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颇有趣味的西方观念史述说,本书透过古典起点的棱镜娓娓道来:是什么构成了活得好的人生,而我们如何可以找到这样的人生?本书是一部很有思想性的著作,针对的又是具有恒久意义的关切主题。麦马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史学家,对学问驾轻就熟;他的写作典雅而风趣,恰到好处地融合了知性的同情和道德怀疑论。他的书值得拥有广大读者。
图书 | 幸福的历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一部颇有趣味的西方观念史述说,本书透过古典起点的棱镜娓娓道来:是什么构成了活得好的人生,而我们如何可以找到这样的人生?本书是一部很有思想性的著作,针对的又是具有恒久意义的关切主题。麦马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史学家,对学问驾轻就熟;他的写作典雅而风趣,恰到好处地融合了知性的同情和道德怀疑论。他的书值得拥有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启蒙时代,在狄德罗所编撰的法国百科全书里,“幸福”这个条目写道:“难道不是所有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吗?”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并非总是有如此的看法。现代人认为幸福是一种权利,是天赋的人权。本书所讲述的,正是西方人是怎么产生这种信念的历史故事。 对古希腊人来说,幸福意味着诸神特殊的恩赐,只属于“幸运的极少数人”。到了罗马时代,人们所珍爱的象征物则是阳具,幸福也就变成繁荣、丰产、权力、幸运的同义词。在基督教信仰里,幸福提供了这样一个应许:在将要来临的那个世界的永恒福乐中,一切苦难都要终结。启蒙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概念,把幸福视为一种所有人在此生中都能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在尘世应得的权利,甚至是一种义务。自此以后,幸福不再是神的赠礼,不再是命运玩弄的把戏,也不再是杰出表现的奖赏,而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能力,是所有男女老少都可以达到的目标。最终,启蒙的幸福信仰导致幸福观念在杰佛逊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中被圣化。而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悲剧性的乌托邦实验背后,也有启蒙的幸福信仰的影响,因为乌托邦实验发誓要除去人世的所有悲苦,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幸福。 回顾二千年的文明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幸福自身迂回曲折的故事,而现代人的幸福观也只有二百年的历史。本书内容遍及文学、艺术、宗教、神话、音乐、建筑诸多领域,记述了人类最捉摸不定却又渴求不已的目标。 目录 中文版序 序言 追求幸福的过程本身已价值不菲 引论 幸福的悲剧 上篇 现代信仰的诞生 1 至高的善 2 永恒的福气 3 从天堂到尘世 4 不证自明的真理 现代仪式 下篇 传播幸福之道 5 质疑证据 6 自由主义及其不满 7 建造幸福世界 8 快乐的科学 结语 幸福的终点 鸣谢 注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幸福的历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达林·麦马翁 |
译者 | 施忠连//徐志跃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333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