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缘法(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缘法(精)》选入纪果庵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所作散文十一篇,均为其生前所未编集者。从中不仅可以领略纪果庵散文的风格,也可以窥知当年沦陷区作家的生活、创作和交往,当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

内容推荐

纪果庵编著的《缘法(精)》讲述了:一九四〇年是纪果庵散文写作的旺盛期,大量作品发表在《古今》《风雨谈》《天地》诸刊物上,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忆旧抒怀,无所不谈,风格冲淡平和而略带忧郁,也有对社会和政治黑暗的谴责,是沦陷区知名作家之一,与散文家金性尧(笔名文载道)齐名,有“南金北纪”之称。《缘法(精)》选入纪果庵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所作散文十一篇,均为其生前所未编集者。

目录

怀孔德

篁轩记

知己篇

怀PH

跋《寄花溪》

缘法

知堂先生南来印象追记

师友忆记

海上纪行

我所知道的陶亢德

沈启无印象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孔德,孔德,他的主义是什么?

是博爱,

是寻求人类的真理,

是保守人类的秩序……”

以上是孔德学校的校歌,这些日子,头脑里总是荡漾着这支歌的清脆声音。那一定是每周的星期一,在孔德中部院落的大礼堂中,中学部和小学部都聚在一起作周会的时候,唱完党歌之后,便是这个歌了。另外还有一首,是以“我们的北河沿”起头的,不常唱。回想别离可爱的孔德,不觉匆匆十年,去年回北京,看见昔日小学的学生,已有不少人在大学作事,我们正是不知不觉的老去,看着幼小的长大,虽然也喜悦,实在还是哀怅得很。在苦雨斋中,也看到好几位孔德的老同事,大家提起当年,连素来不甚相熟的人也立即有一番亲热,孔德好像成了我们友谊的纽带。自己大学毕业以后,经过的事情也很不少了,但孔德的生活,却永远比别的印象更深,那可以说是一连串有趣味有色泽的日子,一大片有景物有繁华的环境。……有一天看到当时主持着小学部的老友王淑周,他的大少爷已经娶妻生子,我们的境界和心情也就可想而知。由他的述说,知道今日之孔德也像受了创伤一样,荒凉,穷困,拮据,绝对没有往日的丰采与情味了。我不免想到那红色的门,绿色的窗,有美丽的花坛的院落,有紫藤的夏荫,与那些道不出姓名的永远可爱的面孔。

P1-2

序言

纪果庵(一九〇九至一九六五)散文作家,历史学家。原名纪国宣,曾用名纪庸,河北省蓟县(现属天津市)人,一九三三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曾先后在河北省宣化师范学校、滦县师范学校和南京伪中央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执教于上海中国女中。一九四八年经顾颉刚先生介绍到苏州的社会教育学院代其授课,暑假后顾辞职赴京工作,纪继顾职,被聘为该校教授。一九五〇年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并曾担任教务处副主任、语文系主任。一九五二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任苏州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中国史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等课程,并应同学要求,开设“诗词格律”、“文史工具书”等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

纪果庵自一九三五年起就在《宇宙风》《人间世》《中流》《文化建设》《文学》等杂志发表散文和纪实性文章,并根据自己的见闻和调查研究撰写了《察哈尔与绥远》一书(一九三七年上海文化建设月刊社出版),是研究内蒙古近代史的重要资料。一九四〇年是纪果庵散文写作的旺盛期,大量作品发表在《古今》《风雨谈》《天地》诸刊物上,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忆旧抒怀,无所不谈,风格冲淡平和而略带忧郁,也有对社会和政治黑暗的谴责,是沦陷区知名作家之一,与散文家金性尧(笔名文载道)齐名,有“南金北纪”之称。一九四四年出版了散文选《两都集》,后被收入“新世纪万有文库”第四辑(二〇〇〇年一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九四八年后,纪果庵结合教学作文史研究,在《国文月刊》等杂志发表过一些学术性文章;并参加《中国历史小丛书》(顾颉刚主编)的工作,撰写了其中的十六种。在江苏师范学院工作期间,纪果庵集中研究明清之际苏南纺织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有重要发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过部分成果,但精心收集的大量资料和已写成的专著在“文革”中全部被毁。在此期间仅发表过极少的散文,如刊登在江苏省《雨花》杂志的《记苏州的园林》(已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49—1979江苏散文选》)。

《缘法》选入纪果庵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所作散文十一篇,均为其生前所未编集者。从中不仅可以领略纪果庵散文的风格,也可以窥知当年沦陷区作家的生活、创作和交往,当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

后记

我的父亲纪果庵先生去世已经近五十年了,自从我十七岁北上求学到他离世的十五年中,和父亲只有几次寒暑假时的短暂聚首,却一直没有深谈,在他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没能给他慰藉与支持。所以,几十年来,每当想起父亲,除了思念和悲伤之外,总伴随着一份难以抹去的愧疚,能为他这本散文选作些说明,也算是一点弥补吧。

父亲中学毕业后,没有按家里的要求回乡继承家业而坚持读大学,我的祖父母一怒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只好放弃了一心向往的北京大学而就读于免费而且供应三餐的北京师范大学。然而除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还要解决夫妻二人的衣食住行,所以父亲不得不同时在东城的孔德学校和位于西城的翊教女中教课,在东、西城奔走之间挤时间读书听课。靠一些大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勤学苦读,他在艰辛的生活中完成了学业,在文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段生活在他的《怀孔德》、《缘法》中有生动的描述,在《师友忆记》中也记述了他曾经受教的几位大师的风采。毕业后,经过一段失业和求职的艰难时日,生活一旦稳定下来,他就开始了写作和投稿,他的文章在当时颇有名气的《宇宙风》(林语堂先生主编)、《中流》等杂志得以刊登,可以想象这给予一个当时只有二十六七岁的青年是何等的欣喜与激励,他一发而不可止,写作成了他终身的爱好与乐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没有什么嗜好,他的业余活动主要是读书、买书和写作。母亲曾和我回忆起那段时光,说她最惬意的事就是劳累一天后的晚间,倚枕读一会自己喜欢的小说,然后在父亲笔耕的沙沙声中慢慢入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缘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纪果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05694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2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