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情人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梁晓声、矛盾文学奖《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鼎力推荐!

从知己变成情人,男人要捅破几层纸?从婚外走进婚内,情人要迈过几道关?难道中国式情人就永远不能赋予“情人”的美好含义?

杨燕群的这本《中国情人》呈现了香兰这样一个漂泊在北京的女大学生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病人”的病理过程以及她的无奈、放任自流和恐惧……

内容推荐

《中国情人》内容简介:在荒原般的城市里,青梅竹马的爱情终究败给现实,当“老总”、“教授”、“高官”粉墨登场,她成为他们的“情人”。不要去追问香兰和几个男人之间是怎样的感情,也不要去追问她爱过谁、没爱过谁,当眼见的都是支离破碎时,这些都不再重要。

《中国情人》最大的追求在于对爱情的叩问、对人性的反思,在于探讨性格与社会环境驱使下,一个既坚强又脆弱、既善良又邪恶的女人如何迷失在万丈红尘中,又如何艰难地自我救赎。作者杨燕群希望你能挽救这个女人,从流言蜚语和对社会道德的不断越矩中,解救出一个用深沉的忧郁和疯狂的表演来刺痛这个世界的女人,一个揉碎了爱情以探知生命底线的正在归途的女人。

目录

第一章 毕业的时代

第二章 红木箱的流浪

第三章 你的唇吻过谁的唇

第四章 人人都是孤儿

第五章 我是伤口,我是匕首

第六章 忧郁的情人

第七章 地底深处的阳光

试读章节

三月的北京,不像南方总是霪雨霏霏,灰蓝色的天空高而明亮,阳光看起来很柔和,但冷冰冰的,不知从何而起的风夹着寒气吹得脸生生地疼。

香兰从中关村的招聘会出来,对着头顶的天空长嘘了一口气。她走上天桥,趴在栏杆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不禁想起了大二时做兼职发传单的那一天。当时她手里只剩十几张宣传单的时候,有好心人通风说:“小姑娘,赶紧走,城管来了。”她顿时没了主意,吓得赶紧把手里的传单扔到桥下的垃圾桶,仓皇而走。那天,她兜里总共只有二十块钱,但这份兼职三天后才能结账。

过了三天,香兰蹬着破自行车找到公司,公司负责人说:“你扔了我们一半的传单,不要你赔就不错了。”香兰没有吵也没有嚷,只是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她手里紧紧地捏着衣兜里剩下的十一块钱——她所有的财产,一张十块,一张一块。钱被揉成了一小团,再慢慢展开,分成两张,又被揉成一个小球……

香兰手心出了汗,她知道钱皱巴成了什么样子。她咬咬牙,用手背揩了一把眼泪,对负责人笑了笑说:“对不起,我一听到城管来了就慌了,我确实不该扔你们的传单。没钱就算了吧,只是你应该三天前就告诉我的,这么冷的天,我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才赶过来。”

她转身走到门口,负责人叫住了她。掏出十块钱递到她面前说:“发四百张是二十块钱,但现在印刷的成本还挺贵的,你扔掉的单子成本都不止十块。不过,你也不容易,就只扣你十块吧。”

香兰看着那张崭新的钱犹豫了一下,她的右手在衣兜里焦躁不安地揉捏着那两张皱巴巴的纸币,然后勉强笑了笑,伸出手来接过那张沉重的钱道了声谢谢就匆匆走了。

香兰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满眼繁华冷冰冰地从车轮底下掠过,被轧得很薄。丰满的、浓妆艳抹的城市在车轮下薄得像一张没有生命的明信片。

虽然现在还是奔波于各个招聘会,但终于要毕业了,香兰暗暗地有些高兴。阳光很柔和,一个盲人乞丐坐在天桥上仰着长长的脖子,好像一只伸长脖子觅食的鹅。他的脸上布满烫伤的疤痕,两只深陷进去的眼睛紧紧地闭着,手里拿着两块四五寸长的木板有节奏地击打着,咿咿呀呀地唱着高亢的歌。

香兰每次来招聘会总会准备好一枚一块的硬币,哐当一声,清脆地落入盲乞丐面前的小铁罐。这一天,香兰碰巧口袋里的硬币较多。她将钱攥在手里,一把撒下去.发出一片叮叮当当的声响。香兰微微笑了,感觉好像把从招聘会里带出来的晦气都叮叮当当地打发走了。

盲乞丐仍然只是仰着脖子唱着歌。头上的天空很蓝:没有一丝云彩。

第二天下午,香兰接到了一个面试的电话。她参加过很多招聘会,面试过好几回,现在对面试早已脱敏。她自忖一个只会写诗的学哲学的女孩,生性沉默,很难找到好工作,姑且随遇而安。

坐了两个小时公交车,香兰顺着电话里告知的地址,终于找到了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她又看了一遍地址,犹豫了半天才走了进去。高跟鞋敲击着水泥地板发出很响亮的声音,在黑乎乎的楼道里回荡。拐了好几个弯,她终于看到一扇铁门上方赫然挂着“勺宇国际房地产广告公司”的牌子。崭新的牌子和旧门很不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就像一个显眼的新扣子被生硬地钉在一件破旧的外套上。

香兰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进去。这和理想的工作环境相差太远,但碰壁很多次之后,她已经对工作没有太高的期望了。她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只要有地方能落下脚来就拼命挤进去。

门开了,这是一个七八十平方米的三居室套间。客厅里摆了三张大办公桌,每张桌子被隔成四个座位。桌上一共有五台电脑,但都很旧了,白色的塑料外壳沾满了洗不去的灰,像五张满面尘灰烟火色的老脸。一个黑瘦而高挑的女孩带着她走进了里间的董事长办公室。

里间的办公室灯光很昏暗,一张硕大的长桌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空间,桌上摆着一摞书,笔筒里插着一大捆毛笔。老板是一个约摸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满脸红光,眉心处有一颗筷子尖大小的黑痣,痣上的两根毛随着眉头的张弛而抖动着,像两棵生命力旺盛的葱翠野草。

老板示意香兰坐下。他漫不经心地看完她带来的诗歌,开始翻看简历。过了一会儿,老板说道:“你的诗还在《诗刊》上发过呢,真是才女。”

香兰抬头笑了笑,不经意瞥到墙上挂着的三幅字。中间那幅是一个大大的“道”字,旁边的两幅都是草书,写得龙飞凤舞。老板看完简历,背着手顺着香兰的目光

欣赏着墙上的字,在旁边有些陶醉地讲解道:“这是我自己写的,大家都说中间的那个‘道’字浸染了中国书法的精髓,自成一家,而且还有很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别人出了一千块钱我都没卖。”

香兰不懂得欣赏书法,但知道只能卖一千块钱的字肯定不可能自成风格。她笑道:“真是翩如惊鸿,宛若游龙。”她认不得那些草书,故认为把它们比作在地上乱爬的一堆小蛇还是很贴切的。在天为龙,在地为蛇,宛若游龙就是说这些字太像蛇了。香兰很喜欢古典诗词,因此批评别人从来都有含蓄蕴藉的美德。有时在字面之外传达了完全相反的意思,这些只能靠意会了。但老板是第一次见她。以为遇上了知音,便问香兰是否也喜欢中国古典文化。

香兰很随意地聊起来。老板紧紧地盯着香兰,偶尔赞同似的点点头。香兰被盯得有些脸红了,以为自己太过炫耀,于是停下话来,礼貌性地微笑。老板递给她一张名片,在“易经文化研究会会员”、“大道书法协会会员”、“勺宇房地产广告公司董事长”的头衔下赫然印着“汤乾坤”三个字。

香兰环视了一下四周。三个不大的房间,每个角落都透着寒酸。汤乾坤从她的眼神里看出了微微的失望,于是赶紧介绍说:“本公司虽然才成立一年半,但是发展很快,已经有九个员工了。现在正是业务拓展阶段,我打算再招进三四个人。”

老板说完公司的现状和蓝图,又背起了手问道:“你知道公司为什么取名‘勺宇’吗?”香兰的心已经走出了门,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谈话。然而,她的腿听随大脑的指挥僵在那里,心变成了大脑的奴隶。

心是感性的,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憎恶,但大脑是理性的,会权衡利弊后做出判断。香兰一向是用心来思考、腿跟随着心走路的人,但找了几个月工作后,她知道自己得跟着大脑走了。抓住一根稻草先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同学中,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有的托关系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其余的都和香兰一样随波逐流。起初,香兰心高气傲地拒绝过一家小报,她觉得自己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至于落魄到去小公司或者小杂志社工作。但越到后面,找的工作越不尽如人意。香兰越来越明白“随遇而安”这四个字的含义了。P2-4

序言

燕群的小说就要出版了,她索序于我。欣喜之余,也确实感到有些话要说。当然,那些急着欣赏小说的读者,尽可以跳过此页。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经提出一个很有趣的“前台/后台”理论。他说,很多社会生活都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指个人扮演正式角色的社会场合或接触活动——他们在进行“台上表演”。同一党派的两个有名的政客哪怕私下里彼此憎恨,但在电视摄像机前也可能会精心表演出一场团结友好的戏剧来。一对夫妇会小心翼翼地在孩子面前掩饰彼此的争吵,维持和谐的前台,只有在孩子熟睡时才会大吵特吵。后台则是人们组装道具并为更正式场合的互动做准备的地方,类似于剧院的幕后或者拍电影时的镜外活动。当人们安全地避往幕后,就能放松下来,把在前台小心克制的感情和行为风格发泄出来。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很多社会角色,演出不同的剧目。如果说燕群的小说是她的“前台”,向读者展示她作为作家的一面,我更愿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大家她在“后台”的“真面目”。

认识燕群已有七八年。和她那一拨我认识的人,好多都已是过眼云烟,而她仍然让我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师生的缘分,更因为与她谈话令人愉悦。她的悟性、她的睿智以及她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常常令我惊讶,每一次她口中的“请教”都会成为我们之间一次愉快的讨论。

五年前,我曾听她提起过她正在创作中的小说。她向我叙述了自己对小说人物的认识,对人物命运的把握。那时,我隐隐担心,在这样一个欲望的旗帜张扬,道德底线崩溃,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纠缠的时代,她的小说人物、她的故事、她所表达的观点会不会过时,会不会湮灭在雨后蛙鸣般的鼓噪中?如今看完她的小说,这担心不让杞人。

这些年来,女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关于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从早一点的张欣、张抗抗、徐小斌,到近一点的王海钨、万方,她们的作品展示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女性群体的多重命运和选择。她们笔下的女性,有人坚持古典的爱情,有人坚守女性的尊严,有人张扬欲望、高举性解放的旗帜……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出版以及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热播,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热论与思考。

珠玉在前,燕群的作品能否后来居上,超越那些早已成名的女性作家?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最大的本事在于凭空创造出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能否不朽,还有待时日检验。但说其鲜活,说其成功,绝非溢美之词。读者诸君,或许不会认同燕群小说所表达的观点.不会认同她笔下主人公香兰的选择,但一定会同意香兰是个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

我以为,燕群的这部小说一个最大的成功在于超越了以往的女性作家所惯用的。从两性、婚姻、情感、道德等视角展示女性命运的模式,其实质涉及了康奈尔所说的“社会性别等级秩序”问题。对于一个统治了千百年的社会秩序,一两个女性个体的突破对群体无甚意义,一两个人的悲壮也仅是悲壮而已。所以,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注定了的,是宿命。她们的情感是这样,她们的生活是这样,她们的命运依然是这样。

当年,我曾经问过曹禺先生,为什么你的周繁漪、陈白露让人又爱又恨,结局又都那么悲惨?老爷子回答说:“因为我爱她们。”但他又说,“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罪人。”对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我愿作如是观。

李殉有一首《浣溪沙》:

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小钗横戴一枝芳。

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

一个美丽的仕女,独立残阳,别样的风情,独有的韵味,正契合我读燕群小说的感受。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呈现了香兰这样一个漂泊在北京的女大学生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病人”的病理过程以及她的无奈、放任自流和恐惧……这样的香兰,我认为,不但值得同情,而且对于观察社会病态,也体现着某种病例特征。不但香兰是“中国病人”,那三个男人也是,患的是“中国颓迷时代综合征”。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

当年,我曾经问过曹禺先生,为什么你的周繁漪、陈白露让人又爱又恨,结局又都那么悲惨?老爷子回答说 “因为我爱她们。”但他又说,“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罪人。”对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我愿作如是观。一个美丽的仕女,独立残阳,别样的风情,独有的韵味,正契合我读燕群小说的感受。

——张强(作者导师)

小说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善良自尊的女大学生变成沧桑“情人”的故事,然而在故事之外,它触及到了一些坚硬的内核,比如当下社会病态的情感、贪婪的欲望、断裂的教育与文明。

——唐先武(高级记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情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燕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03751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4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