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完美度日(如何有效度过每天的24小时)
内容
编辑推荐

阿诺德·贝奈特所写的这本《完美度日:如何有效度过每天的24小时》是关于时间管理的经典之作。书中所阐述的利用时间的技巧与忠告,适用于每一个人,让人在读过此书后受益颇多,进而改进生活,使人生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内容推荐

阿诺德·贝奈特编写的《完美度日:如何有效度过每天的24小时》以其清晰幽默的描述向我们说明一个人如何靠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来改善完美自己的生活。它是风靡欧美、极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时间管理经典;是被上万精英奉为圭臬,争先学习的时间管理艺术。《完美度日:如何有效度过每天的24小时》独具一格的理念和方法,将彻底改变你的生活状态。

目录

日常生活中的奇迹

超越计划的渴望

开始之前的准备

烦恼的起因

网球和不朽的灵魂

谨记人类的本性

掌控自己的思想

自我的反省

对艺术的兴趣

生活之中没有单调乏味

认真的阅读

可避免的危险

试读章节

“是的,他是那种不懂得打理的人。他的生活境况不错,收入稳定,除了能满足生存需要之外,还能有足够的钱购买奢侈品。他不是那种铺张浪费的人,但手头却总是很拮据。让人疑惑的是,他并没有用钱购买什么东西。他有极好的公寓套房,但里面却是半空的。看上去总像好多房产经纪人来过,房子在等待转手一般。他的衣服是崭新的,而帽子却是旧的!他的领带高档华丽,可裤子却宽松下垂!邀请你共进晚餐时:他用雕花玻璃碗去装变质的羊肉,或是用有裂缝的杯子盛土耳其咖啡!他搞不懂这一切。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他把收入零零散散地花掉了。如果我有他一半的收入就好了!我会教他……”

曾在某个时候,我们带着优越感,批评了大多数人。

我们几乎都是财政大臣:这是此刻的骄傲。报纸上总有文章解释如何依靠这样或那样一个数量的钱生活。这些文章引起了强烈地反响,其反响程度证实了它们所激发的兴趣。近来,在一份日刊上,一场围绕着《一个女人能否凭借85英镑在这个国家好好地生活一年》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地争论。我看过名为《如何用8个先令生活一周》的文章,但我从未看过一篇《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的文章。然而,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谚语实际上低估了实际情况。金钱远比不上时间。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你有了时间,就能获得金钱。但是尽管你拥有卡尔顿饭店寄物间服务员的财富,也不能为自己买到比我或是火炉边那只猫多一分钟的时间。

哲学家们解释了空间,却没有解释时间。时间是万物的源头,无法解释。有了时间,一切皆有可能,反之,则什么都没有。时间的供给真是每日的奇迹,审视它时,人们会惊叹不已。早上醒来,瞧!你的钱包里装满了24个小时,这是你生命中未加工的组织!它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一件非凡的物品,用跟物品本身一样非凡的方式,使你沐浴其中!

记住!没有人可以把它从你手中带走。它是不可窃取的。而且没有人会获得比你更多或更少的时间。

谈到理想化的民主,在时间王国里,没有财富与智慧的特权。天才从来都不会得到每天多一个小时的嘉奖。就算你尽可能地浪费自己拥有的无穷的宝贵时间,它也绝不会剥夺你享有它的权利作为惩罚。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会说:“这个人如果不是无赖,就是个傻瓜。他不值得拥有时间,应该削减对他的时间供给。”时间比公债还要可靠,收益不受周日的影响。此外,你不能预支未来的时间,所以不可能陷入负债境地。你只能浪费正在消逝的瞬间。你不能浪费明天,那是为你所保留的。你不能浪费下一个小时,它始终为你守候。

我说过,整件事情就是一个奇迹,不是吗?

你必须利用每天24小时的时间来生活。你需要消磨时间来维持健康、快乐、金钱、涵养、尊重以及升华不朽的灵魂。最有效地、正确地利用时间是最紧迫、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事情。一切都取决于此。我的朋友,你的幸福,你一直都想要抓住的这项难以捉摸的奖赏,也取决于此。奇怪的是,紧跟时代的、有开拓力的报纸刊登的都是《如何利用特定的金钱生活》,而不是《如何利用特定的时间生活》。与时间相比,金钱太普通了。如果一个人深思一下,就会意识到,金钱最普通不过了,它们成扎成堆,满地都是。

如果一个人不能设法做到依靠特定数量的金钱生活,他就会多挣一些——或者去偷,或者刊登求职广告。人们不是有意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因为一个人一年无法只靠一千英镑生活。有的人则勒紧腰带,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以此来平衡收支。但是如果一个人每天24小时的收入不能刚好满足正常花销,那么他的生活肯定会是一团糟。虽然时间的供给很常规,却也受到残酷的限制。

我们中有谁利用一天24小时生活了?我说的“生活”,不是指“生存”或是“混日子”。我们中有谁没有因为未能按照计划管理好日常生活的“巨大花费”而变得焦虑不安呢?我们中有谁能否定,体面的西装外套带来的魅力往往会被头上一顶寒酸的帽子遮盖,或是我们经常习惯于只关注盛物的器皿,而忘记了食物的品质?我们中又有谁没对自己说过,甚至一生从来没对自己说过:“如果我的时间多一些,我就会改变这些事”?

我们永远不会拥有更多的时间。我们一直只拥有所有存在的时间。认识到这个深刻却被忽略的事实(顺便说一句,我还没有发现),驱使我开始对每日时间的支出进行细微实际地审视。

P3-6

序言

尽管序言放在了卷首——实际上每篇序言都应该放到最前面。但是读者应该读完本书后再看此序言。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收到了和这本小书有关的大量信件。许多关于本书的评论已经出版了,甚至一些评论的篇幅几乎跟这本书一样长。但是反对它的评论还是极少的。有些人批评说这本书语气轻浮了点。但在我看来,这本书语气并不轻浮,所以这种反对意见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除此之外,没有更有分量的批评了,我几乎就要相信这本书是完美的!然而,出现了一个更为严肃的苛责。这个苛责不是来自于出版的报刊,而是各种各样诚恳的来信。我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查看第四章的内容就可以知道我预料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害怕会有这种责难。遭到抗议的句子如下:

“大多数情况下,常人对自己的事业没有那么明确的热情。充其量只是说不上讨厌罢了。每天他总是不情愿地开始工作,希望上班的时间越晚越好;他热衷于早下班。忙于工作的时候,也很少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我绝对真诚地确信,有许多生意人,不只是身居高位或是有光明前途的人,也包括那些从未希望改变现状、使自己变得更好的谦逊的下级职工,确实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不会逃避,也不会算计尽量晚点到办公室又尽量早点离开。简言之,他们会全力投身于一天的工作,并因此在工作结束时真正体会到疲惫。

我愿意相信,也确实相信,我一直都知道,在伦敦以及其他各省有很多我认识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常年处于从属地位。因而我不会忽略:我的同龄人中有一部分为自己的职责投入了很多热情。忙于工作时,他们确实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但是我仍然确信,这些幸福的幸运儿们(也许他们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幸福)不能代表大多数人,过去不能,现在也不能;我仍然确信,大多数正派的、普通的、勤勤恳恳的生意人(有志向和理想的人),通常不会把晚上精疲力竭地回家的状态当成一条准则;我仍确信,他们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谋生,而是努力越小越好;工作只带给他们厌烦,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但是,我也承认,少数群体有足够的重要性值得人们注意,我之前不应该把他们忽略得如此彻底。一位来信者,用一句话说出了努力工作的少数人所面临的全部问题。他写道:“我跟任何人一样,热衷于做‘超出我计划’的事情,但是请允许我告诉你,当我下午六点半回到家时,完全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精神饱满。”

现在我必须指出:那些满怀热情、兴致勃勃地投身于日常工作的少数人的境遇,永远不会比心不在焉、颓废度过工作日的多数人的情况来得悲惨。前者不太需要像“怎样生活”这类建议。无论如何,他们一天中,比如有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确实是在生活,这段时间他们的引擎开足了马力。然而另外的8个小时可能就会没有安排好,甚至是被挥霍了。但每天浪费8个小时仍然会比每天浪费16个小时好得多。即使生活过一丁点的时间也要好于从来不曾生活过。真正的悲剧是:有些人既没有把时间精力花费在办公室内,也没有花费在办公室外,他们正是这本书的主要受众群体。但是,还有些更为幸运的人说道, “尽管我平时的计划比他们的多,但我也想超越自己的计划!我在生活,但我希望能多活出一些自我。可是我每天实在不能在工作之余,再去做另一天的工作。”

事实上,我,作为本书的作者,应该预见到,我最应该吸引那些已对生存产生兴趣的人。通常情况是:品尝过生活的人,才会对生活要求更多;从来都不起床的人,才会认为起床是最困难的事。

如果你是少数中的一员,那么我们先假定你的日常工作强度不允许你实行下面我提出的所有建议,但其中有些建议仍是可行的。我承认,你也许没有办法利用晚上回家途中这段时间,但是,对每个人来说,利用早晨去上班的这段时间都是切实可行的。还有从周六到周一,中间有40个小时的间隔,对你跟其他人来说一样多,虽然多日积累的疲惫可能会阻止你充分利用这些时间。那么,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的重要时间段是你可以利用的。你果断地告诉我,你太累了,晚上做不了任何计划之外的事。作为回复,我也果断地告诉你,如果你日常的生活让你如此疲倦,那么你的生活平衡有问题,必须要调整。一个人的能量不应该被日常的工作消磨掉。那么,到底要做些什么呢?

显然,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策略,保留你对平日工作的热情,将精力用在计划外的一些事情上,这些事情要在你实施日常计划之前而不是之后做。简单地说,早晨早点起床。你说你做不到。你说你晚上不可能早点上床睡觉,这样做会打乱全家人的生活。可我不认为晚上早点睡觉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觉得如果你坚持晚睡早起,其结果只会导致睡眠不足,很快你就会想办法,让自己晚上早点睡。但就本质来说,我认为早起的结果不是睡眠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那就是睡觉在某种程度上是习惯问题,是懈怠的表现。我坚信,大多数人是能睡多久就睡多久,因为他们觉得迷茫,不知道早起后做些什么,没有任何其他的消遣。你认为,一位负责打理运货车、每天都活跃在整条街上的体魄健康的人,每天需要多少睡眠?就这一点,我已咨询了医生。这位医生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24年来工作在广阔繁荣的伦敦郊区,那里所居住的恰恰就是你我这样的人。他是一个风格简洁的人,他的回答也非常简短:

“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睡傻了。”

他接着说:如果人们能少花些时间在床上,那么10个人中有9个会拥有更好的健康和更多的生活乐趣。

其他医生也认可他的观点,当然了,这一观点并不适合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早起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甚至是两个小时;必要时,能早点上床睡觉就早点睡觉。在超越计划这件事上,你可以在早上一个小时内完成晚上要花两个小时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你说,“我无法在没有食物和别人协助的情况下,开始我的工作。”当然,我亲爱的先生,在一个用很少钱就能买到性能良好的酒精灯炉(包括平底锅)的时代,你不会将自己最高的福利托付给一个不牢靠的人吧!不管这个人是谁,在头天晚上吩咐她做好准备。告诉她把一个托盘放到合适的位置,上面放两块饼干、一套茶杯、一盒火柴和一个酒精炉。炉子上面架上平底锅,平底锅上面扣上盖子,但是盖子要反过来放。反放着的锅盖上面,放上一个装有少量茶叶的小茶壶。那么第二天早上,你只需划一根火柴——这就是你要做的所有事了。3分钟内,水会烧开,你把它倒入茶壶中(这时茶壶已经是温的了)。再过3分钟,茶就泡好了。喝茶时,你的一天就开始了。对愚蠢的人来说,这些细节看起来很琐碎。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却并非如此。一个人的一生能够保持正确、明智的平衡可能正是因为他能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喝上一杯茶。

——阿诺德·贝奈特

书评(媒体评论)

贝内特先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揭示出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告诉每一位普通的读者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提高效率,改变生活,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美国《纽约时报》

贝内特先生所写的这本书,是关于时间管理的经典之作,书中所阐述的利用时间的技巧与忠告,适用于每一个人,让人在读过此书后受益颇多,进而改进生活,使人生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英国《泰晤士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完美度日(如何有效度过每天的24小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阿诺德·贝奈特
译者 高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102344
开本 32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6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5-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