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内容
目录

绪论:关于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

一、政治文化界定

二、南城政治文化考量

三、宣南文化形态的变迁

第一编 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

 第一章 翰詹衙门的功能及其属员的政治能量

一、起源及历史沿革

二、清代翰詹衙门的功能及清要官员的政治能量

三、清要官员的地域优势及其对儒学经世的认同

四、小结

 第二章 京师南城的区域文化环境

一、“士流题咏率署宣南”

二、宣外名宿分布概况

三、京南士人生活素描

 第三章 王朝危机与宣南议政风气的萌发

一、嘉道社会危机

二、议政风气的文化来源和宣南地域环境

三、议政风气的萌动:以洪亮吉“极言时政启”为例

四、议政风气的扩展:以黄爵滋“禁烟疏”为例

 第四章 咸同以降南城士人的交际网络与信息来源

一、成丰朝的朝士派别与法源寺聚会

二、同光朝十人的交际网络与信息来源

三、清流人士的互援

旧、各种社交圈子:以李慈铭为例

第二编 横向探析:建言种种和政治参与

 第五章 时人论清流的史料与史识

一、辜鸿铭

二、胡思敬

三、瞿兑之

四、刘成禺

五、郭嵩焘

六、其他

七、小结

 第六章 同光两朝清流派建言种种

一、整顿吏治

二、修德除奢

三、延揽人才

四、州县久任

五、广开言路

六、寄养宗室

七、改革科举

八、应对洋务

九、涉外强硬

十、小结

 第七章 清流群体的政治纳用和政治参与

一、清流群体的政治纳用

二、形形色色的政治参与举例

第三编 纵向考察:同光两朝重大事件中清流派从议致到干政的发展势头

 第八章 罢黜议政王奕沂

一、辛酉政变后慈禧与奕诉的权力砝码

二、慈禧提升名儒清流

三、蔡寿祺劾恭王始末

四、小结

 第九章 京师同文馆之争

一、增设天文算学馆引发论争之症结

二、天文算学馆之争及中枢的折中与制衡

三、清议的先声

四、小结

 第十章 天津教案中的清议与廷争

一、讹言:天津教案的导火索

二、直隶总督曾国藩处理津案的困境

三、清议与廷争

四、小结

 第十一章 中俄伊犁交涉:清流派的集体亮相和行动

一、主战、拒约、改约的思想基础

二、应对海防、边防双重危机交错的讨论

三、伊犁交涉:清流派的同调驳击

四、伊犁改约:民族危机下的激情与自信

五、小结

 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中的廷议:清议群体联合发言势头的扩展

一、京师情形:百物腾贵、灾民载道和权要奢靡的强烈反差

二、拈香祈雨的“罪己”仪式

三、科道言官的建言:荒政恤民

四、翰林清流的吁请:广开言路、遇灾修省

五、清流派与地方政要的较量

六、翰詹科道联合发言的势头

七、“除奸邪”与开言路主张的激进化

八、小结

 第十三章 中法战争:清流派发言的新一轮高潮

一、不即不离:宗藩观念下能力与道义两难抉择

二、和战两歧:清流派主战的清议推动

三、联合黑旗军抗法的清议努力

四、弹劾枢臣与甲申易枢

五、“李福协定”:“清议皆击李鸿章”

六、清流骨干的擢升与清流群体的星散

七、小结

 第十四章 铁路之争:清流派与洋务官僚的求强趋同

一、抵制洋人筑路

二、李鸿章的“有倡无和”

三、议修清京铁路的论驳

四、开修滓通铁路的台谏舆论

五、“下铁路之诏”:“青牛角”张之洞的助力

 第十五章 清流派干预内宫权力的尝试

一、安德海案

二、阻修圆明园

三、干预帝统“家法”:“孤臣”吴可读的“尸谏”

四、庚辰午门护军太监斗殴案

五、小结

 第十六章 以权力为中心:内宫对清流的支持与压制

一、内宫对清流的支持

二、“甲申易枢”后内宫对清流的压制及议政声音的流散

三、小结

代结语:清末教育改革主角张之洞:清流本色及其变异

一、新政上谕解析:西方富强之源纳入儒学的论述

二、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清议风格解析

三、科举渐废:力求稳健的改革思路与举措

四、“保存国粹”:中学与西学并行的新体认

五、小结

附: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赵雅丽编著的《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采取将晚清士大夫文化和京师南城(主要是宣南)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方法,以同光清流派为中心,分析南城以中下层京官为主体的政治文化模式及其流变。

《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讨论的重点:一、晚清政治文化的理论来源、运作模式及其与南城特定地域环境的关系;二、横向探析同光清流派在民族危机日迫、内部病症深重的背景下,议政氛围日浓,形成以儒学德治为核心理念,应对危局的种种建言及其政治运作;三、纵向考察同光清流派分别在当时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及其自身的历史命运;四、清流主干张之洞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清流本色及其变异。

编辑推荐

晚清年代,生活在京师南城以言官清流著称于世的士大夫群体,他们是在怎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活动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心理,以及有着怎样相应的政治选择和交际网络?他们怎样和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晚清几代君主们的政治决策,从而影响着晚清政治格局和政治文化的演变轨迹?阅读赵雅丽编著的这本《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你将知道答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雅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7972
开本 16开
页数 5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8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3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8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