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是记载从三国形成至西晋统一的一部史书,其中主要记载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包括《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计六十五卷。史瑞玲注译的《崇文国学经典文库:三国志》选篇的都是对三国形势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以求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历史风貌。
图书 | 三国志/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寿的《三国志》是记载从三国形成至西晋统一的一部史书,其中主要记载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包括《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计六十五卷。史瑞玲注译的《崇文国学经典文库:三国志》选篇的都是对三国形势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以求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历史风貌。 内容推荐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它继承了《史记》和《汉书》的编撰体例,同时又有所创新,既是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也是一部纪传体的国别史。 《三国志》三书分立,以曹魏为正统,同时兼顾吴、蜀两个割据政权,这本身就体现了陈寿实事求是的著史态度。陈寿在状写和评价历史人物时,也继承了古代史家的优秀传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叙事客观,立论公允。他对资料的取舍剪辑比较严谨,文笔简洁流畅,甚得史家之法。而史瑞玲注译的《崇文国学经典文库:三国志》便是汇编节选了三国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成的书籍。 《崇文国学经典文库:三国志》选篇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如下:第一,对三国形势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通过这些人物传记,有助于认识三国历史的概貌。第二,魏蜀吴三国以及各国不同层面的历史人物皆有所兼顾。以求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历史风貌。第三,叙事生动、文笔优美、可读性较强的篇目;第四。在小说和戏剧中经常出现的历史人物,是国人最感兴趣的,读这些人物传记,有助于认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目录 武帝纪(节选) 刘备传(节选) 孙权传(节选) 董卓传(节选) 荀彧传(节选) 诸葛亮传(节选) 周瑜传(节选) 张辽传(节选) 关羽传(节选) 张飞传(节选) 钟会传(节选) 华佗传(节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国志/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西晋)陈寿 |
译者 | 史瑞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3222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36.042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