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京剧思辨录/武汉舞台艺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武汉舞台艺术丛书:京剧思辨录》由蒋锡武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程长庚的整体观及其现代意义、谭鑫培与中国古典戏曲的终结、余叔岩与天道人生、周信芳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等。

目录

序/闻蒋锡武先生新著问世

上篇

 中和观:通向“剧圣”之路

——梅兰芳演剧精神试说

 程长庚的整体观及其现代意义

 谭鑫培与中国古典戏曲的终结

 余叔岩与天道人生

 固守其本的改革观

——两难中之程砚秋创新探析

 麒派者,气派也

 周信芳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余叔岩与周信芳之间

——杨宝森演唱风格的历史定位臆说

 高古静穆

——关于杨宝森声腔艺术的对话

 谭富英的率性与认真

 “刻无暇晷”与“月演数天”

——读荀慧生《小留香馆日记》偶得

 假如张君秋是在中国京剧院

 时代新声与旧有做法

——读张断想

 “武戏文唱”与京剧武生艺术

——从杨小楼、盖叫天说起

 长者,常也

——关于裘盛戎声腔艺术的对话

 高盛麟的戏味儿

中篇

 抱守居戏话

 京剧表演简论

 抽象原则与经济原则

 古典京剧的现在存在价值

 形成·过去·中兴

 有时医疗比疾病还坏

 该提倡“贫困戏剧”了

 见微知著每下愈况

——京剧之为京剧的最终判定

 由吴晗、达里奥·福、梅兰芳所想到的

——对于表演文学的一点认知与阐释

 中国戏剧的模糊性

 时间造化与天然之工

 京剧流派刍议

 也谈“五功五法”

 见于“牝牡骊黄”之外

 腔胜与味胜

 高潮的“悲哀”

 看戏看什么

——京剧欣赏漫谈

 戏剧审美调节的有效机制——双向适应活动

 整合古典戏曲与创造现代戏曲

 保留、流传与转移

 戏曲教育的“口传心授”

——致钮骠先生的一封信

 附:钮骠致蒋锡武的回信

 我的三点想法

 不以小眚掩大德

下篇

 蒋锡武答央视记者问

 关于京剧的即兴表演

——与王元化先生的对话

 京剧表演体系的传承主流及其他

——与刘曾复先生的对话

 哲人的眼光

——序叶秀山《古中国的歌》

 写在京剧文化史的边上

——序柴俊为《京剧大戏考》

 存神过化

——《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品读

 马叙伦听余叔岩歌

 “我唱我的戏”与“怀一颗平常心”

 且看知堂先生的方剂

 维护戏曲的“纯洁性”

 半农先生的音乐观

 听戏?没错!

 人生的戏剧

——梁漱溟《谈戏剧》读后感言

 读“戏”与“剧”不同之所悟

 警惕“真正的危机”

 多一些这样的“台下人语”

 善待京剧

——读《京剧丛谈百年录》一得

 王元化与京戏

 深爱戏曲的浦江清

 初识张中行先生

 张古愚和他的《戏剧旬刊》

 我与裘盛戎的一面之缘

 “双杨之胜”得天独厚

——武正豪老师琴艺定位之臆说

 四梁四柱有典有则

——关于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一封信

附:戏曲需要这样的评论

 规范班底搭配人才

 《艺坛》卷前脞语一束

 附:京剧的学术意识(叶秀山)

——读蒋锡武《京剧精神》有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京剧思辨录/武汉舞台艺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锡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64768
开本 16开
页数 4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8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1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