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与老师的最佳沟通/亲子书坊智慧父母自修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如何与老师紧密合作?孩子怕老师怎么办?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父母与老师的最佳沟通》由何贤桂所著,本书将深入解答您的所有疑问,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法。

内容推荐

《父母与老师的最佳沟通》由何贤桂所著,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的老师,孩子的优秀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而二者的沟通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父母与老师的最佳沟通》主要为您呈现以下7项内容:

1.家长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沟通方式,把自己教育孩子的困惑、疑问、期望等告诉老师,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在家长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二者都应该具有同理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最终达成共识,并紧密合作。

3.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动力,而且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和老师友好相处。

4.为了能让老师尽快地了解孩子,在孩子上学时,家长有必要将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在家的情况(包括缺点与不足)告诉老师,以便老师因材施教。

5.好沟通成就好孩子,家长要抓住引导孩子的最佳时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6.当孩子在学校里出现与同伴关系紧张等问题时,老师应该如实地把情况告诉家长,这样既能消除家长对老师的误解,又能及时地引导孩子排除消极情绪。

7.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前途,所以,家长有必要更新教育观念,寻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方法。

目录

第一章 当家长遇到老师

 一、放下你的心理包袱/2

 二、老师其实喜欢沟通/8

 三、选择你所擅长的沟通方式/15

 四、相互信任是沟通的基础/20

 五、请家长认识自己/24

 六、家长心目中最需要沟通的事/30

 七、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37

第二章 如何提高沟通质量

 一、沟通不是炫耀口才/42

 二、怎样应对老师发火/47

 三、如何和老师亲密合作/52

 四、沟通的成败在于管理情绪/58

 五、有效沟通从细节开始/63

 六、多安慰“难缠”的老师/68

 七、乐于跟老师分享好东西/71

第三章 鼓励孩子和老师友好相处

 一、如果老师正确,家长怎么办/76

 二、鼓励孩子接纳老9币/80

 三、跟老师交个朋友/88

 四、孩子怕老师怎么办/94

 五、如何应对老师的“不公平”/101

 六、老师错怪孩子怎么处理/107

 七、家长怎样应对“雷人”校规/110

第四章 让老师了解孩子

 一、家有差生要早沟通/114

 二、孩子不愿去上学/121

 三、孩子想换座位/127

 四、和老师谈谈孩子的不足/134

 五、家有两个孩子怎么沟通/140

 六、孩子任性怎么办/147

第五章 好沟通成就好孩子

 一、抓住引导孩子的最佳时机/154

 二、如何让孩子爱学习/160

 三、少谈孩子的学习问题/167

 四、沟通就是帮助孩子快乐成长/173

 五、家长“听话”,孩子更听话/179

 六、当孩子被同学孤立时/183

 七、绝不诱导孩子告密/186

第六章 请老师把问题告诉家长

 一、孩子不见了/190

 二、孩子当面骂老师/196

 三、孩子被老师搜身/202

 四、孩子在学校尿裤子/208

 五、孩子班级换老师了/214

 六、孩子在学校打架了/219

 七、孩子说学校饭菜不好/226

第七章 怎样避免教育误区

 一、绝不错误地批评孩子/234

 二、换种方式“惩罚”孩子/240

 三、惩罚不是挫折教育/244

 四、教育不全是老师的责任/248

 五、与老师沟通,别折腾孩子/253

 六、做一个善于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家长/258

试读章节

在一次家长会上,有几个父母曾这样问我:“老师,您喜欢和我们说说话吗?”我想,与家长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于是就说了一句:“那当然了。”可又有家长问:“我们总觉得跟老师不好交流,有时打电话给老师,没聊几句就挂了,你们是不是觉得和我们交流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啊?”提这个问题的是—个初—孩子的家长,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家长会结束后,他们的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很多时候,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困惑导致家长们不愿意和老师沟通。可是,我要说的是,也许家长们真的误解了老师,于是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在我所接触的老师中,不喜欢和家长沟通的老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老师都很愿意跟家长交流。

我当老师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教过的学生很多,却很少有家长主动找我聊聊孩子的情况,大都是学生在学校出了大事,实在没办法,家长才主动找我了解情况。有一年,我带一个新生班级,报名那天,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报名,有些家长要求老师督促孩子学习,有些家长说到孩子很懒、学习不好,但没有一个家长跟我说起他们孩子的具体情况,比如孩子的性格特征、过去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具体的学习情况等,大概是因为报名时间比较短促,这些家长报完名之后,就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学校。

面对这些初一新生,我感到有点儿紧张,因为我压根儿就不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那天晚自习,有一个男生始终没有出现。我使劲回忆当天的报名情况:这个男孩是由他妈妈领着过来的,报了名之后,他妈妈把孩子的行李搬进了学校寝室,他们便离开了学校。可那天晚自习,孩子却没有出现。为了及时找到这个男孩,我和班里的三个孩子找遍了校园,都不见他的影子。晚上9点半之后,这个孩子依然没有出现在学校里。那时,我真是欲哭无泪。但幸运的是,第二天早上,这个孩子回来了,他说昨晚不想上晚自习,就回家了。我没责怪这个孩子,但很纳闷这个孩子回到家之后,为什么家长不打个电话向我说明情况呢?

事实上,一些老师还常常抱怨家长只会管自己的事情,不和他们联系。在老师非常需要家长配合的时候,家长们却常常不在场,这对教育孩子是很不利的。

家长常常希望老师能教育好孩子,但这样的想法往往是一相情愿,因为家长自己也应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其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孩子行为上出了问题,有—个原因就是家长和老师没有进行及时交流。综合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老师都希望能及时和家长沟通。

P8-9

序言

早在2010年暑假的时候,我在天涯论坛上发了名为《亲爱的新妈妈,你会和老师沟通吗》的帖子,短短几个小时,帖子的浏览量就猛蹿到1000多人次,当天就被论坛斑竹加精,并在论坛里重点推荐。紧接着,有不少家长向我咨询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及亲师沟通问题。好在自己对这些方面有所思考总结,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答问题。

2011年7月,商务印书馆推出了我的第一本亲师沟通书——《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父母与老师的沟通之道》,此书还得到了小巫、钱理群、李镇西、吴娟瑜等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出乎意料的是,那本书刚进入图书市场不久,便闯进了当当网畅销图书排行榜,《中国教育报》还刊登了书评加以推荐。

尽管如此,我依然在思索家校沟通这个话题,收集整理了一些新的资料,像“孩子想换座位”“孩子怕老师”“家长怎样应对‘雷人’校规”等,都是家长眼中比较常见且棘手的问题,我对这些问题都以具体事例进行了说明,便于家长领悟和操作,这也算是对第一本书的补充。与第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加注重家校沟通的具体操作,将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主题。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他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家长与老师已经成为协助孩子成长的同盟军。

这些年来,我接触到不少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大都在职业高中学习,自卑、胆小、颓废、不爱学习……但我很欣赏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为他们的境况而感到不安。这些原本可以和优等生齐头并进的孩子,却因为家长和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变得自暴自弃。每当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传递这些信息时,我都会感到很揪心。

在跟家长谈话时,我能体会到很多家长不愿意找老师沟通的矛盾心理,例如他们“不知道跟老师说什么”“跟老师说没用的”“老师总是很忙”“老师会怪罪家长”“怕老师对孩子不利”“老师都是对的”“怕孩子知道自己和老师沟通”“怕和老师意见不一致”“自卑心理作怪”等。家长们在这些想法的驱使下,大都不愿意找老师沟通,因此错过了许多教育孩子的良机。

因此,我总建议他们“放下心理包袱”“沟通从‘心’开始”“跟老师交个朋友”“别老谈孩子的学习问题”……让愉快的沟通在不经意中悄悄开始。我想,做一个会和老师快乐沟通的家长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交谈。孩子在成长中出现问题,老师不能掩盖,家长也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而是需要坐下来好好谈谈,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家校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难以置信的改变,不仅包括学习上的进步,而且能够独立生活。我在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叫小李的孩子,学习接受能力特别不好,小李妈为了孩子的进步费尽心思,甚至带孩子去医院测智商。后来,在她和老师的多次沟通交流后,小李最终爱上了学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就是沟通的魔力,是家长和老师的沟通让孩子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

像这样的案例在本书中还有很多,期待读者朋友在阅读时能够细细品味,发现沟通的奥妙所在。当然,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成长。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风,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在沟通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亲爱的读者,也许您正在为孩子的事情而发愁,衷心希望本书能为您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何贤桂

2012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与老师的最佳沟通/亲子书坊智慧父母自修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贤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5043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6-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5:23:52