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内容
编辑推荐

成长与困惑,飞扬与束缚,自信与自卑,所有的矛盾捆绑在80后稚嫩的心灵上。改变,一种改变的欲望锻造出80后的文化、气质和成功。80后真正地影响了中国,融入了世界。

汤余所著《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向您讲述,80后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简介:颠覆是世界走到极端的狂躁。在这个极度疯狂的世界里,80后像一群初临战场的士兵,精神亢奋,生机勃发。充满疯狂的世界绝无平淡、灰暗和凝固。这就是80后主宰的时代。他们用无声的行动和另类的思想告诉人们:他们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未来。

成长的力量无人能撼动,在事业的起步阶段,80后在用能力和成绩挑战一切偏见和不安。如果世界上还有什么最值得珍惜,那就是80后的创造精神和另类思想。当一切还在被证明时,80后已用不拘一格的方式创造了一个世界。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由汤余所著。

目录

前言 我们越忙碌就越孤单/1

第一篇 捆绑与自由

第一章 80后的前世今生/1

 第一节 下蛋的80年代青春/3

 第二节 一往深情的“文化”群体/6

 第三节 永远保持着最高期望值/9

 第四节 颠覆是一种生活信仰/13

 第五节 小人物拥有大梦想/16

 第六节 一个没有格调的全能时代/19

 第七节 只要一点点感觉/23

 第八节 80后:在城市也在农村/26

 影响力总结:我们也是人类的一部分/30

第二章 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33

 第一节 在嚎叫的高端文化分子/35

 第二节 今天你做简历了吗/38

 第三节 一个用金钱买生活的年代/41

 第四节 深造不如去创业/44

 第五节 心理年龄孱弱的“孩子青年”/48

 第六节 快节奏把我们打扮得专业/51

 第七节 美丽背后都有“悲剧”/54

 第八节 爱上你,没有该不该/57

 影响力总结:“悲剧”是幸福社会的生产者/61

第三章 懂得摇摆着走路/63

 第一节 就是要与众不同/65

 第二节 跟风的人最老土/68

 第三节 我没有原则吗?你落后了/71

 第四节 需要怀旧的时代/74 

 第五节 老死不相往来的艺术/77

 第六节 键盘上的华丽人生/81

 第七节 我狂故我在/84

 影响力总结: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87

第四章 梦太长精神该怎么补偿/91

 第一节 搭乘经济快车道/93

 第二节 睡在金钱堆里的不安/96

 第三节 我的青春,飞一样的空气/99

 第四节 高科技阳光下的黄金一代/102

 第五节 我要幸福,不要奢侈/106

 第六节 放假回家,一个可怕的噩梦/109

 第七节 回望e网情多少/112

 影响力总结:压力与空虚的成长期/115

第五章 无厘头的个人发展欲/119

 第一节 责任心不是说出来的/121

 第二节 80后作家——不拘一格的力量/124

 第三节 郁闷啊!我要发泄/127

 第四节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主宰/130

 第五节 强大的社会中流群体/134

 第六节 没有目标,只会享受过程/137

 第七节 名利双收并不是生活的目标/140

 影响力总结:事实胜于雄辩/143

第二篇 欲望与进步

第六章 其实我是一条龙/147

 第一节 在起跑线上就胜人一筹的80后/149

 第二节 一片痴情只为“成功”/152

 第三节 一个理想与一碗“青春饭”/155

 第四节 被批评指责的小青年/158

 第五节 从文坛走向全社会/162

 第六节 用不羁杀死困闷/165

 第七节 高学历的背后——强势竞争/168

 影响力总结:我们是最优秀的一代/172

第七章 压力中的孤独感/175

 第一节 教育我的制度真糟糕/177

 第二节 拼命赚钱养护爱情/180

 第三节 社会责任是一个冷淡的“惑”/183

 第四节 什么时候才能像成功者那样成熟/186

 第五节 婚姻和职业都要归我/190

 第六节 一个正在“奴化”的时代/193

 第七节 “非主流”让我尽情地宣泄/196

 影响力总结:阳光总在风雨后/199

第八章 我们是个大家族/203

 第一节 工作的困惑:我为什么是一只“蚂蚁”/205

 第二节 嘴巴被父母I贯坏了/208

 第三节 身体依然离不开“老窝”/211

 第四节 我要做BOBO族/214

 第五节 月光是最美的,我爱月光族/217

 第六节 网虫是千年一见的“昆虫”/220

 第七节 跟着潮流走:骄傲的IF一族/223

 影响力总结:家和万事兴/226

第九章 藏在心里的“底子文化”/229

 第一节 我有文化我怕谁/231

 第二节 明星作家当道的时代/234

 第三节 我要文化,不要责任心/237

 第四节 作品成为一种文化商品/240

 第五节 文化强国梦想的缔造者/243

 第六节 被流行文化培养起来的80后/246

 第七节 “我们”在展示国家优越性/249

 第八节 谁说“我们”是“忘本的一代”/251

 影响力总结:不革命了,但我们还是热血青年/254

结束语:当“爱”已成往事/256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下蛋的80年代青春

碧蓝的天空下,太阳映射出格外夺目的光芒。时髦的年轻人戴着墨镜,骑着自行车,悠然自得地在一片生机的城区走动。摩天大楼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年轻人向往南方,向往深圳。他们宁愿抛弃自己的安乐窝,去寻找一份艰辛打拼的满足感。

对!他们就是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第一批走上改革开放大道的年轻群体。在火热的80年代,这群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成了今天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创造了无数财富。而最让他们感到引以为豪的是,他们在这充满阳光的年代里产生了一个新生的社会力量——今天的80后一代。

当那时的青年从压抑的大集体中走出来时,当他们被眼花缭乱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诱惑得垂涎欲滴的时候,我们的社会精英们在担心:是否这代人就是断送民族文化的叛逆一代?就主流方向来说,人们更愿意看到改革开放的局面。国家要发展,我们要做一个鲜活的人。这才是时代主旋律,所有的忧虑我们都不放在眼里。

80年代的青年很快就接受了流行文化,港台歌曲,金庸的武侠小说,快餐都成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很多人回忆,80年代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人们穿的衣服,城市的街道,包括天空中的空气,都给她们无限的新鲜感和希望。此时国家的民生政策也在有条不紊地改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对当今80后群体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为了实现国家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目标,中国政府于1978年即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到80年代,此政策被定位中国基本国策,更坚决地执行了下去。

在思想观念上老百姓无法接受,但国家在执行上丝毫没有马虎。在一边教育一边执行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得到有力实施。这群追求时尚的80年代青年开始被动地接受了“独生子女”这个名词。

青春应该是没有负担的,当这群整天烫卷发,手中拿着收音机,穿着喇叭裤的他们接受了一个孩子的生活时,发现自己生逢其时,家庭压力相对较小。在很大程度上,这为他们在社会上打拼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国家市场经济初创,最需要的就是全心全意投身工作、创业的年轻人。80年代年轻人就是在时代的召唤中非常发展,并成为那个年代国家建设中的栋梁。

他们虽然是新锐,但对于家庭问题,依然看得比什么都重。当80年代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对孩子的期望是非常高的。但在80后父母的心里,自己虽然能闯出一片天地,但他们没有上过大学,从小缺少家庭关爱,而且都是苦寒出身。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子女,一种过分溺爱的心理油然而生。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强,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接受更正规、更高等的教育,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正是这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欲望,使80年代成熟起来的年轻人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今天的我们说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80年代人下的蛋”。

从小,由于很多家庭都步入一个相对富裕的生活中,孩子上学已不成问题。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中之龙,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他们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这让8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巨大。就像崔健的歌《一无所有》唱的那样,“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品尝爱情和家庭的滋味之后,80年代年轻人真的一无所有了。不过,他们内心还算淳朴,一首《黄土高坡》都能让他们感动得落泪。这些80年代出生的人曾经有这样的记忆:父亲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地写文件,而我们却拿着玩具卡车在桌子上来回地“游荡”。因为这一顽皮的孩子,父母只能拿工作带回家做。坐在台灯前,你悄悄地站在他身旁,耳边萦绕着高胜美或者韩宝仪美妙的歌声。

这只是一个画面,但它却是那样刻骨铭心。正是这些记忆,让80后出生的人的童年无比绚烂、美好。只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稍微留意一下,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都会说出一两个自己非常忠爱的童年故事。它们或发生在公园里,或在郊游的路上,或在田地的沟壑旁。

如果有印象,他们还能记起学校里的小朋友在如何吹嘘,“我爸爸是最爱我的”,“我妈妈一刻也不离开我”……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社会学家们开始忧虑,80后出生的孩子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他们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吗?于是,关于“垮掉的一代”,“没有竞争力的一代”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80后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一联串的代名词把他们紧紧地包裹着:“小皇帝”、“小太阳”等都是对他们的形容。面对这种压力,家长却并不以为然,家中唯一的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社会指责到什么程度,我只当没听见”。中国出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教育家们千方百计地说服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但社会公论的压力总是适得其反。家长们一意孤行,教育家们却垂头丧气,这样的局面充斥着80后的成长道路。

很多人说,80后一代是80年代青年下的蛋。这些蛋是与各种各样新奇玩意儿和不断增长的经济成就相辅相成的。什么市场经济、涨工资、吃西餐、穿喇叭裤、港台歌星等,都是孵化80后下的蛋的环境。这就注定,80后出生的孩子拥有不一样的超过感。他们赶上了好时代: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新科技在伴随着他们一起长大。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当今的盛世。这是几代人创造的社会财富。当然,这其中也包括80年代的年轻人。

在过去整个改革开放的建设中,80年代的年轻人是一支主力军。他们二十来岁就赶上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潮,一步人社会就有私人企业。在那时,只要你肯干,有魄力,能坚持,你就可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觅得一份高品质的生活。看看今天,很多大型企业的老板和著名公司的总经理都是那个时代的人。他们富起来了,他们的子女当然是第一个受惠者。因此,我们又看到“富二代”这个名字印刻在80后出生的人身上。

之所以会说他们是“富二代”,是他们不用劳动就能获得大笔的财产,整天游荡在高端消费市场,但事业上却毫无作为。它俨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是80后出生人的一种生活惯性。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娇惯惯了。但这能说明他们没有作为吗?其实这需要事实来回答。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详细讲述。

中国有句箴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但是,这句话在今天似乎需要修改,应该是“再穷不能穷教育,不富也要富孩子”。当60后(80年代青年)看到自己孩子手上玩具没有别的孩子多时,他会借钱为孩子买更多大玩具;当他们看到别人孩子越长越胖时,他们省下坐车的钱买鱼肉给孩子吃。

“我们小时候受尽苦头,现在生活好了,一定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吃苦。”一位家长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这当中有母子之间的深深情感。

P3-5

序言

我们越忙碌就越孤单

有人说,一个人品尝了快乐的滋味之后就会忘记痛苦的滋味。诚然,人们都喜欢先苦后甜的滋味,不喜欢先甜后苦的失落。但今天,中国刚刚成长起来的80后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小的时候,他们生活的蜜罐里,上学时,他们学习上渐渐有了压力,但还没有失去被百般呵护的幸福感,但成人之后,他们却发现这社会是多么的残酷,只要自己能力稍微逊色别人,就会丢掉工作,只要自己有一点点瑕疵,找对象都会成问题。面对这种困境,80后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困难。

在城市里,他们日夜不停地工作,因为竞争压力大,他们的收入总是微薄的。大部分80后大学一毕业就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他们一个人适应新环境,一个人做着按部就班的事情,甚至一个人忍饥挨饿。在80后的字典里本来没有“痛苦”两个字,但现在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它。在现实中,他们唯一的安慰就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问收获多少,不问劳动量多大,只要让自己忙起来,一切都可以放在一边。白天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晚上回家看着墙壁消磨时间,到深夜,无尽的黑暗和寂寞将他们包围。是啊!他们越忙碌越孤单。这是所有80后的共同心声。

也许生活就是需要一点小黯淡,因为世界没有永远的平静。在80后心中,越寂寞越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这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看看世界发展的规律,我们能发现,只要80后度过这段痛苦的黑暗和寂寞,未来的生活会非常美好。所以,80后在用实际行动塑造着未来,在心灵深处和生活本质上改变着中国。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怎么样,只要80后的心灵还在默默地承受着某种说不出的痛苦,那就说明他们在慢慢地改变着这个社会。

我们今天看80后,心情非常复杂。他们被认为是弱不禁风的一代,但他们现在承受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其中的苦味和辛酸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快慰的,那就是80后正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社会建设过程中,年轻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无论在从知识结构上,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上,80后都胜人一筹。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并没有产生人才断代,80后是一个优秀的社会群体。虽然他们工作艰苦,生活孤单,但他们本能地影响了中国,让后来的90后甚至是后代看到:前面的形象很高大,我们在竞争中有些力不从心。

未来是属于强者的,80后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他们既是新型生活的塑造者,也是现代工作方法的中坚力量,他们步人社会时很艰苦,但一切会慢慢好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他们的能力和地位会得到全面展示,充分地影响中国。

后记

当“爱”已成往事

在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是今天,最激动人心的是未来,而最有价值的就是过去。80后正在“今天”享受着“痛并快乐着”的滋味,这是一般人不敢品尝的,但80后却无时无刻不在其中。80后在竞争上还没有表现出最强大的优势,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曾有历练,还不曾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当一切都已成为往事时,相信80后的能量会更大,他们看着自己的过去,看着自己悲喜交加的生活历程,看着自己含辛茹苦的工作状态,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更强的战斗力,处理困难的态度会更坚决。

在80后心中,“爱”永远是他们生活的动力,“爱”才是生命的永恒,工作是一种付出“爱”的方式,生活更是一种全身心的“爱”。如果世界上还有值得80后炫耀的,相信只有这种对工作、对生活,甚至是对社会的“爱”了。因为这些,80后才挺直腰板接受种种残酷的现实,他们将痛苦看成是“爱”的表现,他们将失败看成是对“爱”的考验。

现在,80后还在享受无名的痛和爱。当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时,相信我们的社会会怀念他们,怀念那永远取代不了的一代热血青年—80后。当“爱”已成为往事,你还能认为80后是“无知的一代”,是“弱不禁风”的一代吗?如果有了以后,相信一种传说就会产生,那是80后最大的荣耀,因为他们影响了整个中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3871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432.6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5: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