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的财富你打理(80后理财金典)/我们都是80后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80后,30岁,转瞬即至。而立之年,人生的关键点,财富的分岔口,是时候自己现代,打理现在的财富,无论你尚在茫然中感概月慊月光,还是已经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只是你决定开始,财富不会歧视任何人。

三十而立,你准备好了吗?

柯峥编著的《你的财富你打理(80后理财金典)》以80后投资理财为主题,为80后各类型人群提供众多切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投资理财理念、方式和组合策略。

内容推荐

柯峥编著的《你的财富你打理(80后理财金典)》以80后投资理财为主题,为80后各类型人群提供众多切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投资理财理念、方式和组合策略。

《你的财富你打理(80后理财金典)》主要特点:1、针对性强——专门针对80后群体打造2、及时性——80后在理财方面的能力良莠不齐,大多数人都懵懵懂懂,需要得到一个系统的指导3、情景化设计——大量的案例让所有80后都能找到类似自己的身影4、实操性——能切实为80后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目录

序章:往哪个方向走才能够“笑傲生活”

 80后自立从理财开始:不要让财富从指缝中溜走

 80后容易陷入的理财误区

 “笑傲生活”的正确理财心态

 “傻瓜”型80后理财方程式

 时间就是金钱

从家牙塔到职场,如何走好理财第一步

 焦点透视:在心思挣钱省钱,不如嫁个有钱的灰太狼

 有计划地支配每月生活费

 业余时间需合理安排

 投资型同学适合做朋友

 为今后五到十年做人生规划

 逛商场,不如网上淘宝

你是80后单身职场“纠结族”吗

 焦点透视:徘徊在不断跳槽与创业之间

 瘪钱包的大道理

 工资的零头也是钱

 想创业先做兼职达人

 男/女朋友应与自己“钱财相投”

 守住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投保,给自己建造合适的“地基”

“月光族”的阳光理财计划

 焦点透视:你还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吗

 晒一晒自己的开支流水账

 把20元以下的零钱都放入存钱罐

 学会做饭,在家做伙夫

 把五颜六色的卡都甩啦甩啦

 享受低碳生活的快乐

 审视自己的“奢侈品列表”

裸婚80后小夫妻与金钱的纠缠

 焦点透视:省吃俭用房子就能到手吗

 “夹心族”小夫妻进退有常

 科学理财巧圆购房梦

 开源也是个技术活儿

 “管家婆”/“管家”理财有高招

 “抠门”的艺术

 “MT”也需要“傻馒”的支持

“富二代”的财富由谁做主

 焦点透视:富二代的梦魇只有依靠自己甩掉

 享受生活不等于挥霍

 珍惜父母给的第一桶金

 老老实实给父母打工

 从现在开始经济独立

 丰富自己的理财知识

 聘请一位理财专家

剩女剩男们,理好自己的婚嫁金

 焦点透视:没有另一半,连“剩钱”也没有

 选择比购物更好的发泄方式

 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必剩客”也能高枕无忧

 投资房产提高身价

 做个多元化理财行家

 自己的钱财自己做主

“奔三”80后,做好财富计算题

 焦点透视:挣扎在孩子的奶粉钱和父母的医药费之间

 在新婚礼物上“有点追求”

 为迎接宝宝做好充足的准备

 夫妻之间的“PK战”

 生活上,偶尔也需要太后“垂帘听政”

 相互监督,建立“不需要”列表

 开动脑筋,做个聪慧的“财政部长”

后记:80后理的不是财,是寂寞

试读章节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指的是30岁的人应当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承担所应该担负的责任,面对一切困难。这意味着人到三十就应该成家立业、安身立命,并且在心智上也要相应成熟起来。如今第一批的80后集体“奔三”,他们能做到三十而立吗?

80后中的很多人已经结婚生子,开始供房、供车、养老人,已经有了不少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在工作中也能够独当一面。步入30岁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了,因为时不我待,他们的角色已从过去的独生子女脱离出来,各种社会角色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加紧脚步。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最具有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的阶段,许多80后都在努力进取,自觉地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解答三十而立的这道命题。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一阶段的80后都面临着人生活中迫切需要消耗金钱的阶段,他们虽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却也赚钱不易,诸多现实问题必须解决,要真正地做到“立”,80后必须学会理财。

目前的80后在管理财富方面存在几个明显的特点:一,不管自己收入多少,月月光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无论是否即将迈入三十而立的阶段,80后们一直热衷于休闲娱乐,是现今中国消费主体力量三甲之一;三,无论是否成家,80后们的持家理财意识都较为薄弱,偏重于“开源”,忽视“节流”,存在不少理财误区。当然,这些都与80后成长和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首先,80后中的独生子女深受长辈们的疼爱,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很少让他们接触家庭理财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便看到父母省钱记账也很难有所感悟。父母的省钱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抠门和小家子气,他们不赞同老一辈人勤俭度日的保守生活态度,不懂得量入为出,更不会科学地打理自己的钱财。

其次,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认为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会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铜臭气的熏染,不利于他们修身养性、研究学问。这就导致很多80后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认为在金钱上“斤斤计较”是不入流、不高雅的行为。

第三,步入社会后,不少80后因为娇生惯养而养成了盲目攀比的消费习惯,不会控制消费欲望,严重缺乏理财意识。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肤浅的生活态度阻碍了80后正确理财观的形成。

但有一类80后不存有如上所述的缺点,他们是惹人喜爱的“麦兜族”。

麦兜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能过着简单快乐生活的小猪,麦兜如此平凡却令无数人羡慕。“麦兜族”80后就是现实生活中麦兜们,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具备坚强的意志力,为了在大城市获得一席之地,甘愿每天默默奋斗,从不怨天尤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中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打工的年轻80后居多。他们很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定位,不愿做“啃老族”,能吃苦、愿节俭,希望将来能回报父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家立业。

“麦兜族”与“月光族”有着鲜明的对比。“麦兜族”独立自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没有父母的人脉关系,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工作以后就不再向家里索要生活费,他们独自在大城市里奋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

那么“麦兜族”就不存在理财弱点了吗?不尽然。

绝大多数“麦兜族”事业心都很强,无不希望出人头地,初入职场的那几年生活十分艰辛,可仅仅依靠节省是实现不了科学理财的。由于生活工作压力比其他的80后更大,他们需要及时为自己做好保障,还应当制定详细的理财计划,且要兼顾自己的事业规划。其实这也是所有的80后在理财时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

无论今后是创业还是跳槽,80后都应当先审视清楚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走向,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理财。因为理财最终是要为自身的整体发展服务的,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财富积累是对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最有益的,这个目标需要你自己来定。“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的理想过于空泛,你若只是这样想,也许永远都不能理好财。

缺乏理财和投资经验的80后,在决心理财时不应给自己设立过高的门槛。第一个理财目标应该小一点,将时间设立在一到两年之内为好,比如计划为自己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架数码相机。这是因为80后目前在收入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大约两到三年就会步入一个阶段性的转折点,根据不同阶段的收入特点来实施理财,更加实际也更有效果。当第一个理财目标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订立难度高一点的第二个目标,比如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赚得房子的首付。

积累财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80后理财投资切忌急功近利。只将目光锁定在投资项目或“一夜暴富”的愿望上是极不实际的。此外,若是对理财结果抱有过高期望,那么理财将变成为自己的负担。我们应该将理财的目光放长远一点,每天坚持才有可能达成目标,否则无论是短期理财还是长期理财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理财不是一件神秘的事,也不是一件困难的

事,而应该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钱越来越多。但人们常常无法下定决心理财,理财的结果令人羡慕,理财的过程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其实,若将理财形成一种习惯,我们就能享受理财而不是忍受理财。成功者往往重视理财,富裕者更知道理财的乐趣和益处,然而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不懂或不愿理财呢?最主要原因是,不少人仍然陷在理财误区里。这其中也包括了那些将理财拒之门外的80后们。

误区一:无财可理

很多80后都普遍存在这种心态,他们认为“我没有钱可以理啊!”“我每个月的钱都不够花,还理财?”尤其是“月光族”和刚工作不久的80后。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上,收入低或者入不敷出都并不代表无钱可理。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没钱,并将日子过得入不敷出,正是因为他们不注重理财,不懂得规划生活,这些人即使收入多了也不一定会“有钱”。因此,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理财能帮助低收入者控制消费,督促自己避免不必要的花销。另外,即使每天存一块钱也是可以的,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理财不论贫富,学习理财的意义在于经营自己的钱财,同时经营自己的人生。低收入者抗风险的能力较差,更要注重理财,合理规划生活。

误区二:现在还不需要理财

什么样的人认为自己不需要理财?那些认为钱还够花,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人。这类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通常不会每月花光,但也不会去特意制定理财计划。这类人在80后里普遍存在,大多拥有中等水平以上的工资,事业发展处于上升期,略有储蓄,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还处于单身阶段或家境富裕。但是,这些80后可能在几年后也会面临买房、装修、结婚、育儿等事,不过因为拥有家庭的经济支持,他们仍然不认为自己需要理财。然而,不论收入是否充足,无论家境是否富裕,理财都是一个有责任心的80后需要具备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钱越多越需要打理,能成为理财一流高手的人通常比其他人更善于积累财富,也更有作为。

误区三:理财还不如多挣钱

有人认为,只要挣得了足够多的钱,自己就不需要理财了。拥有这种理财误区的80后大多有着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父母,在他们看来,节省代表的是低端生活,那种每花一分钱都要仔细斟酌的生活状态令他们焦虑和压抑。这类80后一心致富,不认同父母那一辈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追求随心所欲花钱的生活。然而在当今社会,赚钱多少才算足够?各大城市的房价仍然在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挣钱越多,相应的消费欲望也在增长,不懂理财的“拼命三郎”们何其多,但若年轻时不及时理财,辛苦赚来的钱可能永远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与其玩命赚钱、不知疲倦,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悉心理财,通过理财来积蓄力量,并深刻地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

误区四:理财就必须冒险

很多80后在理财时都喜欢追求投资回报高的投资项目,在大学时代就频繁接触股票、外币或期货。他们的观点是“理财就是要冒险,不冒险怎么算是理财”,错误地将理财简单地理解成为投资增值。目前,80后在新股民和新基民群体里占了不小比例,他们入市的热情一般都很高,但是往往视野狭隘、心态浮躁,孤注一掷,冒险冲动。走入此类理财误区的80后目光稍显短浅。看到上半年牛市不错就果断投入股票市场,手中的股票也的确为他实现了翻番的收益,但是他却贸然决定,在B股6000点高位时全盘杀进,结果在新一轮大跌中,手中的股票无一幸免,上半年的盈利也基本上都搭了进去。还有很多例子表明,80后最容易步入此类理财误区,他们太过急功近利,而一旦在股市上失败,就会绝口不谈理财。

误区五:理财目标就是自己的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是制定理财目标的参考,但两者并不等同。很多人在理财时会如此想象: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理财后,能在退休后经常出国旅游,或拥有一栋别墅,或能给即将从国外回来的孩子买一辆好车。其实这些都只是美好的生活愿望,并不能当做理财目标。因为生活愿望较为抽象,不容易衡量,如果以生活目标来评价自己的收益水平,是很难满意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也正因为将理财目标当做了生活目标,才会有人认为理财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效用,实际上是他们走入了理财误区。

我们在理财之初一定要明确一件事:理财是一种管理资产的手段,它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所提倡的理财目标应当是符合实际的,它必须是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出理财结果的,并且具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否则都只能算作你的理财梦想或生活愿望。例如,你可以计划自己在20年后拥有百万资产,希望十年后能购置一套中心城区的复式楼,或者五年内给孩子存下十万元的学费等,这些理财目标都是清晰的、具体的。

P2-6

后记

80后理的不是财,是寂寞

你还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玩的金钱游戏”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说明你已经OUT了,应该奋起直追,立刻学习理财知识。

据调查显示,一线城市里80后的生活状况不如想象中乐观,很多都市白领工作、生活、心理压力都太大,大部分80后工薪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亚健康。为了工作,这些存在心理压力的80后都无法做到“早觉察,早治疗”,他们经常感觉钱不够用,花钱容易赚钱难是普遍现象。在钱面前,个性张扬的80后工薪族没有了底气,没有了傲气,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和寂寞。每日生活与金钱都脱不了关系,愤世嫉俗或过分看重金钱都会扭曲个人的价值观,80后若想自救就必须正视自己,下决心开始理财,用勤奋积极的态度对待理财,不要再让金钱成为“生活中不可避免之痛”。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理财时代已经来临。如今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很多与理财相关的课程都是80后白领、家庭主妇、“夹心族”需要学习的。储蓄的传统单一理财方式已无法满足具有收入增长潜力的80后的需求,我们应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建立快乐理财的观念,根据人生规划,制定个人理财计划。《小人国历险记》作者斯威夫特这样说道:“聪明人应该是脑里有钱,不是心里有钱。”钱不是理财的全部意义,理财的终极目的是获取更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仅仅拥有金钱并不能使我们快乐,通过理财而使自己活得丰富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若想实现快乐理财,你需要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股神巴菲特说:“假如你缺乏自信,心虚与恐惧会导致你投资惨败。缺乏自信的投资者容易紧张,而且经常会在股价下跌时卖出股票。然而这种行为简直形同疯狂,就如你刚花了十万美元买了一栋房子,然后立刻就告诉经纪人,只要有人出价八万美元就卖了。”可见信心是投资理财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只要你是在经过了仔细研究和考察之后才确定的投资项目和理财产品,便不要畏首畏尾,没有自信的人在投资理财上无法取得好结果。温家宝总理说过:“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但信心不是盲从,不是盲目的乐观,信心需要建立在长远的目光和科学的投资组合上,若你总是选择那些没有潜在价值、发展空间的投资项目,一败涂地是必然结果。

理财在改善生活、管理生活方面的功能是不容否认的,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理财的责任。财富能带来生活安定,因此适度地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是每个人都应当秉持的生活态度,但我们千万不可被金钱所役,做金钱的主人才是80后该有的姿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的财富你打理(80后理财金典)/我们都是80后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柯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966205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