们俩不懂英语,没有出过国,又不靠旅行社,是什么力量支撑你们去周游世界的呢?”

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人都怕死,但更怕没有目标。年轻时有年轻时的目标,今天有今天的目标。”

“那你们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盼望着到地球的别处去看看。”

听了这对老人的话,我才感悟到:“富起来的中国人,盼望着到地球的别处去看看。”——这就是世界旅游业普遍感到“寒气逼人”时,中国出境游市场仍处于上升通道,保持两位数增幅的原因。

这对我一个出版工作者来说,不仅是个服务的机会,更是一个发展事业的机会。

所幸的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大批前外交官。他们不仅熟悉如今中国人的需求,同时也了解曾经工作过的国家的情况。他们在岗位上时,是中国人民与所在国人民的友谊使者,今天,他们是否可以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和感受,浓缩在一本10万字不到的图书之中,通过这本书,架起一座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桥梁?

于是,一套富有创意的系列图书诞生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在这套图书出版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有关国家的驻华大使馆、旅游机构人员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提供精美的图片,有的还制作了反映该国旅游资源的光盘,力争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成为立体展示该国家旅游资源的全媒体图书。

我和我的同事们力争这套大书,能在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期间陆续出版。届时,至少有7000万中国和世界的朋友相聚在浦江两岸。这套书就不仅在中国人出境旅游时起到作用,即使在世博会期间,也能在参观者与参展国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第一批约40种,今后力争做到凡是中国人出境游所涉及的国家都能出版一本。同时,为了使我们的成果具有持续性,我们每年都会对这套书进行修订,提供最新的文化信息和实用信息,使中国的读者,慢慢产生一种概念:要出境旅游,就找《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届时,这套书就将成为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产品。

2010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介绍世界,游览必备。

——外交部外交笔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是一套与众不同的精品丛书。身为外交官的作者们,不仅熟悉绚丽多彩的祖国,而且也十分了解卓越多姿的外部世界。他们用一本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打开饱览世界之窗,让旅游者和读者在尽享各国秀丽的自然景色、精彩纷呈的风土人情、色彩斑斓的名胜古迹和引人入胜的奇闻异趣的同时,也能深受良风益俗和文明亮点的启迪,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吉佩定

出版《我们生活任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把我们的一批外交官动员动起来了,写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国家,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世界,这非常好,等于是把不为人知的宝藏开发了出来。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中国前驻法国大使 吴建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沙漠中的博物馆(约旦2010-2011版约旦旅游指南)/外交官带你看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兴武//董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5794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7.9
丛书名
印张 5.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3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