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我的团》来源于陈博主持的节目《第一观影团》平日里
坚实的内容支撑,也来源于陈博工作中大量的外场观影活动,更凝结了陈博多年以来对于电影的积累、思考和感悟,这是一部以记录电影传播活动为核心的富于新意和新视野的一部书。
图书 | 我的电影我的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的电影,我的团》来源于陈博主持的节目《第一观影团》平日里 坚实的内容支撑,也来源于陈博工作中大量的外场观影活动,更凝结了陈博多年以来对于电影的积累、思考和感悟,这是一部以记录电影传播活动为核心的富于新意和新视野的一部书。 内容推荐 陈博的《我的电影,我的团》里,大量的照片都是不可复制的一手资料,大量的报道都是当时的独家专访,凝结了陈博多年以来对于电影的积累、思考和感悟。 《我的电影,我的团》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坚守,从中足以读到你对电影的理解和记忆。希望这部著作可以获得更多人的青睐,因为无论从传媒的融合或是电影文化的素养积累等,它都是值得一读的。 目录 演员篇 我们是朋友,陈坤 表里如一的邓超 型男吴彦祖 韩庚,很努力的艺人 导演篇 张艺谋,我的师兄 陈凯歌和他的电影 鬼马导演彭浩翔 纯爷们,王全安 高群书,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值得崇拜、值得尊敬的导演魏德圣 老帅哥导演蔡岳勋 电影篇 《波斯王子:时之刃》一场游戏一场梦 《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又一个造梦的翻版 《杀生》: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功夫熊猫2》: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美国大片 《窃听风云2》:命运有谁操盘 《最爱》的价值 《LOVE》杂谈 《让子弹飞》:商业大片之典范 试读章节 韩庚,很努力的艺人 韩庚,出生于1984年2月9日,流行歌手和演员。舞艺精湛,擅长民族舞、Hip—Hop等,并有很好的芭蕾、武术功底。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形象大使。 韩庚,年轻朋友的偶像之一,在没有接《大武生》首映主持之前我对他一无所知。或许我真的老了,对于这样一位大红大紫的大明星的确感到陌生。当我见到这位比我小几岁的大明星时,深感不安!成熟、稳重、内向,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作为曾经的韩国组合重要成员之一(这也是我在接到主持任务之后了解到的),他的成名之路可谓艰辛,他的励志经历值得敬佩。初次查阅韩庚的资料,背井离乡、叛逆执着是形容他的常用词,无意问走进韩庚的贴吧,我确信他被众人追捧,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庚饭”们注视和珍藏,甚至成为了一群人的信仰,终于,我想到了一个身份——人气偶像。于是,对偶像的偏见“耍大牌”“自以为是”便接踵而来,而这一切一切负面的猜测都在我见到韩庚的那一瞬间灰飞烟灭! 黑色头发、黑色酷型外套、黑色长裤、黑色长靴,这是初次见到韩庚时他的装束。自我介绍之后,韩庚的寒暄似乎有些特别: “西安的乡党(朋友),大家好。”一句并不地道的西安话开启了见面会的序幕,也让喜欢他的西安歌迷和影迷欣喜不已。或许是因为有过年少时独在异国他乡学习、出道、闯荡的经历,眼前的韩庚显得格外的成熟和勇敢! 电影《大武生》是韩庚的电影处女作,他自己很期待。自2009年单飞后,韩庚为自己的再出发写下了许多华彩的乐章: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 P15 序言 一部记录电影传播活动的好书 最初接触陈博是在2009年5月,那时,我编剧的电影《羊肉泡馍麻辣烫》正在西安本土院线公映,陈博应邀担任了一家影院首映式的主持人,我和他匆匆一见,没有过多交流。但是,自此之后,我对他的情况却多了些注意和了解。尤其是有一天,我正上高中的女儿忽然问我:“你认识省电台的陈博吗?”我说认识。她便给我说起“陈团长”和他的《第一观影团》。我没有想到,陈博竟然在学生听众中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我家里都出现了他的粉丝。其实,不只是学生,还有很多白领、小资、电影发烧友等都是他忠实的粉丝呢。 不久之前,陈博告诉我说自己准备出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想邀我写一篇序,我欣然应允。 最初接触这本书的草稿时,我是惊诧的。和我想象的不同,陈博是一位专业的节目主持人,而他对于电影的见地、修养和作为,让我第一印象就感受到他是一位真正热爱电影、懂电影的人,也是一位为电影的文化传播做出大量工作的人。翻阅这部书稿的字里行间,欣赏书稿里大量的现场照片和电影剧照,我似乎看到了其间随处可见的对于电影的热诚和感动。这位年轻的主持人让我颇为敬佩,书稿中所散发的这种青春的力量让我深受感染。可以看出,《我的电影,我的团》来源于陈博主持的节目《第一观影团》平日里坚实的内容支撑,也来源于陈博工作中大量的外场观影活动,更凝结了陈博多年以来对于电影的积累、思考和感悟,这是一部以记录电影传播活动为核心的富于新意和新视野的一部书。 我们知道,电影在诞生后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既受到来自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又与这些新媒体相互融合。时下,电影与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关联度密不可分,电影的文化传播借助这些新媒体而广泛扩大。陈博的这部书和他主持的节目,就充分印证了广播传媒与电影的密切关系,更让我们看到了电影文化传播的丰富样态和多彩缤纷。 据了解,陈博主持的节目《第一观影团》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类唯一的专业电影节目。在十年的用心经营中,他成立了《第一观影团》影迷俱乐部,拥有l万多名热心的影迷会员,和西安市13家影城有密切合作,每次观影,“团长”陈博的观影团都是浩浩荡荡的。在节目主持界,陈博做出了颇为突出的成绩,深受听众的喜爱与追随。 正是凭着这种执着、真诚与热爱,陈博与很多国际、国内的著名导演、演员、编剧等成了工作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本书里,大量的照片都是不可复制的一手资料,大量的报道都是当时的独家专访。广播电视主持人和电影人的融合,实属难得。陈博以自己的行动,为广播电视栏目与电影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也为广播电视栏目自身的发展引来了活力。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努力。如今,我们大部分看到的电影书籍,作者大多都是电影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陈博并非电影研究学者,亦非电影演员、编剧、导演或专业领域的电影人。他只是一个热衷于事业的广播电视主持人,所幸他遇到了电影,电影在西安也遇到了这位热情、执着的主持人。 希望陈博的认真执着可以得到大力的支持和认可,因为《我的电影,我的团》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坚守,从中足以读到你对电影的理解和记忆。希望这部著作可以获得更多人的青睐,因为无论从传媒的融合或是电影文化的素养积累等,它都是值得一读的。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大学影视文化产业 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阿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的电影我的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2349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4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29 |
宽 | 174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